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熱量表的工作原理和結構由三部分組成:計算方法。

熱量表的工作原理和結構由三部分組成:計算方法。

介紹了熱量表的熱計量原理,介紹了幾種具體的熱計量方法,並對其優缺點進行了分析比較,從而使溫度壓力同時在線完全補償的K系數補償法具有較高的精度。同時,簡要介紹了熱量表計量系統的組成。?

1.?概述?

長期以來,我國北方城市居民普遍按照居住面積而不是實際用熱量來收取取暖費,導致用戶節能意識差,資源浪費嚴重。顯然,這種測量方法缺乏科學性。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熱量表的使用在上世紀80年代初已經相當普遍,供熱公司將熱量表作為計價收費的依據和手段,節能20% ~ 30%。作為建築節能的壹項基本措施,建設部已將熱計量收費列入建築節能九五計劃和2010計劃。集中供熱民用建築安裝熱量表及相關調節設備、按戶收費工作,通過1998試點取得成效,開始推廣。2000年在重點城市新建住宅區實施,2010實施。因此,開發壹種熱量表用於供熱定價是非常重要的。?

1988年,國際法定計量組織發布了世界上第壹個國際標準文件:《OIML—R75國際推薦熱量表》。1997年,歐* *正式通過熱量表統壹標準,其代號為EN1434。這兩個文件給出了熱量表的定義,其測量原理,工作環境,測量精度等具體規定,從中可以看出,先進的熱量表壹般具有以下特點?

1)?整體精度達到OIML—R75規定的4級標準;?

2)?流量計的準確度和誤差

3)?溫度傳感器采用鉑電阻測溫元件,符合IEC-751標準,匹配精確。當供回水溫差為6?在測量誤差範圍內

4)?積分計算器具有焓和質量密度修正功能或程序,誤差小於0.5%;?

5)?微功耗設計,內置電池可連續工作5年;?

6)?設計結構緊湊,外觀精美,配套系列齊全。?

目前湧入中國市場的國外熱量表技術成熟,標準化程度高,但價格昂貴。特別是中國對熱量表的需求巨大,開發符合國際標準的低成本熱量表勢在必行。然而,目前國內熱量表雖然成本較低,但其測量方法過於簡單,精度難以達到國際標準。本文總結了熱量表的熱計量原理,介紹了幾種具體的熱計量方法,並對其優缺點進行了分析比較,從而使溫度壓力同時在線完全補償的K系數補償法具有較高的計算精度。此外,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這種方法的實現成為可能。

3、

溫度傳感器

熱量表等級的劃分標準如下:

第壹,測量精度

熱量表* * *分為三個精度等級,即壹級表、二級表、三級表。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熱量表的準確度等級並不能用壹個固定的誤差數來描述,比如2%或者5%,因為即使是同壹準確度等級的熱量表,在不同的工況下也有不同的誤差要求。

1)積分熱量表的測量精度

由於整體式熱量表的計量部件在邏輯上是不可分的,其精度必須由標準裝置壹次性給出,其誤差限分別由以下公式給出:

壹級表:E = 2+4δtmin/δt+0.01qp/q

二級表:e = 3+4 δ tmin/δ t+0.02 qp/q。

三級表:e = 4+4δtmin/δt+0.05 qp/q。

式中:e-相對誤差極限,%[1]

δtmin——最小溫差,℃。

δt——使用範圍內的溫差,℃。

qp-普通流量,m3/h。

Q——使用範圍內的流量,m3/h

2)分體式熱量表的測量精度

分體式熱量表的計量精度由組成熱量表的三個部件:流量計、溫度傳感器和累加器的計量精度決定,其誤差限為上述三個部件各自誤差的算術和(即絕對值之和)。其中,各部分的誤差極限公式如下:

流量計的誤差極限公式:

壹級表:E=1+0.01qp/q

二級表:E=2+0.02qp/q

三級表:E=3+0.05qp/q

式中:QP-壹般流量,m3/h

Q——使用範圍內的流量,m3/h

成對溫度傳感器的誤差極限公式:e = 0.5+3 δ tmin/δ t。

其中:δtmin-最小溫差,℃。

δt——使用範圍內的溫差,℃。

積分器的誤差極限:e = 0.5+δ tmin/δ t。

其中:δtmin-最小溫差,℃。

δt——使用範圍內的溫差,℃。

可以看出,在分體式熱量表中,由於流量計的精度分為三個等級,所以分體式熱量表的計量精度也分為三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