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秋分節氣吃什麽食物

秋分節氣吃什麽食物

1 吃蘿蔔

秋分養生可適當多食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蘿蔔要分生熟,中醫認為,生者味辛、甘,性涼;熟者味甘,性平,入肺、胃經。

蘿蔔生鮮狀態下食用具有良好的食療養生效果,即使曬幹了也是萬能藥物。蘿蔔幹中依然含有大量維生素B1、鈣和鐵,可為人體補充食物纖維和礦物質。生吃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而煮熟偏於益脾和胃,消食下氣。

建議:脾胃虛寒者不要吃生蘿蔔,而可以煮熟吃,可以治脾胃失和、腹痛作脹、痢疾或腹瀉、飲食不消、反胃嘔吐。

2 吃鴨肉

秋分時節氣溫降低,很多人食欲漸增,偏愛吃肉。專家說:“過量吃肉不好,但是從營養學上來講,放棄肉食也並非養生之道,膳食平衡才是我們提倡的。”肉的口味營養不同,適宜的人群也各異,所以要根據體質、氣候,選擇最適合的肉類。

鴨子富含營養,不僅享有“京師美饌,莫妙於鴨”、“無鴨不成席”之美譽,尤其當年新鴨養到秋季,肉質壯嫩肥美,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鴨肉性寒涼,特別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食療首選鴨。

燥熱季節最適合吃鴨。相比之下,豬牛羊等其他肉類就稍遜壹籌。鴨肉的脂肪最健康。鴨肉富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其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易於消化。

3 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壹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秋菜壹般家裏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壹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野莧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癌作用。炒野莧菜具有情熱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強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潤膚美容。適用於痢疾、目赤、雀盲、乳癰、痔瘡等病癥。

4 煮湯圓

秋分這壹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扡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嘴兒。煮好十多只實心的湯圓,放在盤子裏晾著。從竹林裏砍來帶葉的竹子,各家的孩童把壹只只湯圓戳在竹竿的頂端,扛到地裏,再壹根根插在自家的田埂上。希望糯米做的湯圓,能粘住偷食的雀兒的嘴巴,讓它受個教訓,今後不再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