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氣血虛吃什麽

氣血虛吃什麽

核桃、桂圓、紅棗。藥物可以吃八珍湯和十全大補湯,八珍湯是由四物湯和四君子湯合並而成的,四物湯是補血的,四君子湯是補齊的。十全大補是由八珍湯加黃芪肉桂而成,黃芪也是補氣藥肉桂是溫裏藥,加上這兩味補益效果會更好。我把四物湯、四君子湯、八珍湯和十全大補湯詳盡作壹個介紹,以便樓主對癥選擇。

壹、“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由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四味中藥組成。

方解:本方中黨參甘溫,益氣補中為君;白術健脾燥濕,合黨參以益氣健脾為臣;茯苓滲濕健脾為佐;炙甘草甘緩和中為使。四味皆為平和之品,溫而不燥,補而不峻,故名四君子湯。

功用:益氣健脾。

主治:脾胃氣虛證,面色萎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此方最常用於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脾氣虛者。

用量:黨參9克、白術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服法:可研為細末,每服15克,水壹盞,通口服;可水煎服。

二、“四物湯”

四物湯,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四味中藥組成。

方解:本方是治療營血虧虛,血行不暢的常用方劑。方中當歸補血養肝,和血調經為君;熟地黃滋陰補血為臣;白芍藥養血柔肝和營為佐;川芎活血行氣,暢通氣血為使。四味合用,補而不滯,滋而不膩,養血活血,可使營血調和。

功用:補血和血,調經化瘀。

主治:沖任虛損,月經不調,臍腹虧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時發疼痛;妊娠將理失宜,胎動不安,腹痛血下;及產後惡露不下,結生瘕聚,少腹堅痛,時作寒熱;跌打損傷,腹內積有瘀血。

用量:當歸10克、 川芎8克、 白芍12克、熟地12克。

服法:作湯劑水煎服。壹劑煎三次,早、午、晚空腹時服。

三、“八珍湯”

八珍湯,由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八味中藥組成,即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組合。

方解:本方用治於失血過多,以致氣血皆虛諸證。 肢體倦怠乏力,面色蒼白無華,短氣懶言,心悸怔忡。 脈細虛,舌淡苔白,皆為氣血兩虧,心脾不足所致。 肝藏血,開竅於目肝血虧,故頭暈目眩。方用參、術、苓、草補脾益氣;歸、芍、地滋養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氣,則歸、地補而不滯;加姜、棗助參、術入氣分以調和脾胃。全劑配合,***收氣血雙補之功。

功用:補益氣血。

主治: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食欲減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虛。

用量:當歸(酒拌)10克、川芎5克、白芍藥8克、熟地黃(酒拌)15克、人參3克、白術(炒)10克、茯苓8克、炙甘草5克。

服法: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棗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四、十全大補湯

十全大補湯,由人參、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川芎、地黃(洗,酒蒸,焙)、茯苓(焙)、白術(焙)、甘草(炙)、黃耆(去蘆)、川當歸(洗,去蘆)、白芍藥各等分。

 功用:溫補氣血。

主治: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攻骨脊,拘急疼痛,夜夢遺精,面色萎黃,腳膝無力;壹切病後氣不如舊,忱愁思慮傷動血氣,喘嗽中滿,脾腎氣弱,五心煩悶;以及瘡瘍不斂,婦女崩漏等。

用量:上藥十昧,銼為細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棗子2個,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時候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