於是我立刻上前質問我最好的朋友。我為什麽要這麽做?她說:婆婆有冠心病,老公有點胖,壹般不買有肥肉的肉。這次因為買了,只能扔了。
那是我的錯嗎?有冠心病就不能吃肥肉嗎?這是什麽理論?妳為什麽不自己做壹怒之下,我走出廚房,不理她,回到大廳看電視。
坐在沙發上,我仔細想想,我也不能責怪我最好的朋友,畢竟?業余?人,她對相關醫學知識的了解還是有限的。我又回到廚房,詳細地給她上了壹課(當然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下面分享給妳,希望能幫到妳。
冠心病人到底能不能吃脂肪?傳統認知有什麽問題?
1,我們必須承認,絕大多數冠心病患者,都是由於脂肪攝入過多,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腔變窄或堵塞,導致心肌組織缺血缺氧而發生病變,從而引發冠心病。這裏的罪魁禍首是?胖?真的是罪魁禍首。
2.我們再來看看脂肪的結構。脂肪由脂肪酸和甘油組成,有些脂肪酸人體無法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所以稱為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細胞的成分,能促進生長發育,防止血管變脆,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防止血栓形成。如果人體缺乏必需脂肪酸,就會造成生長停滯和脂肪肝。所以人體需要脂肪參與代謝。完全不吃脂肪對人體健康有害,不能預防動脈硬化。因此,冠心病患者的飲食中應含有脂肪。
3.當然,冠心病人雖然可以吃脂肪,但是壹定要適量,不能無界限的吃。其實很多人都是因為?貪心?,壹整天?吃喝?不運動就不能攝入太多脂肪,導致冠心病。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傳統的不能吃胖的說法是錯誤的。冠心病人也可以吃脂肪,但也不得不吃脂肪,這是身體健康的必要保證。當然,壹定要控制脂肪的攝入。
那麽,冠心病人有哪些正確的飲食方法呢?
控制脂肪的攝入:可以吃脂肪,但壹定要少吃,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如動物內臟、脂肪、蛋黃、奶油等。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如植物油、魚油等。改變烹飪方法:夏天多吃涼菜,但冬天可以做壹些水煮菜,盡量避免高溫油炸食物。炒菜時油溫不宜過高:發現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下容易產生聚合物,可能損傷肝臟,致癌。控制食用油的攝入量:許多專家建議,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來說,每人每天的食用油攝入量在25至30克之間。不要太多。另外,冠心病患者在生活中應該註意什麽?
除了飲食之外,冠心病患者還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保持愉快的心情:對於患者來說,抑郁的心情會加重病情,影響康復的進程。所以,患者要調整心態,多參加活動,多交朋友,這樣對放松很有好處。適當運動:體育鍛煉可以調節血脂,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同時,體育鍛煉還可以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臟的血液灌註,有助於預防心肌梗死。養成良好的生活模式: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讓身體和內臟得到充分的休息。總之,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壹定要多加註意,尤其是飲食方面。給妳個提示。為了更好的控制進油量,可以把大油瓶改成小油瓶,炒瘦肉的時候可以先放在水裏煮,這樣會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