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營養價值和養生功效,是魚市上很好的滋補品,老少皆宜。此外,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許多人認為吃魚比吃肉更健康。我們來看看吧!
?
富含全蛋白。
魚類含有大量蛋白質,如黃魚17.6%,帶魚18.1%,鯖魚21.4%,鰱魚18.6%,鯉魚17.3%。魚類所含的蛋白質完全是蛋白質,蛋白質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的數量和比例最適合人體需要,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脂肪含量低,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酸。
魚的脂肪含量普遍較低,大部分只有1%?4%,如黃魚0.8%,帶魚3.8%,鯖魚4%,鰱魚4.3%,鯉魚5%,鯽魚1.1%,鱅魚僅0.9%,墨魚僅0.7%。魚的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不飽和脂肪酸有很長的碳鏈,可以降低膽固醇。
無機鹽和維生素含量高。
海魚和淡水魚都富含硫,還含有磷、鈣、鐵等無機鹽。魚類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和煙酸。這些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另外,魚的肌肉纖維比較短,蛋白質組織結構松散,含水量比較高。所以肉質鮮嫩,比畜禽的肉吃起來更嫩,更容易消化吸收。由此可見,魚類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口感好、易於消化吸收的優點。魚的肝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d,海魚、蝦、河蟹中維生素A的含量也很豐富,是防治夜盲癥、軟骨病、結核病和兒童生長期不可缺少的物質。魚的蛋白質和氨基酸組成與肉蛋白相似,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與人體組織中的蛋白質相似,具有很高的生理價值。魚的肌肉纖維短,蛋白質組織結構柔軟,含水量高,肉質細嫩,易被人體吸收,消化吸收率可達85% ~ 95%。魚是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由於魚的營養價值,經常食用可以延年益壽。魚是人類食物中動物蛋白的重要來源之壹。魚類含有動物蛋白、鈣、磷、維生素A、D、B1、B2等物質,高於豬肉、雞肉等動物肉類,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吸收率高達96%。魚肉因其肌纖維細膩,含有大量可溶性成膠物質,結構柔軟,更適合患者、中老年人食用。魚中還含有多種水生動物才有的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防止血液凝固,對預防冠心病和腦出血有很好的效果。
據調查,愛斯基摩人患冠心病的很少,這與他們常年吃魚有很大關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984年初進行的壹項國際聯合調查,將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25名50多歲男性的血液與日本島根縣50名男性漁民和50名同齡農民的血液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日本和美國的魚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值差異很大,因此心肌梗塞和腦血管梗塞的死亡率也明顯不同。魚類壹般人群均可食用,各種水腫、水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的人也可經常食用。大家都知道要給身體正在發育的孩子多吃魚,但是要註意給孩子吃什麽魚。兒童在吃魚時不僅要註意合適的品種,還要註意食物的適量。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促進骨骼和肌肉的快速生長。魚類富含礦物質,如鋅、硒、碘等,這些都是兒童骨骼、肌肉生長和免疫系統建立所需的營養物質。最重要的是,魚油含量高的魚富含?-3脂肪酸,如鮭魚和鯖魚,在大腦生長中起著關鍵作用。這是因為大腦的60%以上是由脂肪構成的,而?-3脂肪酸占了壹半。忌食魚前後喝茶,忌食豬肝影響消化;不適合和西紅柿壹起吃。
延伸閱讀:制作魚粉的壓力
1.少放鹽作為哺乳飲食;2.烹飪魚時沒有必要放味精,因為它們有很好的味道;3.煎魚不粘鍋小技巧:先將鍋清洗幹凈,大火燒熱,然後用切好的姜擦鍋,然後在鍋裏放魚的位置倒壹勺油,油熱後倒出,然後在鍋裏加入清涼油,油熱後煎魚,這樣魚就不會粘鍋底了;4.鮮魚雖然味道鮮美,但脂肪含量少,煮熟的食物缺少脂肪的氣味,或多或少有腥味。為了彌補魚類菜肴的這些缺陷,在烹調時加入適量的肥肉,可以增加菜肴的風味和營養價值,去除魚的腥味,並使烹調出的食物汁液鮮亮有光澤,提高品質;活魚不要馬上煮熟,否則肉會變硬,不利於人體吸收。
牛奶煮凍魚:魚在冰箱裏放久了拿出來,可以在湯裏適當放壹些鮮奶,增加魚的鮮味。魚解凍時,可以在水中放壹點鹽,這樣凍魚中的蛋白質遇到鹽就會慢慢凝固,防止其進壹步從細胞中溢出,失去營養。沸水蒸魚:蒸魚時,先把鍋裏的水燒開,然後把魚放在盤子裏用水蒸,切忌用冷水蒸。這是因為當魚突然遇到高溫時,外部組織凝固,可以鎖住內部的鮮汁。蒸之前最好在魚上抹點雞油或者豬油,可以讓魚更嫩。去腥妙招:有些人做魚的時候喜歡在鍋裏放生姜和魚,以為這樣可以去腥。其實過早放姜也不能去腥。這是因為生姜的提前釋放使得魚體浸出液中的蛋白質阻礙了生姜的除臭效果。可以把魚放在鍋裏煮壹會兒,等蛋白凝固後再放姜。還可以在煮魚湯的時候加入適量的牛奶、米醋或者料酒,同樣可以達到去腥的效果。燒魚防止碎肉:保持魚的完整,可以盡可能的保留魚的營養。紅燒魚壹定要在鍋裏炒透了再做,油溫要高。做魚的時候,湯不要太多。壹般水不過魚。不要用鋒利的鏟子翻魚,以免把魚弄斷。
魚肉屬於瘦肉型。100g魚肉含脂肪不到2g,而100g香腸含脂肪比10g多。100克魚可以保證人體每天所需蛋白質的壹半。魚還提供維生素A、D、E等。人體所需。魚類還含有多種脂肪酸,能防止血液粘度增加,有效預防心臟病的發生,強化大腦和神經組織以及眼睛的視網膜。對於孕婦和嬰兒來說,這些脂肪酸更是不可或缺。科學家最近的壹項研究表明,脂肪酸在治療慢性炎癥、糖尿病和壹些惡性腫瘤方面也發揮著作用。魚也是高鈉食物,有利於人體內礦物質的平衡。魚類以自然的方式向人體提供硒、碘和氟。所以,不用擔心吸收過多的微量元素。三文魚含硒最多,而河魚含硒不到壹半。每天吃100克魚,可以滿足人體每天對碘的需求,從而預防甲狀腺疾病。鎂對人體也是不可或缺的。當人體內鎂元素不足時,妳會感到抑郁。這時候可以通過吃魚來彌補鎂的不足,改善心情。對於學生來說,多吃魚可以促進大腦活動,知識學得快,記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