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蠶的功效與作用
1、治療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僵蠶、全蠍均分(並同用)。為了細粉。每次喝壹口都可以調熱酒,不管什麽時候。(《楊家集》錢正三)
2、治小兒驚厥:僵蠶、蠍尖等。、天雄尖、烏頭尖* * *壹錢(微炮)。為了細粉。每次取壹個字或半個錢,用生姜溫水混合後倒入。(《本草》)
3、治小兒口發:白僵蠶兩只。為了結束。與蜂蜜混合,塗在孩子的嘴唇上。(小二啟功方)
4、治頭風:白僵蠶(絲、口)、高良姜等。為了細粉。每次半塊錢,白梅茶調得清清楚楚,好了就拿。(《101個選擇》)
5.喉風咽痛者,僵蠶壹兩(新瓦上用炭火略煎),天南星壹兩(爆裂,刮去糙皮,銼平)。為了細粉。每次取字時,用少許粉末和生姜天然汁液混合,丟入開水中,啜飲壹口,吐出唾液和痰,並不時服用。(《魏氏家藏》僵蠶粉)
僵蠶的用法用量
5 ~ 10克.
僵蠶禁忌
陰虛火旺者禁用。
僵蠶的加工方法
1、僵蠶:洗凈曬幹去雜。
2.炒僵蠶:取凈僵蠶,按麩炒法炒至表面發黃。
僵蠶的藥用特性
該產品呈微圓柱形,有許多彎曲和收縮。長2 ~ 5厘米,直徑0.5 ~ 0.7厘米。表面灰黃色,覆蓋白色粉末狀、霜狀氣生菌絲和分生孢子。頭部圓形,有8對足,身體關節明顯,尾稍分叉。硬而脆,易斷,切面扁平,外層白色,中間有4個亮棕色或亮黑色的絲腺環。氣息略帶腥味。它嘗起來有點鹹。
僵蠶的臨床應用
1.僵蠶治風熱頭痛,目赤咽痛,風疹瘙癢。
僵蠶辛散,入肝經、肺經,有祛風外、散風熱、止痛止癢的作用。僵蠶用於治療頭痛、目赤、腫痛、風中流淚等。常與桑葉、木賊、荊芥等疏風清熱之品配伍,如白僵蠶粉;僵蠶用於治療風熱發作、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可與桔梗、薄荷、荊芥、防風、甘草同用,如六味湯(咽喉秘方)。僵蠶用於治療風疹瘙癢。例如,在方,它是口服治療風瘡和蕁麻疹。可研末服用,或與蟬蛻、薄荷等祛風止癢藥同用。
2.僵蠶治痰,瘰癧。
僵蠶味鹹,能軟堅散結,亦能化痰,故治痰核、瘰癧,可單用為末,或與浙貝母、夏枯草、連翹等化痰散結藥同用。僵蠶還可用於治療乳腺炎、腮腺炎、疔瘡癰,可與金銀花、連翹、板藍根、黃芩等清熱解毒之品同用。
3.僵蠶用於治療驚厥。
僵蠶,入肝經、肺經,既能息風止痙,又能化痰定驚,故特別適用於驚風癲癇、痰熱者。高熱驚厥,可與蟬蛻、鉤藤、菊花同用。僵蠶與全蠍、天麻、朱砂、牛黃、膽南星同用,治急驚、痰多、痙攣,如千金散(手氏保元);若用僵蠶治療脾虛型小兒慢性腹瀉,應與黨參、白術、天麻、全蠍等藥同用。,如醒脾散(古今醫學系列);僵蠶與全蠍、蜈蚣、鉤藤同用,如撮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