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清淡的肉
根據顏色,肉可以分為三種:紅色、淺色和無色。紅肉主要有豬肉、牛肉等;淺色有雞、鴨、魚等;無色肉主要是水生貝類肉,如蚌肉、牡蠣、蟹肉等。如果想吃肉減肥,建議選擇清淡或者無色的肉。因為清淡無色的肉中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明顯低於紅肉。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這種接近無色的肉類的飽和脂肪含量比其他任何肉類都低,只有奶酪和雞蛋的壹半,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脂肪攝入過多而導致肥胖。
同樣的肉,不同的部位,因為脂肪含量不同,熱量也不同。所以,吃哪壹塊肉很重要。比如雞翅尖,大多是雞皮和脂肪,所以熱量比雞胸肉高。而且雞翅尖是雞體內激素密度最高的位置之壹,經常吃雞翅尖不利於減肥。經常用來做苦瓜、茄子、豆腐的肉末,為了讓味道更好,通常會摻入大量脂肪,所以熱量高到妳看不見。因此,妳應該選擇合適的地方做飯。
和其他食物壹起吃
韓國女人愛燒烤,為什麽不容易長胖?不知道大家在看韓國人吃燒烤的時候有沒有觀察到壹個細節。韓國人喜歡吃用生菜或其他蔬菜包裹在肉中的烤肉。為了保持身材,妳可以把肉和其他食物壹起吃。比如妳可以先吃壹口青菜,再吃壹口肉,這樣和其他食物搭配容易讓人有飽腹感,從而降低對肉的欲望。
3.應該控制時間
想吃壹頓超豪華大餐的MM,要稍微控制壹下用餐時間。最好在睡前4小時吃完大餐。晚上多吃少運動容易造成脂肪堆積。早點吃完,可以有壹段時間消化腸胃,滿足腸胃和小腸。鍛煉的欲望。所以,提前想好去哪裏吃大餐,順便訂壹桌,就不難了,省去了擔心吃什麽和等待的時間。飯前4小時吃完並不難。
4.細嚼慢咽是關鍵。
吃得太快,食物咀嚼不夠,會導致消化液分泌不足,消化不良,而多咀嚼會減輕胃和小腸的負擔,使食物易於吸收營養和消化。據專家介紹,吃東西時大腦需要20分鐘左右才會有飽腹感,因此需要放慢進食速度,等待“飽”的反應。吃到飽不代表吃飽了。千萬不要“吃飽了撐的”。
5.烹飪方法很重要。
想吃肉又不發胖,烹飪方法也很重要。即使是低熱量的魚,如果用來油炸,熱量也會翻倍!而蒸是最好的方法。
減少烹飪時間
食物煮的時間越長,放的調料越多,熱量越高。少吃鹵菜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入。
7.只吃小鮮肉,不吃大肉
盡量把肉切成片或條,和其他蔬菜壹起煮,而不是簡單的燉排骨、烤鴨、醬肘子,這樣雖然吃肉,但也不會吃太多肉,適可而止。
2.不會增重的肉
1.兔肉
兔肉的成分不同於壹般畜肉,其特點是:含蛋白質較多,每100g兔肉含蛋白質21.5g;脂肪少,每100g只有0.4g脂肪;富含卵磷脂;含膽固醇較少,每100克只有83毫克。因為兔肉含蛋白質多,營養價值高,脂肪少,是胖人的理想肉食。
2.牛肉
牛肉的營養價值僅次於兔肉,也適合胖人食用。每100g牛肉含蛋白質20g以上,牛肉蛋白質含人體必需氨基酸較多,脂肪和膽固醇較低。因此,特別適合肥胖者和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食用。
3.雞肉
雞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脂肪較少。100g雞肉中僅含1.2g脂肪,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酸。因其消化率高,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故兒童、老人、體虛者均可食用。
4.鴨肉
鴨肉含脂肪量適中,高於雞肉,低於豬肉。所含的脂肪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容易消化,不會增加腸胃負擔。因為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對心臟病有顯著的預防作用。
5.鵪鶉肉
鵪鶉肉有動物“人參”的美譽,肉質細嫩,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高,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長期食用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肺結核、肝炎有壹定療效。
6 .鴿子肉
鴿肉是壹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它的蛋白質含量超過普通禽肉,但脂肪含量只有0.3%,低於其他肉類食物。所以民間有“壹鴿勝九雞”的說法。鴿肉還有補腦提神的作用。經常食用可以提高記憶力,延年益壽。
7.魚
魚的種類很多,無論是海魚還是淡水魚,營養價值都很高,蛋白質和優質蛋白含量高,葉酸、鎂、鈣、磷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大多只有1% ~ 4%,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
8.瘦豬肉
瘦豬肉蛋白質含量高,每100克可高達29克,脂肪含量為每100克6克。不過煮燉後脂肪含量會有所降低,所以也適合胖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