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日本對蝦養成管理技術要點有哪些?

日本對蝦養成管理技術要點有哪些?

(1)蝦池池底為沙泥質或泥質,土池面積壹般在3公頃以內,灘面水深1.5~2米,池兩端設有進水閘和排水閘。放苗前1個月放幹池水,進行整治:清理池底殘餌、雜物和淤泥;加固池堤,堵塞漏洞,進行暴曬;在放苗前15天清池消毒,每667米2施生石灰70千克、漂白粉6千克。

(2)水質海水相對密度1.010~1.024,pH7.5~8.3,沒有工業汙染。放苗前10天左右,蝦池進水30厘米,每667米2施尿素1千克、磷肥0.1千克,培養基礎餌料,使池水呈現茶褐色,透明度40厘米左右,以後視池水肥度適量施用。大潮期可根據需要依靠潮汐進行排灌水,小潮期需機械提水,故每個蝦池需配備抽水機。

(3)放苗放苗量的確定主要根據池的條件、水質情況、餌料供應情況、養殖技術水平而定。壹般情況下,日換水量30%~40%,水深1米左右的蝦池,每667米2可放苗1萬~1.5萬尾;水深1.5米左右的,每667米2放苗1.5萬~2萬尾。

(4)投餌日本對蝦在池中不作索餌群遊,而是散布在全池灘面上攝食,因此,投餌應基本上做到全池均勻撒投。小蝦的投餵:在放苗後1個月左右的時間內,攝食量很少,主要依靠攝食池中的基礎餌料生長。若池中基礎餌料不足,則必須仔細觀察池中小蝦的分布狀況,根據分布狀況相應地在池中灘面上設若幹個投餵灘帶,把飼料只投在灘帶上,這樣既能保證小蝦吃到餌料,又不汙染水質。大、中蝦的投餵:對蝦體長長到4~5厘米以後,在池中的分布已趨向均勻,活動能力和攝食能力已很強,則應做到全池均勻撒投,但避免投進環溝,防止造成溝底汙染。日本對蝦的養殖餌料有配合餌料和鮮活餌料兩大類。配合餌料要求蛋白質達到53%~55%,否則就會影響日本對蝦的生長。鮮活餌料有海水和淡水的低值貝類、小蝦等關鍵是新鮮。在鮮活餌料來源方便的地區養殖日本對蝦,可將鮮活餌料與配合餌料搭配投餵,有利於促進日本對蝦快速生長,並可降低養殖成本。在蝦池環境條件正常的情況下,投餌1小時後,如有2/3以上的蝦達到飽胃或半飽胃,說明投餌量適當。如投餌1.5小時後,沒有殘餌,說明投餌量不足。根據日本對蝦的生活習性,投餌時間應在日落後進行,而於午夜時結束。其中日落後1小時內為日本對蝦攝食最盛期。壹般情況下,此時可投餵日投餌量的50%,3小時後再投35%,午夜時投15%。日投餌量(鮮活餌料)壹般在養成前期投蝦體重的30%~20%,養成中期投蝦體重的20%~10%,養成後期投蝦體重的10%~5%。

(5)換水日本對蝦在養殖前期,少量換水,中後期則加大換水量。通常在養殖中期,日換水量應達20%~30%,後期則應達30%~40%。對於放養密度較高的蝦池,後期日換水量應達1/3~1/2。

(6)日常管理每天於夜間檢查日本對蝦的活動狀況、胃飽滿情況、殘餌量等。定期測定池水的水溫、鹽度、pH、溶氧等,特別註意觀察蝦池底質狀況。

(7)養殖中的異常情況

①如養殖池對蝦不潛沙,甚至白天也留在池底,到晚上則成群地在表層遊動,並激烈地跳出水面,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蝦池底質嚴重惡化,氨氮、硫化氫等有毒物質含量很高,使日本對蝦難以忍受;池水出現分層,池底溶氧量低。針對上述原因,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改善底質,降低氨氮、硫化氫的含量;使用增氧機或其他機械攪水,消除池水分層現象,增加池底溶氧量。

②對蝦出現浮頭或在水面打轉,說明池底和池水嚴重缺氧。這種情況常出現在放養密度過大,底質和換水條件差的蝦池,必須註意觀察,如發現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如合理安排放養密度、合理投餵、加強換水、配置增氧設備等。

③養殖對蝦活動力降低,反應遲鈍,這是對蝦出現病變的表現,後面再詳述。

(8)收獲壹般情況下,日本對蝦在飽食之後便潛進沙裏,增加捕撈困難。因此,在收獲前,適當停止投餵飼料,以便於捕撈和保持產品質量。

①收獲時間。日本對蝦生長最適水溫為18~28℃,低於或高於這個溫度會使池蝦生長出現不適。當水溫降至13℃時生長基本停止,而當水溫高於32℃或低於9℃時,便會導致池蝦暴病或死亡。因此,養蝦者應當了解當地水溫的季節性變化特點,根據日本對蝦的適溫特性和當地水溫的季節性變化來安排生產和收獲時間。

②收獲方法和網具。收獲日本對蝦的方法和網具,應當根據日本對蝦的活動習性進行設計和使用,才能取得較好的收捕效果,可采取下列方法和網具進行收獲。a.定置網。利用日本對蝦夜間沿池邊直遊的習性而設置在池邊灘面上誘導池蝦自行遊入網內,達到捕撈目的的。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裝置有左右翼網的有翼樁張網。網目寬壹般1厘米。b.錐形掛網。安裝在閘門上利用排水強迫對蝦入網,從而達到捕撈目的的過濾性無翼囊袋形網具。網長為網口寬度的5~8倍。網身前段使用15~18紗,網目寬3厘米,中段用9~12紗,網目寬2厘米,末段用6~9紗,網目寬1厘米。網身末端連壹網囊,用6紗網線制成,網目寬1厘米,周長1.5~2米,長2米。使用此法收蝦時,應適當進水刺激池蝦活動,再開啟排水閘,使遊動中的蝦隨水流入網中。此法適宜在大潮夜間進行。此外,還有拖網、泵網等捕蝦工具。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農業發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