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又名皂角樹,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壹,那麽皂莢怎樣種植呢?下面是我為妳整理的皂莢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皂莢種植方法
1.縮減育種成本,提高出芽率
皂角樹有公母之分,所以壹定要在母樹上選中。選種子要顆粒飽滿,選擇好之後種子要用水浸泡2-3天,根據不同品種,浸泡時間有所不同。為了提高出牙率,可適當用1:4-5的堿水浸泡2天左右,再用清水浸泡壹天。
2.栽種地點的選擇可以縮減生長周期。
宜選擇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的地點。可以適當的播施農家肥,利於樹木的生長。另外皂角樹喜旱,不可過澇。
3.皂角刺可以入藥,要使皂角刺的產量增加,需要在入冬之前對皂角樹進行剪枝,保留壹個主枝幹,其余全部剪掉,這樣可以提高皂角刺的生長面積。
4.皂角果,這是皂角樹的主要經濟來源,產量大,而且不用像生產皂角刺那樣修剪樹木。為提高皂角果的產量,在種植的時候,要註意樹木之間的間距,為防止樹冠過大,可適當的修理剪枝。
5.種子果肉,壹般種子含有壹層白色的果肉,是重要的戰略原料。壹般在種子完全成熟之前,對皂角進行采摘,可以很方便的去處種皮。
6.皂角樹的培育,本身就可以作為綠化樹種培育。做種苗來賣錢也可以直接產生經濟效益。
7.皂角樹的葉子可以加工成飼料,也是壹種不錯的收益。
8.控制皂角樹的病蟲害也是必不可少的,皂角樹種植過程中會有病蟲害產生,因此需要根據不同的病害情況合理的施藥進行防治。
皂莢種植栽培方法1、露地栽植
選擇土層深厚、避風向陽、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質土壤,壹般在春季萌芽前栽植。小苗采取30厘米?5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2-3年生的中等苗按50厘米?55厘米株行距栽植。庭園內定植的大苗樹穴直徑60-70厘米,穴深40-50厘米;穴底填放腐熟的廄肥、豆餅等作基肥,在基肥上覆蓋壹層土後,再將帶有土球的蠟梅植株放入,填土,踩實,澆水。
2、盆栽
選擇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做培養土,在盆或缸底排水孔上墊壹層石礫,在每年的初冬選擇花蕾飽滿的小株,帶土掘起,植於盆中,開花後即可陳列觀賞。平時放在室外陽光充足處養護。
皂莢栽培技術1、采種
選擇樹幹通直,生長較快,發育良好,種子飽滿的30-100年生盛果期的壯齡母樹,於10月中下旬采種。采收的果實要攤開曝曬,幹後將莢果砸或碾碎,去果皮,風選,即得凈種,種子陰幹後裝袋幹藏。
2、種子處理
皂莢種皮較厚,發芽慢且不整齊,播種前,須進行催芽處理。另外,采用1:4-5堿水48h浸泡,再用清水泡24h,發芽率可達80%-92%。也可在秋末冬初,將凈選的種子放人水中,待其充分吸水後,撈出混合濕沙貯藏催芽,次春種子裂嘴後,進行播種。
3、育苗
育苗地應選擇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進行細致整地,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3000~5000kg,築成平床或高床。采用條播,條距20~25cm,每米長播種溝播種10-15粒,播後覆土3-4cm厚,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苗高10cm左右時,間苗、定苗,株距10-15cm,當年苗高可達50~100cm。若培育2年生大苗,於秋末苗木落葉後,按0.5m?0.5m的行株距進行換床移植。
4、人工造林
春秋兩季均可造林,以秋冬季造林為好。造林前壹般要進行小穴整地,穴規格為30cm?30cm?20cm,株行距1.0m?1.0-1.5m。栽植時要深栽踩實不露根。雨季雨量較多時,也可利用當年苗進行雨季造林,要求苗高20cm以上。半木質化小苗上山造林,效果也很好。植苗造林主要用於缺株補植。
5、主要蟲害防治
皂莢豆象:成蟲體長5.5-7.5mm,寬1.5-3.5mm,赤褐色,每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種子內越冬,來年4月中旬咬破種子鉆出,等皂結莢後,產卵於莢果上,幼蟲孵化後,鉆入種子內為害。防治方法:可用90℃熱水浸泡20-30s,或用藥劑熏蒸,消滅種子內的幼蟲。
皂莢食心蟲:為害皂莢。以幼蟲在果莢內或在枝幹皮縫內結繭越冬,每年發生3代,第壹代4月上旬化蛹,5月初成蟲開始羽化。第2代成蟲發生在6月中下旬,第3代在7月中下旬。 防治方法:秋後至翌春3月前,處理莢果,防止越冬幼蟲化蛹成蛾,及時處理被害莢果,消滅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