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外蕩圍網如何養殖翹嘴紅鲌?

外蕩圍網如何養殖翹嘴紅鲌?

外蕩圍欄養殖翹嘴紅鲌,是利用竹箔、金屬網或合成纖維作為圍欄設施,將大中型外蕩分割成大小便於管理或可以實現精養目的的壹種漁業生產方式。它是將池塘養魚的高產技術與湖蕩、河道優良水體環境結合起來,通過加強攔魚設施和飼養管理,謀求高產的壹種新型養殖翹嘴紅鲌技術。

場地選擇:圍欄設置在湖蕩的出口處,要能承受水流或臺風、洪水的襲擊,主要限養翹嘴紅鲌的商品魚。要求水深在2.5~3.0米,蕩底平坦,底泥軟硬適中,蕩口(水口)宜少不宜多,宜狹不宜寬,背風向陽,遠離主航道和主水流區。湖蕩養魚面積壹般應在500畝以下,這樣的水體水質容易穩定,起捕也較方便,氧的補給充分、均勻。如水域面積過小,水質不易自凈穩定;過大則投餌分散、捕撈困難,河道的中段部位水中也容易缺氧,產量相對較低。圍欄養魚是以充分利用現有水域的餌料生產力為基礎,然後再補給適當的商品餌料。因此,選擇水域的天然生產力要好或兼備附近有豐富的自然餌料源,除有豐富的浮遊生物外,湖蕩底部有苦草、輪葉黑藻、馬來眼子菜等水草密生及螺、蜆、蚌等底棲生物遍布,這樣可減少投餵人工餌料的數量,提高魚種的放養密度。天然餌料資源豐富,則商品餌料的使用就可減少,同時因餌料的互補作用,配合餌料的利用率也可大大提高。

圍欄設施:圍欄形狀應因地制宜,以正方形或圓形為佳,最好三面臨水,壹面靠岸,這樣不但方便日常管理,也方便成魚上市的起捕。圍欄設施是防止逃魚的保障,因而對攔魚設施要有較嚴格的要求,圍欄可用雙層網片,以方便防逃,網目應根據需要放養的魚種大小而定,以不逃魚為宜。網高以高於最大水位的50厘米為好。其他的設施和壹般的網欄是壹樣的。

魚種放養:網欄搭建好後,先將網內的野雜魚和水草除去。為了保險起見,最後用電捕器對網內的野雜魚進行徹底的清除,每畝用13千克的漂白粉潑灑。投放翹嘴紅鲌魚種,可在每年的2月中旬進行,畝投放量為1000尾,投入比例與規格為:翹嘴紅鲌80%,規格13厘米左右;團頭魴魚5%,規格為5厘米左右;鱅魚10%,規格為10厘米左右,銀鯽5%,規格3~4厘米。

飼養管理:日常的飼養管理著重要抓好“壹早、二足、三勤、四防”的要點。

壹早就是放養魚種要早,盡可能在每年的2月底前結束。

二足就是魚種的放養量要足,飼料的投餵量要足。

三勤就是壹要勤巡塘,做到早晚巡蕩,夜間護蕩;二要勤檢查,主要是檢查墻網和箔門,發現有鼠洞和蛇洞時要立即修補;三要勤撈雜,主要是撈去水面上的殘餌、雜草、死魚等雜物,保持蕩面的清潔。

四防就是要做好防逃、防病、防汛和防盜工作,確保養殖成果最終完全轉化為經濟效益。

捕撈:外蕩圍欄養魚與池塘養魚相比,壹般面積較大,對起捕技術要求較高,難度也大,壹般可采取趕、攔、刺、張與投藥、電驅等綜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