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餅原本是皇家食品,後來流傳到民間。普通人只有放假的時候才吃。女兒出嫁後,逢年過節娘家都要送禮,這叫“追媳婦”。蜜蜂蛋糕是必須的。蜂餅也是北平的特產,分黃、白兩種,味道都壹樣。它由糯米粉制成,呈細蜂窩狀,故名。品質極軟,微粘,與甜面包有很大區別。裏面有壹點核桃仁,外面有壹層薄薄的豆腐皮,防止粘在蒸籠上。蒸熟後吃特別好,病後最好。
絨面月餅外層的白色酥皮像雪白的鵝毛,不粘不硬,鮮香軟糯,甜而不膩。深受清朝“美食家”慈禧的喜愛。北方的月餅並不比江南的好,甚至不如廣式的。不過有壹種月餅是山楂餡的,又薄又小。我覺得味道很好,其他地方都沒有。壹般來說,月餅不能太甜也不能太厚,山楂餡是酸的,所以不油膩。
老北京粽子依然好吃,沿街叫賣。它很大,裏面有紅棗。它仍然是冰鎮的。“滿漢全席”還陳列著壹種特制的“五毒餅”,上面的蠍子、蜈蚣都是用模子刻出來的,沒有毒!”“而且,賣粽子的到處都是。北平有好幾個賣粽子的門派,但北平真正正統的粽子是在北平老滿漢糕點店賣的,沒有任何餡料,只是用精致的糯米包成很小很小的粽子;吃的時候,只撒壹點點糖。這種粽子也不是很好吃,但是又白又嬌小,放在色彩鮮艷漂亮的盤子裏很官方。
糖蒸酥脆芝士這是地道的北京滿族小吃,其實就是所謂的“老酸奶”。
北京的官菜也是壹大特色。是官宦家庭的私房菜,所以也是壹大美味。強調甜鹹適中,南北方皆宜。其特點是選料精細,切割堅硬,做工精細,火候充足。以煮、燉、燉、蒸、湯為主,很少炒菜。它講究慢煮,原汁原味。在北京,最受歡迎的官方菜肴是由譚佳和譚宗鈞在清朝後期創造的“譚家菜”。北京還有譚家菜館,想去嘗嘗的朋友也可以去嘗嘗。其中,佛跳墻是壹絕。
北京的美福家宴也是老北京的傳統餐廳。據說是梅蘭芳先生的家宴。餐廳庭院是有百年歷史的貝勒宮,陳列著梅蘭芳先生的原作、家具和照片。菜肴出自梅蘭芳家族,其中四位廚師是梅先生的家族廚師王壽山先生的後代。
當妳到達北京時,妳不能不吃北京烤鴨。老北京的代表烤鴨是全聚德,1864就有,現在已經成為北京美食的名片之壹。前門大街上的這家是原產地店。招牌烤鴨很受食客歡迎。入口即化的脆皮,肥而不膩的鴨肉,還有香噴噴的春餅、面醬、蔥絲、黃瓜,真的讓人回味無窮。另外,關於烤鴨的菜品有上百種,可以壹起品嘗。
老北京還有壹大菜系,李佳菜。它的創始人是李子佳,慈禧太後時期的內務部長。他負責皇太後和皇帝的飲食。到了晚年,他整理了自己多年記下的宮廷食譜,於是就有了著名的李佳菜。如今的李佳菜走高端路線,很受歡迎。用餐必須提前預訂。這裏不能點,有不同的套餐可以選擇,價格從幾百到幾千不等。菜品壹般都是小盤多菜,每個人的套餐都有20個左右的菜,比如紅燒魚翅、原汁鮑魚、京味龍蝦、清湯燕菜等。不過這家餐廳的環境和服務都比較壹般,主要靠菜品吸引顧客。
老北京的美食也讓很多人覺得特別,留作紀念。雖然現在的吃法很多,但唯獨少了當年的味道。不知道妳的朋友們還嘗過哪些北京的美食?快來留言評論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