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分析
維生素A是壹種脂溶性維生素,其功用非常廣泛,可維護視覺和黏膜,特別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皮層的完整性,並能促進機體骨骼的生長,調節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代謝功能,使雞增加抗病能力。
維生素A只存在於動物體內。植物性飼料不含維生素A,但含有胡蘿蔔素,黃玉米中含有玉米黃素,它們在動物體內都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胡蘿蔔素在青飼料中比較豐富,在谷物、油餅、糠麩中含量很少。壹般配合飼料每千克所含胡蘿蔔素及玉米黃素,大約相當於維生素A1000國際單位左右,遠遠不能滿足雞的需要。所以對於不餵青綠飼料的雞來說,維生素A主要依靠多種維生素添加劑來提供。
雞對維生素A的需要量與日齡、生產能力及健康狀況有很大關系。在正常情況下,每千克飼料的最低添加量為:雛雞和青年雞1500國際單位,肉仔雞2700國際單位,產蛋雞4000國際單位。由於疾病等諸因素的影響,產蛋雞飼料維生素A的實際添加量應達到每千克8000~10000國際單位。
引起雞維生素A缺乏癥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①飼料中維生素A添加劑的添加量不足或其質量低劣。②維生素添加劑配入飼料後時間過長,或飼料中缺乏維生素E,不能保護維生素A免受氧化,造成失效過多。③以大白菜、卷心菜等含胡蘿蔔素很少的青綠飼料代替維生素添加劑。④長期患病,肝臟中儲存的維生素A消耗很多而補給不足。⑤飼料中蛋白質水平過低,維生素A在雞體內不能正常移送,即使供給充足也不能很好發揮作用。⑥飼料中存在維生素A的拮抗物如氯化萘等,影響維生素A的吸收和利用。⑦種雞缺乏維生素A,其所產的種蛋及勉強孵出的雛雞也都缺乏維生素A。
(2)臨床癥狀
輕度缺乏維生素A,雞的生長、產蛋、種蛋孵出率及抗病力受壹定影響,但往往不被察覺,使養雞生產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損失。當嚴重缺乏維生素A時,才出現明顯的、典型的臨床癥狀。
種蛋缺乏維生素A,孵化初期和死胚較多,或胚胎發育不良,出殼後體質較弱,腎臟、輸尿管及其他臟器常有尿酸鹽沈積,眼球幹燥或分泌物增多,對傳染病的易感性增高。如果出殼後給予豐富的維生素A,這些情況可逐漸好轉,否則病情很快加重,出現典型癥狀。另壹種情況是健康的雛雞和成年雞飼料中缺乏維生素A時,肝臟中儲存的維生素A逐漸消耗,消耗到壹定程度才出現明顯癥狀,這是壹個比較緩慢的漸進過程,雛雞為6周左右,成年雞2~3個月。
雛雞的維生素A缺乏癥,表現為精神不振,發育不良,羽毛臟亂,嘴、腳黃色變淡,步態不穩,往往伴有嚴重的球蟲病。病情發展到壹定程度時,出現特征性癥狀:眼內流出水樣液體,眼皮腫脹鼓起,上下眼皮粘在壹起。若用鑷子輕輕撥開眼皮,可見眼皮下蓄積黃豆大的白色幹酪樣物質(可完整地挑出),眼球凹陷,角膜混濁,呈雲霧狀,變軟,半失明或失明,最後因衰弱可看不見采食而死亡。
成年雞缺乏維生素A,起初產蛋量減少,種蛋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抗病力降低。隨著病程發展,逐漸呈現精神不振,體質虛弱,消瘦,羽毛松亂,冠、腿褪色,眼內和鼻孔流出水樣分泌物,繼而分泌物逐漸濃稠呈牛乳樣(圖12-26),致使上下眼瞼粘在壹起,眼內逐漸蓄積乳白色幹酪樣物質,使眼部腫脹(圖12-27)。此時若不把蓄積的物質去除,可引起角膜軟化、穿孔,最後造成失明。口腔黏膜上散布壹種白色小膿皰或覆蓋壹層灰白色偽膜。雞蛋內血斑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增加。公雞性機能降低,精液品質下降。
圖12-26 病雞眼內流出牛乳樣分泌物
圖12-27 病雞眼部腫脹,內充滿幹酪樣物質
(3)病理變化
剖檢病死雞或重病雞,可見其口腔、咽部及食管黏膜上出現許多灰白色小結節,有時融合連片,成為假膜。這是本病的特征性病變,成年雞比雛雞明顯。同時,內臟器官出現尿酸鹽沈積,與內臟型痛風相似,最明顯的是腎腫大,顏色變淡,表現有灰白色網狀花紋,輸卵管變粗,心、肝等臟器的表面也常有白霜樣尿酸鹽覆蓋。雛雞的尿酸鹽沈積壹般比成年雞嚴重。
(4)防治措施
①平時要註意保存好飼料及維生素添加劑,防止發熱、發黴和氧化,以保證維生素A不被破壞。②註意日糧配合,日糧中應補充富含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的飼料及維生素A添加劑。③治療病雞可在飼料中補充維生素A,如魚肝油及胡蘿蔔等。群體治療時,可用魚肝油按1%~2%濃度混料,連餵5天(按每千克體重補充維生素A 1萬國際單位),可治愈。對癥狀較重的成年母雞,每只病雞口服魚肝油1/4食匙,每天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