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時,快把整個中國走遍,作為壹個燒烤愛好者,基本上把各地區的燒烤吃了個遍。
燒烤簡單分為南北我覺得還是足夠的,在我看來,它應當分為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種風格。
東南地區特別是廣東海南等沿海地區的燒烤,主要以海鮮為主,妳來到這邊的燒烤檔,問招牌是什麽,十家有八家會告訴妳是碳烤生蠔。
除此之外,還有烤魷魚,烤魚,烤蝦,烤海螺等等,口味追求鮮,用料不重。
西南地區,便是以樓上所說雲南地區及貴州地區的燒烤為主要風格,雲南地區的燒烤富有少數民族的獨特風格,香料特別,燒烤的素材也多樣,各種奇怪的蟲子甚至烤豬牙床、豬括約肌妳也可以見到。
西南地區燒烤給我留下獨特印象的,還有貴州。錫紙烤腦花,豆花烤魚,配上貴州人愛到爆炸的魚腥草,風味獨特。
西北地區的燒烤,則主要以新疆寧夏等為主,大串的牛羊肉串,加上孜然香料,用料非常足,經常是現斬現串現烤,吃起來非常滿足,缺點是菜品偏少,比較單壹。
而東北燒烤則是以東北地區、山東等為典型風格,東北人民愛吃燒烤已是宇宙聞名,以牛羊肉為主,以羊蹄、板筋、腰子、鞭、面類為輔,冰啤,花生米,疙瘩湯,大蒜。
東北燒烤味重,仿佛隔著數條街就能聞到飄來的香味。且我在它處見過的燒烤場景,從沒有如同在東北燒烤攤上那般具有煙火氣息。
在我眼裏,它是代表中國燒烤文化的最典型代表。
所以我想仔細說說北方的燒烤。
在我去到的那幾家燒烤攤裏,我發現壹個有趣的現象,那便是北方人點燒烤好像從不需要菜單。直接把老板喊來,哢哢就開始點串,配上那典型的北方腔,顯得豪邁得緊。
這讓我後來也不去要菜單,直接就從與老板的交流中,確定要吃什麽。
我在北方吃過幾樣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燒烤。
其壹是羊肉串。
北方的羊肉串,單塊量足,厚實。於是在燒烤的時候,需要大火炙烤壹定時間,等全部熟透之後,外表略帶焦黑,外層皮子被烤出讓人發暈的香味,與表層的各種香料結合,鹹香焦脆,而內裏的羊肉卻爽嫩香燙,蘊含這濃郁的汁水。壹口咬下,簡直讓人不忍太快吞下。
其二是奶盒子。
我聽說烤奶盒子是四平那邊的特色,當然,我並非是在四平吃的奶盒子。
我向來比較愛於嘗試新鮮的東西,壹樣東西只要能引發我的好奇心,我都會躍躍欲試。奶盒子也壹樣,我被這個名字吸引到,細問之下才得知這是牛羊乳房部位的肉。
第壹次吃其實是有點接受不來的,過韌,口感也很奇怪。但再次吃起的時候,卻能嘗到壹點點脂肪和奶香味。
後來我總是想起這道料理,我感覺這與廣東潮汕這邊愛吃的牛胸口_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其三是烤雞架。
烤整個雞架,我在南方這邊吃燒烤還尚未見過,唯壹壹次吃就是在北方時,壹個朋友帶著我去吃的。這讓我記憶猶新,壹整個雞架烤完,直接就給妳端上來。
妳帶著手套大快朵頤,雞架上面的肉不算多,這使得腌料和燒烤香料的鹹香都能極好地滲進每壹絲肉裏頭,真的是太入味太好吃了。
其四是烤大筋皮子。
這東西我至今弄不明白它是牛的哪個部位,但是重點是它真的太好吃了,讓我吃過壹次後,壹直惦記到現在。那口感,那味道,讓我由衷給北方燒烤老饕們的創造獻上膝蓋。
北方的燒烤,能說的簡直太多太多。若是細想,有太多種值得讓人在深夜吞咽口水。
而除了這些料理之外,我對北方的燒烤攤,還有著壹種關於人情味的認知存在。
人們都說北方人好爽,熱情,不拘小節。在我沒有去到那邊真切感受的時候,其實這個概念壹直是很模糊的。直到我後來不斷出外旅行,去了多趟北方之後,才真切感知到這壹點。
大劉有壹句話流傳甚廣:“沒有什麽事是壹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這句話把北方的燒烤文化表達得傳神。北方人上了燒烤桌,幾杯酒下肚,便能家長裏短嘮嗑起來。
北方燒烤攤的氛圍,與南方燒烤攤有著天然的壹些差別,妳要是去細品的話,能發現這其中的不同。
南方人性格偏內斂,燒烤桌上雖然也是嘈雜喧囂,但大多話語範圍大多集中在自桌範圍,相較之下也顯得文靜;北方人豪邁直爽,最喜在燒烤攤上說家常談心事,酒肉暢快外加上相聚之歡,恨不能掏心掏肺。他們直能把燒烤攤當成自家小院,許多平日裏不曾輕易說出口的親密言語,在燒烤攤上卻能肆意大聲說出,那些讓人感覺無比暖心的言語,雖也有酒精及氛圍的加持,但仍是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家常關懷,私以為,“人情味”這三個字,在北方的燒烤攤上詮釋得淋漓盡致。
而相比起來,南方燒烤攤則少了這樣壹股意味。因為我總是壹個人去吃燒烤,所以對此體會挺深。在南方壹個人吃燒烤,便是吃燒烤而已,而在北方,壹個人吃燒烤,卻仿佛能親歷壹場鄰桌的愛恨別離,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且關於這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壹回我獨自去到北方,在壹個小縣城裏過了壹夜。
那壹天晚上我去吃燒烤,壹個人占了壹張桌子,過了壹會兒來了三個大漢,真的全是白背心光膀子圓寸頭的那種。老板告知他們沒有座位了,剛好他們站在我旁邊。我聽他們甕聲甕氣地說話,還有點怕惹麻煩。沒想到其中壹個對我壹咧嘴,露出壹個簡直比天線寶寶裏的太陽的笑臉還燦爛的表情,問我小兄弟能湊個桌不。
我說可以啊,壹起坐吧。
那壹個晚上,我壹個南方小男生,跟三個北方花臂大漢,聊了幾個小時的時事加八卦。他們爽朗的笑聲,豪氣的言語,充滿北方味道的普通話,讓我這個獨在外鄉的旅人感到別提多親切。
同是燒烤,因為選材、烤料、蘸醬、手法的不同,造成了口感風味的差異。南方北方,各有其讓人亮眼的風采。而因當地文化、性情、傳統等因素,形成的獨特燒烤氛圍文化,卻是增添了燒烤除飽腹以外的其它外延。這方面講來,我更打心底喜歡北方燒烤攤裏獨特的江湖氣味與人間煙火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