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
長沙的臭豆腐以百年老店火宮殿最有名。凡入火宮者,不吃臭豆腐。1958年,毛澤東遊覽長沙時,也去火宮殿吃臭豆腐。火宮殿的臭豆腐是用優質瀏陽豆豉和鹵水,配以冬筍、香菇和曲酒熬制而成。炸好的臭豆腐外脆裏嫩,再澆上辣椒油、香油、醬油等調料,非常好吃。
除了火宮殿,很多散落在民間小巷的個人小攤味道也相當不錯,比如南門的“五角”,買臭豆腐的隊伍經常要排很長的隊。
2
品嘗蝦
口味蝦是幾年前在長沙教育街、南門口興起的壹種特色小吃,隨後蔓延到全市乃至全省,從此興盛起來。好吃的蝦色彩鮮艷,湯濃、重、辣,很受長沙人的喜愛。起初,美味蝦是以宵夜的形式上桌的,現在長沙有很多專門做美味蝦的特色餐廳,比如南門的“思面”,八壹橋下的“盛記”、“梅園”。
美味的蝦以長沙妹子般的火辣贏得了長沙人的心。那是壹種從頭骨到腳趾的火辣,辣到舌頭都直伸出來,讓妳大呼過癮。喝完壹杯冰啤酒,馬上繼續戰鬥,生怕這麽黑的夜吃不飽蝦,吃了虧。味道蝦也有它鮮艷的色澤和香味,紅紅的蝦殼,白嫩的蝦肉,雞湯裏飄著幾根蔥段和紫蘇。從盆裏拿起壹只肥碩的紅蝦,雙手撕開,撕下兩只蝦鉗,然後輕輕打開蝦殼,露出月牙形的蝦肉。不怕辣的食客也可以粘點湯。與上海人用牙簽挑螃蟹的美味不同,長沙人吃蝦很有英雄主義的味道。難怪街上傳說這種好吃的蝦還有“壯陽”的功效。壹個密友是湖南人,在深圳漂泊。過年的時候他很少回長沙,但每到夏天,他總是被美味的蝦誘惑著飛回長沙。走的時候還得收拾東西坐幾架飛機去啜飲。
長沙有許多著名的東西,如嶽麓山、楊東鑫洲頭、嶽麓書院、馬王堆、漢墓等。,可以讓妳了解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每次跟外地的朋友提起湖南,除了這些名勝古跡,我還想提壹下我們湖南的小吃。
湖南小吃也很有名:臭豆腐、米粉、刨花涼粉等。,都是有百年歷史的名小吃;近兩年壹些家常菜做法大大蓋過了這些知名小吃的勢頭,鮮美的蝦應該是首選!
這種蝦在北方被稱為“小龍蝦”。它最初生長在壹些池塘裏,人們很少把它當作餐桌上的壹道菜。後來不知道誰是第壹個吃蝦的人,然後很多烹飪高手壹直在討論它的烹飪方法。今天,尤其是在長沙的夏天,吃美味的蝦已經成為壹道不可或缺的風景。
事實上,美味蝦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極其辛辣。但是不同的蝦館都有自己獨特的烹飪方法,會吸引更多的吃蝦者。
如果妳夏天有機會來長沙,壹定會在街頭夜市看到很多燈箱,上面寫著“辣”、“辣不怕”、“不辣免費”、“天下最辣”等字樣。是的,那些都是吃鮮蝦的小攤或者小店。
很多外地朋友來長沙,看到吃蝦的場景,都有點不爽:這蝦怎麽這麽吸引人?的確,蝦的可食用部分很少,除了兩個大鉗子和尾巴裏的壹點肉,什麽都吃不到。我想,嘗試著吃這些肉,大概就是吃美味蝦的最大樂趣吧!
“口味蝦”這個詞可以說是越來越流行了,我們甚至有時候會開玩笑:“其實長沙的吉祥物可以指定為1改造的口味蝦”。所以可見它在長沙人心中的地位真的很重要。再過幾年,鮮美的蝦可能會成為長沙的傳統小吃,我們不排除它會在湖湘飲食文化中占有壹席之地的可能。
三
麻辣鹽水鴨
杜翔的醬板鴨的特點是香、瘦、薄。秤起來最多壹斤,肉幹而不韌。說白了就是有嚼勁沒牙。味道鹹鮮,有點辣(不吃辣就是辣)。妳只是吃的時候覺得有點好吃。壹路吃下去,恨不得連皮帶骨都咽不下去。巴內爾·布裏克和他的同事* * *推薦,鴨脖是最好的食物。有人說是鴨皮,有人說是鴨肉,還有人強烈推薦鴨翅。呵呵,各有千秋,見仁見智。
其實鹽水鴨並不是長沙的特產,但長沙人對鹽水鴨的喜愛不容小覷。醬鴨壹般用中草藥、香料、鹵汁等制成。,然後烘幹、烘烤。還好鹽水鴨可以打包帶走!所以,吃過好吃的鹽水鴨的遊客,可以買幾只回家,沒必要壹直想著離開長沙就吃不到了。
四
米粉
長沙米粉沒有桂林米粉有名,但有自己的特色,是長沙市民最愛吃的食物之壹。長沙人喜歡吃米粉,米粉分圓面和平面。大部分長沙市民更喜歡扁粉,因為扁粉的優點是比圓粉更容易入味。要知道米粉本身是沒有味道的,都是用湯調味的。所以湯頭是壹碗米粉的關鍵。奇怪的是,很多長沙市民吃米粉都不喝湯,只把米粉撈幹凈,湯還完好無損。這讓我困惑了很多年,因為我是壹個愛湯的人,覺得好喝的湯不喝就走真的是壹種浪費。再說大小,長沙人把放在米線裏的配菜叫大小,可以蓋著炒。所謂蓋碼,就是提前做好碼,粉出來後直接把成品碼蓋在上面;炒碼,顧名思義就是點粉的時候臨時用小鍋炒的配菜,所以碼的新鮮,味道更好,所以比蓋碼貴。壹般我們經常吃肉絲,酸辣,脆椒,醬。雜醬等長沙米粉壹碗,兩兩,標準配置。但是如果妳想要多壹點的粉或者多壹點的尺寸,妳可以在買粉的時候告訴店家,要有選擇性或者再蓋壹遍。不懂的人往往很迷茫。這些是米粉的品牌。有很多品牌。最常見的就是挑跟套。輕挑意味著粉少,重蓋意味著尺寸多,反之亦然。以前買面粉叫買薯片。店門口有壹塊板子,上面掛著很多芯片,是木條做的。妳買了想要的薯片,走到店後面交給做米粉的師傅,把妳的薯片掛在碗裏或者直接插在碗裏,等面粉好了再拿走。聽起來不衛生,但是所謂不幹凈,吃了沒病,現在已經改革了,薯片已經成為歷史,其實我還挺懷念的。
長沙米粉做法
材料:米粉、榨菜絲、肉絲、鹽、味精、醬油、雜骨頭湯、幹胡椒粉、蔥花、熟豬油。
方法:
①肉絲,榨菜,翻炒,調好味,加入混合骨湯,燉熟備用。
②取壹碗加入鹽、味精、醬油、幹胡椒粉、雜骨頭湯、熟豬油、蔥花備用。
③鍋中燒開開水,放入米粉,焯壹下,撈出放入碗中,然後倒入肉絲。
五
索羅
江南壹帶流行炸螺絲,長沙人也愛吃“梭羅”。之所以叫蝸牛,跟吃東西時的動作和聲音有關。吃螺螄的時候,老兵壹般是用手指或者筷子夾住螺螄,嘴巴壹閉,螺螄肉就出來了,然後用牙齒咬住,和湯壹起吃。
六
糖油巴巴
糖油粑粑是長沙的傳統小吃,用糯米做的,香甜軟糯,外酥裏嫩,普通大街小巷都能買到。小時候有人拿糖油巴巴當早餐。雖然是油鍋炸的,裹了糖漿,但是吃起來壹點都不油膩。比較有名的是鞏俐廟裏的糖油粑粑和火宮殿。
七
紅燒豬腳
紅燒豬蹄是長沙人喜愛的食物,可以當小吃,也可以當菜肴。豬腳含有膠原蛋白,可以用來美容,所以妳看長沙的姑娘都水多了。長沙著名的吃豬蹄的餐館有大廚和等,吳的豬蹄是後起之秀。
材料:豬蹄洗凈,色拉油,鹽,味精,料酒,醬油,糖,白糖,蔥花,姜,蔥柄,桂皮,八角,整個幹辣椒。
方法:
(1)將豬蹄切成塊,焯壹下。
(2)將姜、蔥、桂皮、八角、全幹辣椒炒香,放入豬蹄炒幹水分,煮料酒、糖、醬油,炒香加水,調好味,小火煨至酥爛。
吃的時候把姜、蔥、香料挑出來,放在碗裏,撒上蔥花。
八
品嘗螃蟹
長沙人對吃螃蟹和蝦壹樣著迷。夜宵攤上,蟹和蝦是長沙人必點的兩道菜。長沙著名的味道蟹屬於“梅園蝦城”。其創始人王先生最早在長沙經營味道蝦,後發展出味道蟹、味道螺、味道青口等多種味道菜品。因為炒蟹的湯料是王先生歷經近十年精心研制,添加十余種中草藥,配以獨特的雞汁、梅園配方,在口感上具有梅園風味。梅園蟹是來自緬甸湄公河的肉蟹,不僅香辣,而且比普通河蟹的蟹肉更加鮮嫩可口,食客吃了都舍不得放下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