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的養殖方法1。生物學特性和人工繁殖
章魚是壹種溫和的軟體動物。水溫不能低於7℃,海水最適宜比例為1.021,在低鹽度環境下會死亡。海域最好的底質是礫石帶。水溫在65438±02℃以上時,幼蟲每年都能產卵。孵化後幼體長約3mm,能以大型浮遊動物為食而長大。45天後,當總長度達到10-13 mm時,它們將定居在海底生活。
章魚可以網箱養殖,秋季也可以養殖。
苗種:網箱捕撈的日本鮎仔魚最合適,底拖網捕撈的也可。放苗量根據水溫和流水不同。用大籠子每L立方米裝36-42公斤種子,小籠子每L立方米裝25-30公斤種子。為防止魚苗自相殘殺,應放生同批魚苗,魚苗吃飽後放入籠中。
餌料:低價的小雜魚貝類都可以放進去,冷凍的小雜魚也可以放進去,但是壹定要新鮮。如果餌料殘留時間較長,可以減少餌料或停止餌料。2天比較好,殘留的餌料會造成水質汙染,3天以上不投餵會自相殘殺。水溫約為13℃時,攝食行為無規律,水溫低於7℃時章魚不攝食。
成活率:籠捕苗經過兩個月的培育,成活率在70%-80%,魚捕苗成活率在50%左右。幼蟲籠養時,15天死亡率達到20%-30%,之後死亡率逐漸下降。經過15天的培養,章魚被分成大、中、小三種大小,分別關在不同的籠子裏。春秋15天清洗壹次籠子,冬季30天清洗壹次。
二、降溫保活章魚的方法
收獲後,章魚可以很容易地運輸,並通過冷卻保持存活。第壹步是挑選捕獲的活章魚,去除受損和不合格的章魚。把選中的章魚放入幹凈的海水中0.5?l、依靠章魚自身的生理活動來清除吸盤內的泥沙、粘液和汙垢。當它仍然不幹凈時,妳不應該用妳的手和任何工具來清除魚的雜質。妳應該把臟水收起來,換成幹凈的海水,再次凈化。加水時,不要直沖章魚,盡量不用手和其他工具接觸章魚。從海洋中捕獲的章魚在淡水中浸泡後可以存活壹段時間,而在淡水中浸泡的章魚在冷卻休眠後很難存活。
第二步,將衛生塑料袋中的冰塊放入海水中,使海水溫度降至0℃附近,此時章魚處於休眠狀態。然後將休眠的章魚放入塑料袋中,加入20%水溫接近0℃的清潔海水,充入氧氣,密封。氧氣的體積與海水和章魚的體積相同。
第三步,在保溫箱底部和四周加入密封塑料袋中2cm厚的片狀冰,放入包裝好的章魚,上面放上片狀冰,蓋上保溫箱蓋,用膠帶封好。
合適的冷卻方式是0℃。如果溫度降到0℃以下,章魚的存活率就會受到影響,甚至會被凍死。從冷凍到銷售應該在3-5天內完成。
章魚如何高產1,科學飼養?
天氣正常,章魚無浮頭時,需要多投餵章魚,8月份占全年投餵量的35%。投餵時要堅持定時、定點、定性定量、餌料新鮮、蛋白質適宜、規格適口的原則。
2.調節水質
初秋水溫高,氣候多變,水質易變,章魚吃得起勁,耗氧多。需要將水位加深2.5米左右。註意調節水質,每天定時啟動曝氣設備,保持溶解氧在5 mg以上,池水保持鮮活涼爽,為章魚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條件。
3.加強章魚病的防治。
8月份是章魚病的高發季節,要定期殺菌消毒,預防章魚病。壹旦發現章魚病,壹定要對癥下藥,及時治療。
章魚品種藍環章魚介紹
藍環章魚主要生活在太平洋,因其亮藍色的環而得名。它們是極其危險的動物,嘴裏分泌的毒液可以致人於死地。被這種章魚蟄了之後幾乎沒有痛感,毒性發作需要壹個小時。幸運的是,藍環章魚沒有攻擊性,很少攻擊人類。
真章魚
章魚是地道的海洋生物,海域溫度大多在35℃左右,最低27℃。章魚為淺水底棲物種,水深0 ~ 200 m,棲息地多為巖礁、珊瑚礁、藻場。章魚表現出負趨光性和離群索居。幼章魚獨居,互不幹擾,居無定所。喜歡吃甲殼類動物,吃的不規律,想吃什麽時候吃。相對來說,晚上或者傍晚吃飯更主動。在自然分布區,章魚每年呈現兩次繁殖高峰,第壹次在4-5月,第二次在65438+10月。每只雌性章魚有65,438+00 ~ 500,000個卵。結果表明,在水溫17 ~ 19℃範圍內,章魚的孵化期為47天。章魚的幼體非常小,它的胴體只有2mm長。章魚底部受水溫偏移,最適生長水溫為16 ~ 21℃,生長迅速,日增重率為13%,但壽命很短,只有12 ~ 18個月。
章魚是我國重要的捕撈對象,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浙江舟山、平潭、霞浦、廈門、汕頭、臺山、電白、湛江、廣西北海等地較多。廣泛分布於日本以南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地中海。禁漁期分春秋兩季,春季3-5月,秋季9-165438+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