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壹個葫蘆,壹把牡蠣幹,壹根香腸和50克五花肉。
練習:
1.把葫蘆搓成絲。
2.將生蠔洗凈,浸泡10分鐘。
3.將香腸切成丁。
4.肉切絲,用鹽,幹澱粉幾碼,然後用開水瀝幹。
5.鍋內熱油,爆香蒜末,倒入葫蘆加鹽略炒。
6.倒入蠔幹香腸丁,翻炒肉絲。
7.倒入鍋中,大火加蓋,燒開。關火燉至爛。
小貼士:
1.註意溫度,不要太差,不然葫蘆就沒了。
2.喜歡什麽菜都可以燉,但是砂鍋壹定要緊。
如果是新砂鍋,壹定不能太熱,而且壹定要先上油再煮,這樣砂鍋才不會裂。
4.如果不想麻煩,即使砂鍋裂了也沒關系,可以繼續用,砂鍋底部會逐漸變緊,可以照常使用。
第二種:栗子燒牡蠣。
材料:蠔幹100g,栗子100g,豬肉片250g,蔥2根,蒜5根,300㏄水,醬油2湯匙,蠔油2湯匙,米酒1湯匙,冰糖1/2湯匙。
練習:
1.牡蠣幹洗凈,用清水浸泡30分鐘;將栗子放入水中浸泡5小時,去除栗子中的雜質;將心肉切成塊;把蔥切成段,放在壹邊。
2.熱鍋倒入2湯匙油後,放入1做的生蠔幹、蔥、蒜炒香,取出生蠔幹。
3.加入方法2中的肉片,翻炒至顏色變白,再加入方法1中的栗子、生蠔幹及所有調料,翻炒至顏色變為最高色,繼續水煮,蓋上鍋蓋,小火煮20分鐘。
第三種:蠔幹冬瓜燉鴨。
簡介:鴨子是夏秋兩季的應時食品。夏天最好做鴨菜,清而不淡。加工方法多種多樣,以生蠔幹為輔即可達到這種效果。蠔幹和蠔油的區別在於濕度。幹牡蠣不完全揮發水分,所以不加水也很好吃,即使用蔥絲花生油蒸也很好吃。近日,筆者在珠海幹貨市場發現了橫琴牡蠣幹。雖然現在不是吃橫琴牡蠣的季節,但是用鴨肉燉幹牡蠣卻是另壹番風味。
材料:牡蠣幹4個,冬瓜250克,鴨肉300克,姜片15克,大蒜15克(去皮搗碎),香辛料粉少許,蠔油,鹽,糖,米酒,醬油,花生油。
練習:
1.將鴨子洗凈切碎備用;
2.鍋燒開,放油,爆香姜片和蒜片,放入鴨塊翻炒至顏色最高;
3.加入冬瓜塊和牡蠣幹,攢壹點米酒,然後加入水和醬油,用鹽、糖、五香粉和蠔油調味,將鴨子煨至飽滿,最後收汁。
第四種:荷葉蠔油蒸飯。
材料:12生蠔幹、300g長糯米、2片荷葉、200g豬肉、6個香菇、6個栗子、6個蛋黃、30g紅洋蔥、30g蝦皮、250g水、3湯匙醬油、1湯匙蠔油、65438米酒。
練習:
1.荷葉用開水焯壹下,撈出,洗凈晾幹,切成6片備用。
2.將長糯米洗凈瀝幹後,放入內鍋加水250㏄,外鍋加水200㏄,煮至電鍋開關跳開,再燉5分鐘。
3.牡蠣幹洗凈浸泡;將蘑菇和栗子用水泡軟;蛋黃加入少許米酒後,放入預熱好的烤箱烘烤5分鐘左右;將豬肉切成塊,放在壹邊。
4.熱鍋倒入3湯匙油,放入紅蔥末炒香,再放入蝦米炒香。
5.將原鍋中的香菇、蠔幹、栗子、豬肉翻炒,然後加入所有調料翻炒至入味。最後加入300㏄水小火煨20分鐘左右,撈出待用,將鹵汁倒入第二種方法的長糯米中拌勻。
6.將步驟5腌制好的材料放在荷葉上,然後用長糯米和蛋黃包裹,放入蒸籠蒸30分鐘左右。
另外推薦壹個:生煎糯米雞肉飯。
材料:糯米500克,雞腿300克,蠔油50克,香菇6朵,蝦皮30克,吊件80克(泡軟條),蔥花1湯匙,小蔥1根(切丁),清水400毫升。
調料:1湯匙蠔油、1湯匙黑醬油、2湯匙生抽、1湯匙糖、1湯匙雞粉、1湯匙胡椒粉、1湯匙香油、1湯匙紹興酒。
練習:
1.糯米用適量水浸泡過夜,然後將蠔油和蘑菇切成塊備用。
2.先將鍋燒熱,放入壹湯匙油,爆香蔥段,再放入雞精、蠔油、香菇、蝦皮、掛片,炒香。
3.加入糯米和調料,小火翻炒均勻,撒上適量的水,翻炒,蓋上蓋子,煮三分鐘左右,開蓋翻炒,再撒上適量的水,再次蓋上蓋子,繼續煮三四分鐘,同樣的步驟重復幾次,直到糯米熟。
4.上糯米雞肉飯配小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