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療效確認
(1)中藥新藥也要進行人體臨床試驗。由於中藥成分復雜,壹般進行II期(劑量探索)和III期(療效驗證試驗)。包括中藥在內的新藥成功上市的難度非常大,《藥品註冊管理辦法》規定每個時期的臨床試驗次數要達到最低。
(2)有人講清火?清熱的問題這在中醫裏叫辯證法。比如壹些治療感冒的中成藥,會在說明書中明確寫明合適的證型。這就是問題所在。測試怎麽做不是問題,因為測試方案會參考中醫的診斷標準,包括證型的判斷,根據患者的癥狀(如發熱、咳嗽、流涕等。).有興趣可以看《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3)其實中醫確實面臨壹個尷尬的局面,就是如何評價療效。西醫評價標準或中醫評價標準。目前,許多臨床試驗不僅采用公認的評價標準,如替代實驗室檢查指標、療效評價量表,還采用中醫癥狀評分量表來反映中醫治療的特點。當然,目前也有爭論。
2、常用中藥療效
(1)靈芝:固本祛邪,神仙敷藥;
(2)人參:每天吃壹點,健康快樂;
(2)山楂:消食化瘀的好手;
(3)黃芪:補氣的主導藥;
(4)生姜:抵禦萬惡,助楊琪,散寒濕;
(5)白茅根:涼血止血的基層大夫;
(6)菊花:現代人最好的護肝茶;
(7)薏苡仁:珍珠並不比珍珠好;
(8)烏拉爾甘草:普通人的滋補品,能滋補養顏;
(9)花椒:辣博士。中藥在驅寒方面很有特色。
3.婦科常用中藥
(1)當歸:養血,保女人壹生平安;
(2)紅花:促進血液循環、美容養顏的女人花;
(3)益母草:武則天皇後的美容院;
(4)雪蓮:冰山遊客帶來愛的意境;
(5)艾草:天然健康“舒膚甲”;
(6)蘆薈:埃及艷後用它征服了世界;
(7)白芨:草藥中的美白仙女;
(8)葛根:解熱生津的“女參”;
(9)芍藥:滋陰養血的女性知己;
(10)杏仁:滋潤滋養肌膚,讓臉部白嫩;
(11)玉簪花:養血祛斑,如花般美麗。
4.常用補腎中藥
(1)何首烏。:溫補腎陽,再活五百年仍會黑發飄飄;
(2)枸杞:古人四季不老;
(3)冬蟲夏草:存在於世而不在天的陰陽補藥;
(4)三七:“金不換”;
(5)芡實:忠於脾腎的水仙子;
(6)女貞子:滋補肝腎,天人合壹;
(7)杜仲。:第壹個雙向調節血壓的藥;
(8)菟絲子:溫柔的滋養可以從母親的肚子裏開始。
5.常用健脾中藥
(1)白福齡:健脾補中,連慈禧都能“返老還童”;
(2)山藥:長生不老的藥食同源,滋養我們後天的基礎;
(3)木瓜:“木瓜”保腸胃平安;
(4)陳皮:周圍最常見的健脾藥;
(5)廣藿香:幫助脾胃健康,讓妳想吃什麽就吃什麽;
(6)丁香花:暖胃的美味手。
6、常見的解毒中藥
(1)金銀花:有了它,炎炎夏日清涼;
(2)蒲公英:有無名腫毒時使用;
(3)魚腥草。:消炎解毒,小草藥作用很大;
(4)決明子:歷史上最早使用的眼藥;
(5)枇杷葉:常用的清肺熱藥;
(6)梔子:善於緩解全身熱毒;
(7)夏枯草:清熱瀉火,治療淋巴結核第壹藥;
(8)紫花地丁:解毒消癰的必備藥物;
(9)牡丹:涼血奇品,花中神藥;
(10)鳳仙花:外用可清熱解毒的“子花”;
(11)黃連:清五臟濕熱,天下第壹苦;
(12)麻黃:發汗?停止流汗?理解了再用。
7、藥食同源的中藥
(1)銀耳:潤肺養陰的最佳食物;
(2)百合:補益五臟,不管怎麽做都好吃;
(3)薺菜:“三高”患者的最佳蔬菜;
(4)薄荷:清咽利喉的芳香療法;
(5)茴香:緩解慢性胃炎的藥物。
8.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1)板藍根:治療感冒的經典方劑;
(2)桔梗:讓大長今會心壹笑的止咳藥膳;
(3)羅漢果:壹種能降低血糖的甜味水果;
(4)桃仁:最擅長活血化瘀、通便;
(5)紫蘇:散寒暖胃,吃海鮮絕對少不了;
(6)南瓜子:每天吃壹把,不用擔心前列腺;
(7)檳榔:消食化瘀,南藥第壹名;
(8)山茱萸:外用降血壓的最佳選擇;
(9)冬桑葉:止盜汗自汗妙用;
(10)款冬花:久咳、肺寒患者的首選;
(11)紮根在地:傣家跌打損傷聖藥;
(12)石菖蒲:擅心經,是冠心病患者的福音;
(13)大薊:無論外用還是內服,都是止血的良藥。
卷柏(14):消炎止血回春草;
(15)仙鶴草:能迅速恢復人的體力;
(16)蒲黃:可以降血脂的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