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法則1,防病療養。立春是春天和全年的第壹個節日。天氣由冷轉暖,然後又轉冷。而溫熱有毒的病原體開始活動,各種致病菌和病毒生長繁殖。現代醫學中提到的流感、腦膜炎、麻疹、肺炎等疾病經常發生並流行。所以既要適應氣候保暖防寒,又不能壓抑太陽的精神。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中老年人應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註意防風防寒。
2、情緒調養。中醫五行學說中,肝屬木,對應春,導致生發,愛開,解郁。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情緒容易導致肝氣郁結,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導致精神疾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
3、飲食調養。立春時節,陽氣剛剛開始出現,所以要合理調整飲食,註意飲食保健。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旺盛,可延年益壽。春季肝火旺盛,多吃酸性食物會使肝火亢奮,損傷脾胃。
飲食講究1,輕:春天?肝氣?興旺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因此,脾胃虛弱的人在春季應多吃山藥、大棗、蓮子粥,以控制肝氣過盛,防止慢性胃病、慢性肝炎引起的腹脹等癥狀加重。
2、保暖:告別嚴寒,進入立春,應適當減少進補,可適應季節變化,多吃些溫熱食物,如大蔥、生姜、蒜糯米、胡蘿蔔等。,能起到很好的祛陰散寒的作用。
3、甘潤:春季氣候變化快,空氣時而幹燥時而濕冷,胃腸道處於敏感狀態,往往沒有食欲。這個時候要多吃甜食。需要註意的是,甜和甜並不完全壹樣。所謂甜的食物,不僅僅是指食物吃起來有點甜,還有滋養脾胃的作用。
忌酸收:中醫認為,春季對應五臟中的肝,容易導致肝氣過盛。酸味易入肝,收斂。吃多了不利於陽氣的生長和肝氣的釋放,反而使本來就旺盛的肝氣更加充沛,傷脾胃。西紅柿、橙子、檸檬、烏梅等酸性食物不宜食用。
健康飲食1、蝦韭菜的烹飪方法:材料:韭菜250g、蝦30g、雞蛋1、鹽、醬油、澱粉、植物油、香油。做法:將蝦仁洗凈至水膨脹,約20分鐘後撈出瀝幹備用;將韭菜采摘洗凈,切成3厘米長的段備用;把雞蛋打碎,放進碗裏。攪拌均勻。加入澱粉和芝麻油,做成雞蛋糊。倒入蝦仁,拌勻待用。燒熱炒鍋,倒入植物油。油熱了,把蝦仁炒壹下。蛋糊凝固蝦仁後,放入韭菜翻炒。韭菜熟了,加鹽和香油,攪拌均勻。
2.珍珠三仙湯:食材:豌豆50g、雞胸肉50g、西紅柿1個、蛋清1個、牛奶25g、澱粉25g、料酒、味精、鹽、高湯、香油。做法:將雞肋洗凈,剁成細泥;5克澱粉和牛奶壹起攪拌;打開雞蛋,讓它們保持黃色;將這三樣放入碗中,攪拌成雞糊備用。
將炒鍋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湯,加鹽和料酒燒開,然後放入豌豆和西紅柿丁。再次燒開後,轉小火,用筷子或勺子將雞蓉打成珍珠圓球狀,放入鍋中,然後開大火至湯汁沸騰,加入水澱粉,燒開後放入味精和香油。
猜妳感興趣:1.24春分養生節氣。
2.二十四節氣養生精華
3.立春節氣健康小貼士
4.春季養生法
5.24節氣習俗與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