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生姜價格趨勢

生姜價格趨勢

2007年生姜價格走勢——全年低迷,無望擺脫;2006年是低谷,2007年預計不會好轉。

參考自:/中國生姜網

壹、國內市場分析:

5438年6月底+2006年10月,是生姜的收獲期。筆者看到外地人來山東收購生姜,每公斤統壹收購價只有1元左右。據了解,今年生姜的市場價格大致如此。

山東生姜價格受北京需求影響較大:

據北京市農業局信息中心統計,元旦以來生姜價格壹直處於低位,目前市場生姜價格已達到最低水平。生姜市場價格為1.1元/500g。

來自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中心的消息,65438年2月2日,市場上的生姜量達到35萬斤,價格從0.8元/500g到0.7元/500g不等。在角門、田濤、洋橋、大紅門等菜市場,市場上的生姜價格高達1.4元/500g,大部分在1.1元/500g到1.2元/500g之間。

二是國際市場生姜價格。

在世界範圍內,每公斤澇姜和保鮮姜的收購價分別為2.8元人民幣和2.4元人民幣。

第三,生姜市場分析。

生姜市場低迷需謹慎。

經過前幾年的高峰,2006年下半年生姜每公斤收購價已經降到0.8元~ 1.2元。其市場低迷和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

1.供需不平衡2006年全國生姜種植面積近11萬公頃。按隔年開采計算,每年可挖近6.3萬公頃。以每公頃鮮姜2.25萬公斤計算,可得鮮姜1.7萬噸,相當於52萬噸幹姜黃,可產皂素60。皂素國內需求1600噸~ 1800噸,國際市場需求3600噸~ 3800噸。世界上生產盾葉薯蕷的國家有中國、越南、墨西哥等。,僅中國生產的壹種皂素就超過了世界皂素總需求。估計在未來壹兩年內,這種供大於求的局面很難改變,會導致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導致生姜價格下降,種植生姜的效益下降。

2.相比單壹的生姜加工產品,中國生姜加工企業只能生產皂素、雙烯等品種,且生姜利用率低,產業鏈太短,小規模企業多,只能生產中間產品。德國先令公司掌握了合成雙烯的技術,將大大減少對皂素、雙烯等激素類藥物中間體原料的需求,從而影響生姜市場的國際供求關系。

3.人為炒作前幾年,由於人為炒作,生姜種植過熱,種子價格被擡高,導致生姜市場價格大大超過其實際價值,形成市場繁榮的假象。最後的結果是“種下時是寶,種下後是草”。

生姜是壹種很好的藥用植物,從其地下根莖中提取的薯蕷皂苷元是醫藥工業中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可生產多種激素類藥物。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對激素類藥物開發利用的不斷提高,生姜的發展前景依然樂觀。經過市場的“冷處理”,大量姜農將退出生姜市場。根據市場分析預測,生姜生產從高潮到低潮,再到下壹個高潮,壹般需要四五年的時間。2004-2006年是低潮,2007年估計也不會有什麽起色。

要加強現有姜田的栽培,做好開溝排水、防病治蟲、施肥除草等工作。堅持科學布局,宜姜則姜,不盲目擴大種植面積。不要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塊種植姜黃。姜田還可以套種玉米等旱作物,每667平方米可增收400元以上,以糧補姜。

幹姜價格有小幅上行空間。

幹姜,別名白姜、川姜、淡幹姜、粉姜。主要產於四川犍為、宜賓、雙流,貴州興義、安順、長順,雲南文山、陜西漢中、浙江臨海、安徽阜南,其次為廣東、山東、雲南、湖北。

最近幹姜不斷從產地運回毒品市場。主產區反饋顯示,今冬產區幹姜供應依然不足。去產地吸幹姜的商家絡繹不絕,還沒完全曬幹就被搶購壹空。大宗商品供需緊張,買家多,需求量大。雖然新貨掛牌價不降反升,漲到了8.8 ~ 9。6元/斤,價格雖然漲了,但發貨量不減,導致幹姜由平轉順,爭相購買。幹姜漲價有三個原因:

首先,社會消費日益擴大。

前幾年因為生姜價格低,農貿市場才1 ~ 2元/斤,造成生姜對幹姜價格的沖擊,導致幹姜價格徘徊在5 ~ 7元/斤之間。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幹姜主產區,姜農種植幹姜的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幹姜產量銳減。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消費的逐漸增加,幹姜前景看好,價格略有上漲。特別是2004年以後,調料廠、方便面廠遍地開花,社會需求猛增。該藥物的劑量從2000年代初的200萬公斤飆升至目前的260多萬公斤。消費多用於加工調味粉、火鍋調料、方便面調料包、十三香等品種。此外,幹姜在食品工業中的消耗量高於醫藥,估計在320萬公斤以上。

第二,產地藥品市場空空如也。

今冬幹姜供不應求的原因有二:壹是姜農承包地有限,直接制約幹姜的擴張,影響產量的提高。二是姜農儲備鮮姜作為明年的種苗,擴大種植或銷售。亳州、安國等藥市新品上市前,幹姜庫存略顯不足。

三是幹姜出口轉暢,銷量穩定。

國際市場銷售穩定,尤其是韓國、日本、東南亞市場。根據產區幹姜價格走勢和醫藥市場供求的實際情況,預計2006年冬季和2007年春季幹姜價格將有小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