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特別熱。7月初,全國多個城市最高氣溫已超過40攝氏度,比往年提前近半個月。這個時候,我最想看到的顏色就是自帶酷感的藍色。
人類對藍色的偏愛由來已久,它讓我們想起大海的深邃,藍天的遙遠,星空的寧靜。除了清涼,藍色還帶給人深深的心理安慰。
然而,藍色是自然界中最稀有的顏色。藍色在植物、動物和巖石的花中出奇地罕見。據統計,在近30萬種已知的開花植物中,只有10%有藍色的花。原因是什麽?
為什麽自然界中開藍色花的植物很少?這張照片是在西藏拍的。阿朱圖
花的顏色和氣味是植物的“原始吸引力”,其作用和本質是提高對傳粉者的吸引力。藍花多在高海拔地區,如我國西南、青藏高原,多為昆蟲授粉的草本植物。原因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浪漫——它是在生存的壓力下進化出來的。
對於植物來說,高寒地區的生存環境極其惡劣:紫外線強烈,氣候寒冷多變,傳粉者相對較少。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相關研究表明,在高海拔地區,很多高山植物的傳粉者通常是熊蜂。
Hummingbees對低溫環境的適應性很強,但它們更喜歡藍色的花,這迫使壹些植物無視合成藍色色素的高成本,生產藍色的花來確保成功授粉。西北A&F大學的壹項研究也表明,傳粉者的競爭壓力可能是藍色花朵進化的主要動力。
吸引傳粉者完成授粉,從而結果,保證後代的繁衍,是植物開花的唯壹目的。“崇尚簡單,達成目標,是自然創造的本質。”——我想起了梭羅說過的這句話。這是壹個精彩的總結。
此外,高原陽光強烈,植物需要積累更多的花青素來抵禦紫外線,這些花青素出現在花瓣的顏色上,也就是藍色和紫色。
現在,是看西南和青藏高原藍色高山花的最佳時間。這些美麗的藍色花朵來自以下家庭:
龍膽:高原藍花的旗艦
龍膽科是“高山花卉”三大名科之壹(另外兩個是杜鵑花科和報春花科),集中了高原上最多種類的藍色花卉,堪稱高原藍色花卉的旗艦。我國現有龍膽250種,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區,主要生長在高山巖灘、高山草甸和灌木上。
那些藍色的龍膽花,就像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水壹樣,大多極其艷麗,藍色的花朵上往往點綴著美麗的斑點或脈絡。它們常常成片生長,像星星壹樣散落在高山草甸上,讓人浮想聯翩。
毛口龍膽是高山龍膽屬中最易識別的物種之壹,它因三叉花序而得名。植株高約34厘米,花冠藍色,窄漏鬥狀或漏鬥狀,上面有長短不壹的細條紋;花萼倒錐狀,萼裂片大,直立或稍開展。
三齒龍膽,龍膽科龍膽屬,花期7-9月。除非特別註明,本文所有圖片均在川西高原康定、金川拍攝,均由作者周敏拍攝。
粗莖秦艽短而散,基部多分枝,小枝頂端有壹顆花生。它的花雖小,但藍得很悅目:花冠上半部為藍色或藍紫色,下半部黃綠色,檐下有分,裂片間有啃邊褶皺。乍壹看,好像有十個花裂片,這是龍膽的典型特征。莖的對生上部葉和直立的萼裂片呈腎形。
腎葉龍膽,花期6-9月。
除了龍膽,龍膽科的另壹種明星植物是濕生扁蕾。其花單生於莖枝頂端,花梗長而直立;全花有絲般光澤,寬圓柱形花冠純凈艷麗的藍色,四個花冠裂片下部兩側有明顯的細齒。濕扁芽的特征主要是花萼,是花冠長度的壹半,兩對萼裂片幾乎壹樣長,內側的壹對裂片寬,呈三角形。
濕扁蕾,龍膽科扁蕾,花期7月-10。
戴爾芬:成群玩耍的藍精靈
戴爾芬,光聽名字就能大致猜出它的樣子:花是藍色或藍紫色,拖著長長的尾巴(植物學上叫“距離”),很像鳥。這壹特點使其在眾多高原藍花中具有極其鮮明的標誌。
飛燕草是高原上另壹個最具代表性的藍色花科,價值很高。中國有100多種,大部分分布在四川西部、雲南北部和西藏東部的山區。
戴爾芬很容易接近。在川西高原,經常可以在路邊遇見。它們的莖又細又高,當疾風經過時,壹簇簇的花會歡快地跳躍,就像壹群聚在壹起玩耍的藍精靈。
飛燕草最奇特的是巨大而華麗的藍色“花瓣”,其實是五片花瓣狀的萼片。飛燕草的長尾是從上部萼片延伸出來的花萼距離。從正面看,花中央的兩根黃色或白色的髯毛看起來像兩只眼睛。這是兩個退化雄蕊,但是真正的花瓣很小。
大而華麗的藍色“花瓣”其實是五片花瓣狀的萼片。
人們認識到很難確定飛燕草的種類。除了花的特征外,還要觀察花序、花梗、小苞片、葉片等的特征。還有頭發狀況,壹個都不能少。卡蒙翠雀變種在海拔3700多米的金川戀人海邊遇見了glabrescens。其主要特征如下:每序十朵花的總狀花序;水平開展的花萼距,長於上面萼片;退化雄蕊與萼片顏色相同;腹面中央胡須黃色;小苞片位於花梗中部,花序軸和花梗疏毛。
毛飛燕草,毛茛科飛燕草屬,花期6-8月。
參加聚會的沙參沙參:淺藍色風鈴
走在高原上,總能看到許多大大小小的植物開著鈴鐺般的花,大多是淡雅的淺藍色。多為桔梗科,黨參或沙參。
中國黨參約有40種,全國各地均有產,但主要集中在西南省份。顯脈黨參是最美麗的物種之壹。在高山草甸、雲頂花或路旁,可見其花葶高高伸出,每枝上只有壹朵花,大如銅鐘——黨參學名,意為“鐘形”或“鐘形”;下垂的淡藍色花冠有壹個五裂的頂端,裂片的外尖有毛,外面有藍白色的脈。
鑒別黨參及其莖的形態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分類特征。莖直立或有些匍匐的屬於臭參類,大花黨參屬於這壹類,主莖上葉片少,基部分枝多。花萼的特性也很重要。它的萼筒呈半球形,上面常有十條明顯的放射脈。萼裂片5枚,裂片向側面向後折疊,這是它們與脈黨參的主要區別。
大花黨參,桔梗科黨參屬,花期7-65438+10月。
沙參是我在康定塔公草原的路邊遇到的。壹簇簇淡藍色的花隨風在草叢中搖曳,我欣喜地看著它。它的花冠呈漏鬥狀,可以分裂到花冠的壹半。區別於同類沙參的特征之壹是花萼常呈灰色,萼裂片邊緣有多對小齒。
甘孜沙參,桔梗科沙參屬,7-8月開花。
紫堇:青鳥不在雲外傳播消息。
生長在高寒草甸的紫堇,以其獨特的氣質受到植物愛好者的青睞。尤其是那些開著藍色花朵的,美得仿佛來自另壹個無塵世界。我國紫堇屬植物有350余種,分布於南北各地,但以西南最為集中。
紫堇有壹種奇特的花形,就像壹只鳥。紫堇學名意為“百靈鳥”。但看起來像鳥的花,結構卻極其復雜精巧:四瓣紫堇分兩輪;外輪的兩片分為上瓣和下瓣。上花瓣前端擴展成延伸的花瓣片,後部反向延伸成直的、上翹的或向下彎曲的距離,通常與下花瓣的形狀不同。兩邊的內花瓣形狀相同,頂端粘合在壹起,把所有的雄蕊和雌蕊都包在裏面。
上下花瓣的形態變化和距離是鑒別延胡索最重要的特征。紫堇的花呈亮藍色,上部花瓣的花瓣呈船形,頂端短,背面有雞冠花狀突起,下部花瓣寬倒卵形,頂端圓,頂端短。骨刺呈圓柱形,粗壯,末端向上彎曲。總狀花序頂生,花密集。
紫堇,罌粟科紫堇屬,花期5-8月。
尖瓣紫堇也是頂生總狀花序,花瓣藍色,上部花瓣橢圓形,背面有花冠。下花瓣倒披針形,雞冠狀突短;骨刺幾乎是圓錐形的。
尖瓣紫堇,花期7-9月。南山攝於雲南。
綠絨蒿:最接近“天堂”的花
綠絨蒿大概是最具傳奇色彩的高原花,能在雪線附近開花,所以被稱為最接近“天堂”的花。綠絨蒿屬植物有50余種,除西歐1種外,均分布於東亞的中國-喜馬拉雅地區。我國有40余種,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
綠絨蒿的花與其生長的寒冷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高原的棲息地對植物來說是壹個非常嚴峻的挑戰,但它們卻開出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花朵——花瓣薄如蟬翼,吹彈可破,顏色純凈到了極點,幾乎像夢壹樣。難怪很多西方植物學家對它念念不忘,稱之為“喜馬拉雅藍罌粟”。
開藍色或藍紫色花的綠絨蒿屬植物種類很多,鑒別它們的主要特征是花序形態和葉片生長。總狀綠絨蒿具有基生葉和莖,許多花排列成苞片狀總狀花序。5-8瓣,天藍色或藍紫色。植株高20-50厘米,全株堅硬平坦。
總狀綠絨蒿,罌粟科綠絨蒿屬,5月開花-165438+10月。攝於四川巴郎山。陳占圖
綠絨蒿的藍色很特別,是壹種接近透明的天藍色,很夢幻。其花瓣通常為4-6片,花序特殊,3-6朵花生於最上面的莖生葉的葉腋內;有基生葉和莖生葉,最上面的莖生葉簇形成假輪生狀。
廣藿香綠絨蒿,花期:6月-165438+10月。在西藏拍的。阿朱圖
刺綠絨蒿,花期6-9月。在西藏拍的。阿朱圖
多刺綠絨蒿,聽到這個彪悍的名字,妳能想象它驚心動魄的美麗嗎?其全身布滿堅硬扁平的刺:花單生於基花葶上,花葶5-12以上,密被扁平的刺;植株高15-20cm,全基生葉,兩側硬刺。這些堅硬的刺使得它的藍紫色的花特別的嬌艷動人。
(作者周敏,資深媒體人,博物愛好者,參與編寫《了解中國西南植物》,個人微信官方賬號:植物迷。)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