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寶寶腹瀉按摩哪裏可以止瀉?不同癥狀的按摩位置不壹樣!

寶寶腹瀉按摩哪裏可以止瀉?不同癥狀的按摩位置不壹樣!

1首先區分寶寶腹瀉的類型。根據寶寶腹瀉癥狀的不同,寶寶腹瀉的類型可分為生理性腹瀉、脾虛性腹瀉、寒性腹瀉、發熱性腹瀉、感染性腹瀉等。

生理性腹瀉生理性腹瀉常見於6個月以下純母乳餵養的嬰兒。排便次數從2-3次到4-5次不等,持續時間較長。每次大便都是又稀又黃或者黃綠色。但寶寶的飲食和精神狀態正常,沒有嘔吐和發燒,體重和身高也在正常生長。

脾虛泄瀉的癥狀嬰兒脾虛泄瀉的主要癥狀有:持續性腹瀉,或間歇性腹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面色發黃,睡眠時眼睛暴光。

感冒腹瀉的癥狀寶寶的感冒腹瀉主要表現為:腹痛、腸鳴、清謝、大便白色或綠色、小便長、面色蒼白。

發熱性腹瀉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大便黃赤、水樣瀉、熱臭、口渴易怒、腹痛體熱、肛門灼熱。

感染性腹瀉的癥狀感染性腹瀉的臨床表現有:發熱、厭食、嘔吐、腹痛、粘液膿性血便等。每天大便次數超過10次。

2生理性腹瀉按摩位置及方法推脾經300次:脾經位於拇指螺紋面。

操作:讓患兒就座,將中蔥姜水蘸於右手拇指線面,然後在患兒拇指線面上順時針旋轉推動,用力均勻,頻率保持在每分鐘200次左右。

大腸經補300次位置:大腸經穴位位於食指靠近拇指的邊緣,長度從指尖到指尖。

操作:用右手拇指緣或食指、中指的指面蘸取中號洋蔥姜水,從指尖向指根直線、壹個方向推動,頻率為每分鐘200次。

按肚臍和田單位置各300次:田單位於肚臍下2.5寸,即肚臍與指骨連線的中點。

操作:讓患兒仰臥在床上,操作者在患兒右側,用右手掌根依次按揉肚臍、丹田,頻率為每分鐘200次。

按壓中脘位置300次:中脘穴位於肚臍與胸骨下凹陷連線的中點。

操作:讓患兒仰臥在床上,右手按大魚際中脘穴,頻率每分鐘200次左右。

揉腹5分鐘的位置:腹部是整個腹部。

操作:患兒取仰臥位,用右手掌逆時針按摩整個腹部,頻率為每分鐘120次。需要在腹部少放血爽身粉或滑石粉,減少手術時皮膚摩擦。

按揉龜尾的位置300次:龜尾的穴位位於小兒背部脊柱下端的尾部。

操作:走向俯臥位,用右手中指或拇指蘸取中蔥姜,按摩穴位。頻率是每分鐘200次。

七骨推200次:七骨為線狀穴位,在尾骨,從第四腰椎到尾骨。

操作:患兒取俯臥位,以洋蔥姜水為媒介,蘸取右手拇指邊緣,自下而上直接推動,頻率為每分鐘200次。

捏脊5次如果孩子長期腹瀉,可以在上述按摩手法的基礎上再加捏脊5次。

位置:兒童的整個脊椎骨。

操作:讓患兒俯臥在床上,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患兒脊柱上的皮膚,雙手從尾骨到平肩交替翻轉皮膚。要求中途不能打滑,如果打滑,需要重新啟動。

3脾虛泄瀉按摩的位置及方法按摩10分鐘:手背上,第二、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0.5寸處。

操作方法:醫生握住患兒左手,掌心向下,無名指、小指與掌面成90度彎曲,使穴位暴露,用拇指螺紋面左右摩擦10~15分鐘。

10分鐘清脾經位置:位於拇指遠端的線面上。

操作方法:在患兒拇指面上順時針旋轉推動。

甘萍經絡5分鐘位置:位於食指最後壹段的螺紋面上。

操作:直接從指根向指尖推300次。

推天河15分鐘:位於前臂正中,主筋與洪池(曲澤)在壹條線上。

操作方法:用試紙和中指兩指沿手機內側從手腕向手肘方向推。

捏兩個人上馬10分鐘。操作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尖揉捏位於手背無名指和小指關節凹陷處的兩人馬穴。

15分大腸經疏通位置:大腸經位於食指指側。

操作方法:指尖直接從虎口推,疏通大腸經。

4寒瀉按摩位置摩擦外宮穴20分鐘位置:手背上,第二、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0.5寸。

操作方法:醫生握住患兒左手,掌心向下,無名指、小指與掌面成90度彎曲,使穴位暴露,用拇指螺紋面左右摩擦10~15分鐘。

10分鐘清胃經位置:拇指掌端附近1節。

操作方法:從拇指根部方向推至清,稱為清胃經按摩,每次按摩約100次。

推天河10分鐘:位於前臂正中,主筋與洪池(曲澤)成壹直線。

操作方法:用試紙和中指兩指沿手機內側從手腕向手肘方向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