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秋意濃,賞盡紅葉,看黃葉。

臨近初霜,氣溫越來越低。當寒風呼嘯成為常態,就是北方壹年壹度的紅葉觀賞期。每年這個時候,各種觀影攻略陸續發布,人們也渴望壹睹為快。壹不小心,看紅葉就變成看人頭了。雖然漫山遍野的紅葉酷熱難耐,但金黃而古老的銀杏也是深秋賞葉的絕佳選擇。

銀杏是中國著名的古樹,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壹。距今已有2.7億多年的歷史,被譽為“活化石”。它的生命周期長,生長緩慢。

秋意濃,賞盡紅葉,看黃葉。

臨近初霜,氣溫越來越低。當寒風呼嘯成為常態,就是北方壹年壹度的紅葉觀賞期。每年這個時候,各種觀影攻略陸續發布,人們也渴望壹睹為快。壹不小心,看紅葉就變成看人頭了。雖然漫山遍野的紅葉酷熱難耐,但金黃而古老的銀杏也是深秋賞葉的絕佳選擇。

銀杏是中國著名的古樹,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壹。距今已有2.7億多年的歷史,被譽為“活化石”。它的生命周期長,生長緩慢。

秋意濃,賞盡紅葉,看黃葉。

臨近初霜,氣溫越來越低。當寒風呼嘯成為常態,就是北方壹年壹度的紅葉觀賞期。每年這個時候,各種觀影攻略陸續發布,人們也渴望壹睹為快。壹不小心,看紅葉就變成看人頭了。雖然漫山遍野的紅葉酷熱難耐,但金黃而古老的銀杏也是深秋賞葉的絕佳選擇。

銀杏是中國著名的古樹,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壹。距今已有2.7億多年的歷史,被譽為“活化石”。它的生命周期長,生長緩慢。雌樹往往要生長二三十年才開始結籽,所以會出現前人種下,後人享用的現象。所以,在中國的壹些地方,銀杏也被稱為公孫樹,意為“公植,子孫得食”。

資料顯示,距今約6.5438+0.4億年前,我國只剩下東部、西南、南部少數地區能見到銀杏樹,而且都藏在“深山老林”裏。

之後,直到野生銀杏樹被發現,才開始逐漸進入人類世界,然後經過時間的推移,發展到未來,才開始滿大街都是銀杏樹。在城市中,它經常被用作行道樹,不僅因為它漂亮,還因為它耐汙染,耐寒,抗旱。

正因為如此,觀賞銀杏黃葉基本上有兩種,壹種是稀有但古老的古銀杏樹;另壹個是種植良好的銀杏林。要說更神奇的自然是前者,大部分都是在山中的古廟裏。老銀杏與古跡相映成趣,景色壯觀,震撼人心。

紅螺寺雌雄同體。

北京有句話,學園不如龍泉寺,龍泉寺不如大北寺,大北寺不如紅螺寺。所以北京觀賞銀杏樹的天花板是懷柔北部的紅螺寺。

在這裏,兩株古老的銀杏樹,壹雌壹雄,生長在大雄寶殿前。東邊的雌樹清秀矮小,西邊的雄樹高大粗壯。雄樹年齡1100多歲,高30多米,整樹粗達7米。雄樹存活了幾千年,生命力卻絲毫不減。每年春天,它們都開滿淡黃色的花,秋天卻看不到果實,而雌樹春天果實累累,秋天開花。人們認為他們像是天造地設的壹對,所以也叫夫妻樹。

有“壹樹難成林”之說,但紅螺寺的雄銀杏樹卻有“壹樹成林”之勢,因為它有十根從根部筆直向上生長的樹枝,關於這十根樹枝有壹個非常神奇的傳說。據當地傳說,每換壹個朝代,這棵雄銀杏樹就從根部長出壹個新的枝幹,現在已經有十個枝幹和壹個樹幹了。

深秋,兩樹金黃的銀杏葉映襯著大雄寶殿,讓人駐足流連。是廣為流傳的“紅螺寺三絕”之壹。

而北京的銀杏季從6月底65438+10月到6月初165438+10月只有三周左右。錯過了就只能再等壹年了。

李世民Kannonji種植的銀杏。

作為第十三王朝的古都,Xi到處都有歷史,除了建築,甚至樹木。

在Xi安鐘南山山腳下的古觀音寺裏,矗立著壹棵與寺廟同齡、已有1400多年歷史的古銀杏樹。每年深秋,都會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來看它美麗的“身姿”。

與寺廟同年的古銀杏樹

遠遠望去,觀音寺古樹參天,其中耀眼的千年銀杏樹上鑲嵌著無數串金色的鞭炮。整個庭院金黃,樹葉金黃,與厚重的古剎形成鮮明對比。場面非常壯觀。

據說這棵千年銀杏樹是當年唐太宗李世民所植,頗具皇家氣派。

至於這棵古老的銀杏樹千百年來如何保持如此旺盛的狀態,有著神奇的原因。據說樹下有觀音泉。無論晴雨,旱澇,泉水始終停留在壹個水位上,不漲不跌,終年不歇。傳說喝壹小口能治百病。自古以來就很有名,很多普通人不遠千裏來到這裏取水。更巧的是,這棵古銀杏樹就長在觀音神泉的正上方。泉水滋潤著樹根,樹木滋養著泉水。兩者相得益彰,使得銀杏樹屹立千年,依然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成為Xi安最耀眼的秋景。

天目山的銀杏祖先

據專家調查,銀杏在1.7億年前就和恐龍在壹起,後在第四次冰期瀕臨滅絕,在天目山獨自存活。所以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銀杏樹都起源於浙江臨安的天目山。

被稱為“大樹蓋九州”的天目山,地質古老,地貌獨特,地形復雜,是古冰期動植物的“避難所”。野生銀杏樹是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物種之壹。海拔1000米,開山老廟前,壹棵樹齡12000年的銀杏舉世聞名,歷經滄桑依然婀娜多姿,碩果累累。因為壹棵樹有22株,老的、壯的、幼的、幼的,所以享有“五代同堂”的美譽。

“五世同堂”的野生銀杏樹

據《中國植物誌》記載,作為中生代遺留下來的珍稀樹種,天目山只有野生狀態的銀杏生於海拔500-1000米排水良好的天然林中,常與柳杉、香榧、蘭科等針闊葉樹混交,生長旺盛。

每年10月底,天目山的秋色開始有了壹種特殊的魅力。

銀杏葉飄飄,楓樹紅,巨杉密,柏樹深綠...萬樹爭秋,層林盡染,古野銀杏是天目山的靈魂。除了12000棵銀杏樹,還有數不清的千年銀杏樹生長在天目山的開山老殿等景點。每年秋天,村民們都會背著香包徒步上山,為古樹祈福。久而久之,成了當地人真誠祝福的傳統。

無數銀杏大道

在中國的大地上,有無數人工種植的銀杏大道,它們即將隨著秋風的寒意,從不起眼的行道樹變成顯眼的秋景。

在丹東,銀杏是這座城市的市樹,早已深深融入這座城市的文脈。銀杏大道40條,百年以上銀杏樹700多棵。亞洲城市只有6條街有百年銀杏樹,丹東有壹半。九緯路、齊靜街、六緯路等黃金大道已經成為丹東的名片。

在南京,六條銀杏大道各擅勝場,難分高下:從明陵到玄武湖,從南京大學到靈谷寺,從梁山銀杏谷到濱江公園,每壹處都披上了金色,彌漫著秋韻,讓人流連忘返。

在揚州江都仙女鎮,也有壹條不壹樣的銀杏大道。這裏的兩排銀杏樹呈漏鬥狀,高低粗細壹致,高度約為10米。因為大部分都是嫁接的,側枝多,意味著銀杏葉多,兩邊的銀杏葉互相張開雙臂,鋪就壹條燦爛的金色大道。

而且銀杏大道的規模還在逐年擴大。

可以說,曾經被列為“珍稀瀕危植物”的銀杏,雖然以孤雌生殖為主,但依然在中國的各個角落茁壯生長,這是壹個奇跡。然而,銀杏仍然是“瀕危物種”。因此,我們在欣賞和贊嘆銀杏黃葉之美的同時,也應該更加關註這種從恐龍時代就存活下來的偉大植物。

東方財經雜誌東方文化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