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什麽時候生長?什麽時候種?什麽時候收獲?
木薯的種植時間:\ r \根據木薯的生長特點,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在2、3、4月溫度穩定在65438±04℃以上,土壤濕度適宜時,可在當年年底至次年種植收獲。\ r \ n生長和收獲時間:\ r \ nCassava是多年生植物,沒有明顯的成熟期。生產上的成熟期是指壹年中塊根產量和澱粉含量達到最佳的時期。壹般春季種植的木薯,當年6月165438+10月至次年6月65438+10月即可收獲。但木薯塊莖含有大量澱粉,不耐貯藏,收獲後3-7天內會變質腐爛,應及時送廠或加工成幹片。\r\n \ r \栽培技術:\ r \ n首先,選擇改良品種\ r \ n卡薩瓦可能最早由墨西哥Jugatun的瑪雅人栽培。莖段扡插栽培,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土壤環境,選擇適合當地栽培的高產高粉品種,是木薯優質高產栽培的重要環節。目前適合我區種植的木薯品種有SC 205、SC 124、GR 911、南陽紅、南植188等。適應性強,產量高。壹般鮮薯畝產2000-3000斤,科學種植可達5000斤以上。\ r \ n第二,深耕整地\ r \ n木薯雖然種植廣泛,但能實現高產、優質、高效,需要根據其生長特點為其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因為木薯是根深的塊根作物,根壹般埋在25-30厘米深以上。因此,整地壹定要深而松,才能有利於塊根的生長。壹般要求深耕25-30厘米,不能淺於20厘米。事實上,要做到這壹點並不容易,所以必須使用機器耕作,甚至大型機器耕作才能達到要求,尤其是在山區。可以通過多次淺土栽培來彌補,但要註意排水,積水不能太久。\ r \ nIII。種植形式\ r \ nCassava種植簡單,種植形式多種多樣。它可以通過在地面開溝、挖坑或在邊界種植來種植。主要根據當地的地形、地貌、土層厚度、排水條件、種植規模、管理能力等決定。壹般來說,畦內宜種植地勢平坦、坡度小、排水不暢、地勢低窪易澇、土層薄、耕層淺的土地,畦面的高低也要視排水等情況而定;對於土層深厚松軟和間作花生、大豆的整地,可采用平畦,畦埂應在坡面上加高,以利於水土保持,防止雨水侵蝕和水土流失;而地勢高、坡度大、幹旱、排水好、土層厚、耕作層深的土地,是起不起壟的。\r\n四。種子莖的選擇和處理\r\n1。選種:木薯通常以莖繁殖,其中主莖下部發芽旺盛,發芽有力有序,產量高,好於中部,甚至好於稍有分枝的部分。去年種植和收獲的老種子的莖也可以用作種子。種後產量高於輕度分枝和分枝段。因此,選種時應優先選擇主莖下段,其次是選種段和老種莖。壹般短段和分支段用於發芽率低、缺株多的種子,最好不用或少用。選種莖的壹般標準是:\r\n(1)莖粗圓,節密,無病蟲害,無損傷,顏色鮮艷;\r\n(2)新鮮,切開時有奶流出;\r\n(3)芽圓而突出。\r\n2、株長:壹般以13-17 cm為最佳。短籽莖具有塊莖集中、塊莖粗、抗風能力強的優點,但發芽飽滿,植株缺乏。長植莖發芽快,出芽率高,植株少,幼苗粗壯整齊,莖葉長勢好,但後期易倒伏,根多粗,塊莖短,產量低。所以要看土質,氣候,種植方式,莖源。在莖桿不足、土壤肥沃、土質疏松、不易幹旱的情況下,可以用較短的,否則可以用較長的。\r\n3 .切種:在種植種莖前,用鋒利的刀切種,在兩個莖節之間斜切,使切口外圍變長,以增加根和塊莖的數量。切種子時,要防止損傷和莖裂。當天切下的莖段要當天種植,避免過度缺水影響發芽。\r\n4。浸種消毒:可有利於出苗、壯苗、育苗。可以用沃天寶加0.01%高錳酸鉀,加400倍水,浸種10-15分鐘。\ r \ nV。種植方法\ r \木薯的種植方法因條件不同而異。常用的方法有平、斜、直三種。\r\n(1)水平放置:將莖幹大致水平地埋在種植溝或種植穴中。可以四周結薯,水平分布,容易獲得高產。適合種植在表土薄、疏松、底土粘稠的地方,但由於莖幹完全埋在土裏,通氣性差,發芽困難,容易造成植株短缺,抗風能力差。\r\n(2)斜插:將莖長的2/3埋入種植溝或穴中,與地面成15-45度角。具有出苗快、出苗率高的優點,但塊莖單向伸展,收獲高但抗風能力不高。這種方法適合在濕度大、起壟的地方使用。\r\n(3)直接插入:將莖的2/3垂直插入土壤中,只留下1/3從表土中露出。它出現早且均勻,生產許多但不均勻的馬鈴薯。由於埋藏較深,抗風抗旱,不易收割,工作量大,適合在土質較深、起壟的情況下使用。\r\n(4)種植密度:壹般視品種特性、氣候、土質、水肥條件等而定。壹般為0.8×0.8或1×1 m,每畝種植1000株左右為宜。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枝葉長,節間長,莖小薯小,產量低。稀植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但由於植株不足,總重量不高。壹般土壤肥沃、高施肥、高管理水的間作,可以稀植,反之亦然。\ r \ nVI。種植時間\ r \根據木薯的生長特點,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當2、3、4月份氣溫穩定在65438±04℃以上,土壤濕度適宜時,當年年底至次年即可播種收獲。\ r \ nVII。種植方式\ r \ nShallow木薯塊根產生好氧,而深栽、厚覆土不利於塊莖的出苗、生長和膨大。被深層土壤覆蓋的種薯下端結薯較少,但多生長在近地面。同時,主莖在土壤深處很小,但在地面附近生長。反之,當覆土較淺(壹般4-6cm)時,塊莖較多,在種莖下端,主莖在土壤深處較粗。所以木薯要淺栽,覆土要淺,壹般覆土高度在6厘米左右。在平地上多風的地方可以多次培土,培土高度可達12-15cm。在多風的地區,8、9月份仍然需要在行間取土,種植在木薯根中。\ r \三。田間管理\ r \雖然木薯種植面廣,但要獲得高產、優質、高效,必須根據木薯的生物學特性和要求,重視田間管理,最大限度地創造良好的環境。具體措施如下:\r\n(1)保證木薯的全株行距大,提供的養分面積也大,缺苗會影響總產量。所以及時播種是保證木薯高產的重要措施,所以種植後要及時檢查,看有沒有漏種漏土,及時處理。壹般種植後20天左右要去實地查苗,及時補缺。\r\n(2)當苗高達到15-20cm時,為多秧穴選秧。壹般每個洞只選擇1-2苗,自然發芽2-3苗,以後產量最高。\r\n(3)施肥木薯耐瘠薄,但必須施肥才能獲得優質高產。據科學認證,每1000kg木薯稈,必須從土壤中吸收3.75kg純氮、1.75kg純磷、8.75kg純鉀、1kg純鈣、純鎂及硼、鋅、鉬等相關微量元素。所以種植木薯最好用農家肥做基肥,是所有肥料的壹半,另壹半要在種植後兩個月內施完。如果沒有那麽多農家肥,實踐證明,將土壤調理劑沃天寶與氮、磷、鉀等商品肥料混合配制木薯專用肥是最經濟的。壹般畝產3500-4000公斤,可分三次施用高濃度沃天寶3-4公斤、尿素20公斤或碳酸氫銨50公斤、鈣鎂磷肥50公斤、氯化鉀20公斤,包括壯苗肥、塊莖肥、馬鈴薯壯肥,其中壯苗肥占20%,塊莖肥占40%,其余40%作為馬鈴薯壯肥。施肥應以總莖10-15cm,深度12-15cm為準。也可分為基肥和追肥兩次,其中40%為基肥,60%為追肥。因為木薯長根慢,幼根吸收弱,所以滿苗後要在頁面上噴2-3次,沃天寶每7-10天噴壹次即可。每箱用水25-50g,促根促莖葉作為馬鈴薯生產的基礎。\ r \ nIx。施肥特點\ r \ nCassava耐瘠薄性強,主要是因為它深深紮根於土壤中,吸收養分的能力強。據測算,每667平方米(畝)生產木薯825公斤,需要氮7.2公斤,磷酸1.35公斤,鉀1.65438公斤。氮磷鉀比例為5: 1: 9。木薯吸收氮較早,鉀較晚,磷較晚,施肥要註意質量和時間。除氮、磷、鉀外,壹些地方施用鈣、鎂、硼、銅、錳、鋅、鈮等微量元素肥料也有增產作用。\r\n十、科學用水\ r \ n雖然木薯耐旱,避免積水,但長期幹旱,特別是種植後60-70天的木薯塊莖形成期缺水,必然影響其對養分的吸收,從而對其生長和生產造成障礙,從而影響其產量。所以要註意及時供水,保持土壤濕潤。\r\n XI。植物調節\r\n木薯塊莖的生長與其莖葉的生長呈正相關,但過多的莖葉不僅影響通風透光,降低光合效率,還會消耗大量養分,使塊莖得不到足夠的營養供應,影響馬鈴薯產量。因此,有必要進行人工植物調控,以平衡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但頂芽是否采摘,要看品種特性、株距、生長勢。枝位低的地方不需要挑頂;只有分枝少或分枝慢的直立品種才需要打頂促分枝;如果株間間隙較大,應采摘頂端,促進分枝,長出枝葉,增加受光;但如果枝葉過多,就要適當摘頂,疏枝葉,抑制* * *,以利於馬鈴薯生產。\r\n十二。害蟲控制\r\n1。病害:壹般木薯蟲害較少,主要病害有:\r\n(1)青枯病:這是危害木薯最嚴重的病害。它先危害成熟葉片,然後自下而上蔓延,先侵染葉緣或葉尖,產生漬水病斑,常溢出黃色乳液,然後迅速擴大,直至枯萎,整株死亡。\r\n(2)細菌性角斑病:發病時,葉片各部位出現水染的角斑病,可見黃色乳狀液。病斑開始是黃暈,然後變成褐色,導致葉子變黃脫落。\r\n(3)褐色角斑病:發病時葉片兩側出現不規則的褐色斑點,嚴重時葉片變黃、幹枯。如遇上述情況,應及時服藥。\r\n2。害蟲危害木薯的主要害蟲有:木薯單爪蟎、桑螟、威氏薊馬、煙粉虱、紅蜘蛛、大頭蟋蟀、白蟻和金龜子。所以要註意預防,及時用藥。\r\n3 .木薯鼠患相當嚴重,尤其是在山區。除了農藥防治,還要清理農村,鏟除周邊雜草,讓老鼠無處藏身。\r\n XIII。木薯的收獲\r\n木薯是多年生植物,沒有明顯的成熟期。生產上的成熟期是指壹年中塊根產量和澱粉含量達到最佳的時期。壹般春季種植的木薯,當年6月165438+10月至次年6月65438+10月即可收獲。但木薯塊莖含有大量澱粉,不耐貯藏,收獲後3-7天內會變質腐爛,應及時送廠或加工成幹片。\r\n十四。間作套種木薯\ r \木薯植株行距大,前期生長緩慢,可用於間作套種花生、大豆、西瓜等作物。,既能增產增收,又能減少雜草,提高土壤肥力,有利於木薯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