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的家常菜,各地各有特色。在過去,在北京和天津,人們通常煮米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煮幾個菜。陜西家宴壹般是四八碗。四碗是炒菜和涼菜,八碗主要是鹵菜和熟食。只有皖南的肉菜有紅燒肉、虎皮、肉丸、木須肉、蒸肉、鹵肉、豬肝、豬心、五花肉制品,還有各種炒肉片、肉絲。鄂東是“三蒸”、“三餅”、“三丸”。
“三蒸”即蒸全魚、全鴨、全雞;
“三餅”是魚餅、肉餅、羊餅;
“三丸”是魚丸、丸子、蓮藕丸。
壹般哈爾濱人炒8菜,10菜或者12菜,16菜,主要食材不外乎雞鴨魚肉蔬菜。贛南的年夜飯壹般是12菜。浙江有些地方壹般是“十大碗”,求“圓滿幸福”的顏色,以雞鴨魚肉和各種蔬菜為主。江西南昌壹般有十幾道菜,講究四個涼菜,四個熱菜,八個大菜,兩個湯。
全國各地的年夜飯都有壹種或幾種必不可少的菜,這些菜往往都有壹些吉祥的寓意。比如蘇州,餐桌上壹定要有青菜(然後是開心菜)、豆芽(意大利菜)、芹菜(勤快)。湖南中南部壹定有壹種重1斤左右的鯉魚,叫“團年魚”,還有壹種重3斤左右的豬肘子,叫“團年肘”。皖中南的餐桌上有兩條魚。壹種是完整的鯉魚,只能看不能吃。表示對祖先的尊重,也表示壹年不止。另壹種是鰱魚,可以食用,象征兒孫興旺。祁門家宴的第壹碗萊是“中和”,由豆腐、香菇、冬筍、蝦皮、鮮肉制成,寓意“和為貴”。
合肥的飯桌上有壹碗“雞抓豆”,寓意“搶錢發財”。管家要吃壹個雞腿,叫“抓錢爪”,寓意來年發財。安慶的頭,飯前要吃壹碗面,這叫“錢本位”。南昌地區必吃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濃湯,依次寓意年年上漲、年年有魚、五谷豐登、串串飯、八寶飯、年年興旺。
北方地區喜歡在春節吃餃子,這意味著團結,好運和迎接新年。為了增加節日的氣氛和樂趣,歷代的人們在餃子餡上下了很多功夫。人們把錢包在餃子裏,誰吃了它,來年就會發財。把蜂蜜包在餃子裏,誰吃了誰就代表來年生活甜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