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養殖河蟹——河蟹養殖技術

如何養殖河蟹——河蟹養殖技術

如何養殖河蟹——河蟹養殖技術

河蟹也叫嗎?螃蟹?然後呢。大閘蟹?頭部胸甲是頭部和胸部的結合體,呈方形,堅硬。下面,我給大家提供河蟹的養殖技術,希望能幫到妳!

(1)中華絨螯蟹的養殖

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率,增加經濟效益,首先要養殖扣蟹。為了使大眼幼體達到商品蟹,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暫養技術。選擇水質好、水源充足的;註意: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滲水、少淤泥的池塘不宜過大,水深不超過1.2m,池塘東西向較好,日照充足。溫室的建造請參照農業蔬菜溫室的建造方法。

15-蟹苗放流前20天,每畝要撒75公斤生石灰消毒。藥性消失後,要用80目篩子餵水培育基礎餌料,移植水生植物(必須嚴格消毒),並設置必要的防逃設施。蟹苗入池時可以淺壹些。有利於提高水溫和水中藻類及水生植物的生長。

每天餵2-3次餌料,如豆漿、魚、蝦醬等。,並多在周圍淺水區投餵,並按體重的4%投餵,並時刻註意天氣、水質制裁、個體生長、爭奪餌料的生物數量。隨著幼蟹的生長,還應該添加壹些植物餌料,如浮萍等優質水生植物。在日常管理中,要註意水質調節,掌握水質要肥涼,勤換水,少換水,不要造成水溫和水位的劇烈變化。經過2個月左右的培育,螃蟹就可以被扣留了。

(2)成蟹養殖

成蟹喜歡水質幹凈、透明度大、水生植物豐富、餌料豐富的水環境。河蟹的生長最為適宜,多在池塘、湖泊、河流、稻田中養殖。現在以池塘為主進行簡單介紹:

1.池塘條件

水源充足,取水排水方便,水汙染好,通氣性好的粘土、沙土或亞沙土,有利於水生植物、底棲昆蟲、蝸牛、水蠕蟲等的生長繁殖。舊池塘要徹底清淤,淤泥不要超過20cm,池塘面積不能太小。

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m左右,各地水深不壹,最淺點10cm。池塘裏可以建幾個略高於水面的土堆,也就是蟹島,可以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能太陡,坡度比壹般在1:1.5以下,否則河蟹容易生長。也可以建造人工洞穴。

移植水生植物

中華絨螯蟹的自然產量主要取決於水域中水生植物和底棲生物(餌料生物)的數量。在養殖過程中,種好水生植物是不可缺少的技術措施。種植水生植物不僅可以餵養螃蟹,補充十天的維生素,還可以支持戰鬥和隱蔽,是提高各個時期河蟹成活率的有力措施。此外,還能吸收池中有害的氨氮、二氧化碳和有機物,釋放氧氣,穩定水質。

人們常說?螃蟹大小,水草?。所以池塘養殖河蟹要下大力氣種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藻類主要有浮萍、紅萍、水葫蘆、水葫蘆、黑藻、金魚藻、苦豆子、水花生等,移栽時要註意消毒和預防。

3.防逃設施

防逃設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視自身情況而定。

4.消毒用澄清池

壹般在放苗前半個月用生石灰對池塘進行消毒,用量為每畝75公斤。壹方面可以殺滅有害生物,另壹方面可以改善池底,增加水中鈣離子含量,促進中華絨螯蟹蛻皮生長。

接水後及時施肥,培養藻類和基礎餌料,透明度壹般保持在40-50cm。如發現蝌蚪或蛙卵,應及時取出,以免爭搶食物,傷害幼蟹。

釋放幼苗

長江水系出產的蟹苗是最好的選種,要求規格整齊,步驟完整,體格健壯,爬行積極,無傷病。

播種和密度,播種時註意溫差。從外地買來的魚苗不能直接放入池塘,要在水中浸泡2-3分鐘,取出放入池塘10分鐘,如此反復2-3次。幼蟹逐漸吸收足夠水分,適應水溫後,再放入池塘,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多為混養,尤其是魚蝦蟹混養,經濟效益會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蟹/畝以內,規格為120-150蟹/斤。如果條件差或者以養蝦為主,可以適當減少放苗量。

6.日常管理

(1)進料

池塘精養全過程主要靠人工投餵,所以飼料的種類和優劣對河蟹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飼養時應堅持細、青、粗合理結合的原則,動物精料占40%,水生植物占35%,其他植物飼料占25%。飼料主要有三種:(1)河蟹全價專用配合飼料;(2)動物:海、淡水中的小雜魚、各種動物的屍體、蝸牛、蚌類、畜禽的血液、魚粉、蠶蛹等。;(3)植物學:水生植物、浮萍、水花生、苦草、黑藻等。、和商品飼料:甘薯、馬鈴薯、谷類、麩皮、飼料麩皮等。

像池塘養殖的河蟹怎麽餵?見四定四?即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螃蟹的活動,定時,定點,定性,定量。

根據季節,春季要給幼蟹餵壹些活的動物飼料。河蟹生長中期,尤其是5-8月份,要適當增加動物飼料的量,但以植物飼料為主。到了後期,河蟹需要大量的營養來滿足性腺發育,所以要多餵動物飼料,讓它們長胖,味道鮮美。飼料分配壹般在3-6月份40%,7-65438。

看看天氣

晴天多餵食,雨天少餵食,悶熱天氣和無風陣雨前停止餵食,大霧天在霧氣散去後再餵食。

看看水質

水質清澈,餌料能正常投餵,水質強。適當減少餵食,及時換水。

看螃蟹的活動。

壹般在投餵後的第二天早上就吃光了,餌料量合適,說明蟹的食欲不強或者太多。應及時分析原因,減少投餵量,蟹在蛻皮時應適當增加投餵量。

時機

中華絨螯蟹有白天待在室內,晚上外出的習性。晚上外出覓食,早上8點和晚上9點餵食,晚上的餵食量占全天餵食量的60-70%。

定點

飼料中要有固定的食物,飼料要撒在飼料臺上或靠近淺水位的斜坡上,以便觀察河蟹的攝食和活動情況,隨時增減飼料。中華絨螯蟹對食物的競爭很強,要多設點,讓中華絨螯蟹吃得均勻,避免因為有些都是小的或弱的,爭不到飼料而自相殘殺。

定性測定

中華絨螯蟹對香、甜、苦、鹹、臭等各種味道都很敏感,所以它投餵的飼料壹定要新鮮適口,富含蛋白質。

量化

?壹天不吃魚,撐不過三天。河蟹也是壹樣,要求根據河蟹的大小、密度、不同季節、天氣、活動情況來決定投餵量。壹般每天的餵食量是8?10%,低投餵量只能維持生命,超過適時範圍也會影響生長,增加飼料系數。

投餵餌料時,動植物飼料要搭配,如早上餵草料、糧食,下午餵貽貝、蝸牛、蠶蛹。避免長期飼餵單壹飼料,否則會造成厭食、飼料利用率低、影響生長、規格小。

(2)水質管理

中華絨螯蟹對水質的要求比魚高,尤其是對汙染的水。池塘水質好,有利於中華絨螯蟹的生長發育,肉質鮮美。蟹塘水的PH值應保持在7-9,最佳為7.5-8.5。池塘裏的溶解氧要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低於5毫克/升,就會影響生長。如果低於2毫克/升,中華絨螯蟹就會死亡。調整池塘。水質大多呈酸性,需要定期噴灑生石灰漿來改善水質,可以提高河蟹對飼料的利用率,幫助其順利蛻殼。壹般春季每月壹次,夏秋季每15 -20天壹次,每畝水深1米用生石灰7-10公斤。

註意勤換水,保持水位穩定。春天壹周換壹次水,夏天三天換壹次水。如遇持續高溫,每天換水。秋季天氣炎熱,經常出現悶熱天氣,水質容易變差。特別註意換水,兩天換壹次。水交換占總水域面積的1/3。

中華絨螯蟹不耐肥水。為了控制水質不變肥,每畝投放200-300種鰱魚,蟹塘周圍種植水生植物。

不同季節對蟹池水位的要求不同。為提高水溫,促進河蟹春季生長,水位可控制在0.5-0.7m,夏秋季水溫較高,池塘水深應保持在1-1.5m..

(3)逃逸預防

有專人值班巡堤,特別是下雨變天的時候。

(4)巡視池塘

觀察水的顏色,註意螃蟹的活動,不要傷害它們,保持水環境穩定。當性腺發育良好,價格合適時,可將池水放掉,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