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梔子花黃怎麽種?

梔子花黃怎麽種?

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又名梔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是茜草科梔子屬常綠灌木,是山野南部常見的野生梔子。其花單生,5 ~ 6裂,白色,芳香;果實成熟時呈倒卵形或長方形,橙色或橙紅色,可盆栽觀賞或制成花果樹樁盆景。

第壹,繁殖

梔子,常於春季2-4月播種育苗;也可以在春季發芽前修剪前壹年健壯硬枝,或者在夏秋季節修剪前壹年的健壯新枝,使其從半木質化到剛剛木質化,或者在春末夏初修剪嫩枝,用帶跟的枝條進行扡插繁殖;還可以在生長季節及時進行剪葉繁殖或壓條繁殖;也可以在早春發芽前進行分株繁殖,或在秋季的9月底6月初10,或在山野選取並挖掘野生梔子樹樁進行“空白栽培”。

二、盆栽技術要點

1.培養土的制備

梔子是壹種性質疏松肥沃、排水透氣性好、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沙土,可選自松散的紅黃泥、森林表土、田園土、池塘泥、腐殖土、泥炭土、山皮泥、泥炭土等。4份,河沙或煤渣2份,以及腐熟的優質農家堆肥、糞肥、糞肥、燒土雜肥、蠶沙。1份腐熟的鋸末、椰糠、樹皮屑、碎松針、農作物稭稈粉、谷殼灰、谷殼炭等。、1份無鹽骨粉、魚粉、貝殼粉、蛋殼粉、蝦蟹殼粉等。,加入1份過磷酸鈣和1份過磷酸鈣。

2.移植到花盆中

梔子應在春季發芽前移栽到盆中;營養袋、紙杯、草盆、花盆等容器育苗,壹年四季都可以帶土移栽。選擇大小合適的中深鍋,在鍋底放壹些浸泡過的動物骨頭、蹄角、蝦蟹殼和10 ~ 20熟發酵大豆作為底肥。裸根移栽的梔子花幼苗要用清水浸泡3 ~ 5小時,然後根部蘸泥,栽於盆中。泥漿中最好加入少量過磷酸鈣、適量生根粉和柳樹水浸泡,有利於提高梔子幼苗的移栽成活率。

3.保護環境

梔子在生長季節應保持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雨季要註意防止盆土長時間過濕,或盆內積水。連續陰雨天氣,水盆要側放,否則不能淋雨。夏季和初秋要用草地膜、稻草或稻草段、松針、遮陽網覆蓋盆面,保持盆土濕潤。妳也可以將盆埋在濕沙或土壤中。冬季應移至室內或溫室內,放置在光線充足的地方,溫度應保持在10℃以上。在南方溫暖地區,可以放在戶外背風處和陽光下,最好埋在土裏過冬。

澆水

梔子,性喜潮濕;生長季節要經常澆水,保持盆土濕潤,盆土表面稍幹時澆水壹次為宜;除了澆水,還要經常給葉子噴水霧。夏秋兩季,每天傍晚要澆壹次,第二天早上再澆壹次。盛花期和冬季,最好不要噴葉面水,適當控水,保持盆土略幹。

5.頂肥

梔子,在生長季節,每月應澆水2 ~ 3次。可以使用以磷、鉀為主的有機肥水,如稀而腐熟的優質雞糞水、腥水或餅肥水,可加10%過酸鈣和5%硫酸鉀灌溉,或用5%硫酸鉀水溶液灌溉。開花前後和果實膨大期間,用0.2% ~ 0.5%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每隔7 ~ 10天葉面噴施壹次。

疏松土壤

梔子花,在生長季節,每月要輕松壹次,深約1 ~ 5 cm,保持盆面土壤疏松透氣。10年秋天最後壹次松土。松土前在盆面撒上壹些篩選烘幹的優質雞糞、餅肥屑、燒土雜肥2無鹽骨粉、魚粉、貝殼粉、蝦蟹貝殼粉2過磷酸鈣、米糠灰、谷殼炭或城市垃圾、椰糠、樹皮。

修剪和重塑

梔子,應在新梢生長期,適時打頂壹些新梢,並及時剪去長枝。每年秋冬季節,果實采收後,進行壹次全面的修剪整形,零亂枝、叢生枝、病蟲害枝、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等。被剪掉,密枝和部分內枝被剪掉,短枝被剪掉。

8.翻盆換土

梔子每1 ~ 2年要翻壹次;在北方,最好壹年翻壹次盆,換壹次土,可以有效防止盆土堿性化,影響梔子的生長。翻盆換土應在春季發芽前進行。在壹個溫暖晴朗的早晨,當盆土略幹時,將植物帶土移出盆外,去掉壹半至三分之二的老土,把過長的根剪短,用新配制的疏松肥沃、腐殖質豐富、排水透氣性好的微酸性沙土。

三、地面種植的技術要點

1.土地選擇和準備

梔子,南方較溫暖地區,可大面積大田栽培或果園套種;也可以零星的種植在房前屋後或者田間。宜選擇日照充足、排灌方便、地勢略高、土壤疏松肥沃、有機質豐富、排水透氣性好的沙地,起壟或起壟或挖大穴種植,施足腐熟的優質農家肥、土雜肥、餅肥等。,並添加過磷酸鈣、尿素和硫酸鉀,或硫酸鉀復合肥作為基肥。

管理

梔子應在春季發芽前移栽種植,種植後澆水壹次,天氣幹燥時及時澆水;雨季註意排水,避免植物基部積水。施用腐熟的優質農場堆肥、圈肥、糞肥、禽畜糞、餅肥等。在溝渠中每季度壹次,並添加適量的過磷酸鈣、尿素和硫酸鉀,或硫酸鉀復合肥;每月1 ~ 2次,稀農家肥水或餅肥水主要含磷和鉀;冬天不追肥。除草、松土和培土應適時進行。每年果實收獲後,修剪壹次。

3.水果收獲

梔子應在秋季和初冬,果實成熟時,即果實表皮呈橙紅色時,及時采摘,曬幹,裝入布袋或紙袋中幹燥貯藏或上市銷售。

第四,蟲害控制

梔子主要有葉斑病、黃葉病、枝枯病、炭疽病、白粉病,以及蚜蟲、紅蜘蛛、食葉蟲、螟蟲等病蟲害。平時要加強栽培管理。如果發現病蟲害,要及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