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種類多達12種,最常見的有錦繡龍蝦、日本龍蝦、中國龍蝦。錦繡龍蝦最大,達到55 cm,日本龍蝦最小。龍蝦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氣勢磅礴,被譽為蝦中之王。
市場潛力
龍蝦在美國、法國等國都是高價值品種,但在中國壹直沒有大批量生產。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大中城市供應的龍蝦多為進口產品。上海、北京、廣東每年進口活龍蝦不少於1.5萬噸,占世界活龍蝦市場的70%。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活龍蝦的進口和消費大國。因此,中國龍蝦市場潛力巨大。但由於國內龍蝦人工養殖不發達,加上多年來對天然龍蝦的過度捕撈,產量很少。目前大部分從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美國等地區進口。由於中國市場需求旺盛,世界龍蝦價格壹路上漲。現在根據品種不同,廣州市場的活龍蝦價格高達每公斤190-400元。
中國沿海,尤其是華南地區也有壹些龍蝦資源。龍蝦具有生命周期長、耐貯運、食性雜、殼薄肉多、肉質鮮嫩等特點。有些漁民把大自然中捕獲的龍蝦養壹段時間,等價格高了再賣掉。實驗結果還表明,龍蝦養殖可以與池塘養殖、網箱養殖相結合,集約化養殖與暫養相結合。每年可養兩茬,每茬180元,采用50-120g規格的天然小龍蝦苗。龍蝦平均增重195-200g,每茬產量798kg以上,養殖效益很好。在這方面,廣東省湛江市有壹個成功的案例:1988年8月,湛江郊區開始人工養殖龍蝦,經過三年的實踐獲得成功。
育種技術
自然界中的龍蝦主要棲息在多沙多泥的海底,每個洞裏潛伏著壹條尾巴。然而,在交配期,雄性和雌性配對,有時會潛伏在巖石的縫隙中,而日本龍蝦是群居的。龍蝦在投餵過程中壹定要投餵,需要考慮各種附著生物是否可以作為餌料。
1.水溫:龍蝦棲息於低水溫。冬季最低水溫在5℃-6℃左右,適合龍蝦養殖。如果水溫低,成熟期會延長到5-7年。龍蝦耐高溫能力差。實驗中水溫升至25℃,2周無特殊異常。根據實驗,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23℃,龍蝦在水溫為20℃-22℃的水中生長最快,所以在水溫下降的冬季,利用溫排水是促進生長的方法之壹。
2.鹽度:龍蝦適宜的鹽度範圍為26.90‰-34.40‰,可在23.50‰的低鹽度海水中生活和變態。
3.底質:龍蝦的變態幼體為了躲避天敵的捕食而轉向底棲生活,底質中的沙子作為潛伏和覓食的場所極其重要。經過3-4天的變態,龍蝦可以在粒徑為0.4-1.00毫米的沙子中打洞潛伏,經過8天的變態,可以在粒徑為2.0-3.0毫米的沙子中潛伏。
4.生長速度:對於1年齡前的龍蝦種群,只需用牡蠣殼鋪墊池底,不需要放人工遮蔽巢,以蚌類為餌料投餵即可。從2齡開始,四氯乙烯管被放入庇護巢,數量是龍蝦的兩倍。養殖兩年的種群,最大體重在300克左右,龍蝦每次蛻皮增重50%左右。龍蝦第壹年年初蛻皮,性成熟時體重可達450克。初三人群中,16%已經達到性成熟。
龍蝦的生長與餌料、環境、水質、蛻皮次數有關。已經測試了各種誘餌和電刺激。結果是餵新鮮蝦肉長得更快,比餵魚快1倍。在生長過程中,壹般壹年蛻皮2次以上,使用化學藥物或電刺激可蛻皮4次,生長速度增加1倍。龍蝦蛻皮後,新殼硬化兩周後會再次活躍起來。這時食量會大大增加,必須增加30%的飼料量。
5.存活率:以底棲生物第四期幼蟲計算,1歲以下種群存活率略低於60%,但1-3歲以下種群存活率在80%以上,這是壹個很好的攝食結果。
據觀察,在池中相遇的龍蝦經常會舉起螯腳互相威脅,但並沒有出現用螯腳殺死龍蝦的現象。因此,認為0-1齡龍蝦群養,2年後個體隔離效益更高。
6.餌料:第四階段後,龍蝦專門投餵紫貽貝,可以促進龍蝦的快速成熟和繁殖,紫貽貝可以滿足龍蝦的營養需求。龍蝦是雜食性的,可以用冷凍小雜魚、貝類、對蝦等人工餌料餵養。每日投餵時間為1次,最好在下午,停止投餵2天,每日投餵量為蝦重的5%-12%。時刻註意龍蝦的活動和食量,每年清理池塘1次,防止汙染。結果表明,投餵日本對蝦配合餌料後,龍蝦的生長和成活率均優於貽貝。對於龍蝦來說,飼料中最適蛋白質含量為20%-25%,有望在未來開發出適合龍蝦的配合飼料。另外,龍蝦以第三腭足捕食顆粒飼料,所以龍蝦的個體大小與顆粒大小沒有直接關系,壹般可以使用直徑較小的顆粒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