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妳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有毒物質嗎?

妳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有毒物質嗎?

蓖麻毒素這種植物可以說是因為有人寄信含有蓖麻毒素來恐嚇才引起了很多人的關註。

蓖麻為單壹種,也就是說大戟科蓖麻屬全屬只有壹種。由中國傳入,在中國農村十分常見,分布於海南至黑龍江北緯49°以南。

蓖麻可以說用途廣泛,蓖麻的葉子可以養蓖麻蠶;蓖麻的莖皮纖維可用於造紙和編繩;蓖麻籽富含蛋白質,是優良的牲畜飼料。蓖麻籽的含油率為40%至60%,是蓖麻油的來源。蓖麻油在工業上有非常廣泛的用途。

蓖麻的毒素到底有多強?蓖麻的毒素來自哪裏?也就是說,蓖麻籽中水溶性毒素的濃度很低。蓖麻毒素是從蓖麻種子中提取的植物糖蛋白。Dixson於1887年首次從蓖麻種子中分離出,分子量約為64000。由兩條長肽鏈組成,分子量分別為32k Da和34k Da(通常稱為鏈A和鏈B)。它是壹種可怕的毒素,它的小鼠LD50只有2微克,這意味著它可以殺死整個實驗中壹半的有害物質。致死劑量遠低於眼鏡蛇毒,比劇毒氫氰酸毒性更大。1kg氫氰酸可以殺死1.6萬人,而1kg蓖麻毒素可以殺死360萬人。

蓖麻毒素的口服致死劑量約為65438±0mg/kg。由於在腸道吸收,胃腸給藥的毒性比口服高約1000倍。當壹個毒素分子進入細胞後,足以完全停止整個細胞的蛋白質合成而死亡。由於在腸道吸收,胃腸給藥的毒性比口服高約1000倍。

蓖麻毒素的毒性多肽是鏈A,具有使核糖體失活的能力。b鏈含有兩個半乳糖結合位點,可與細胞內含有半乳糖基團的糖蛋白或糖酯結合。在B鏈的幫助下,A鏈很容易穿過細胞膜,破壞核糖體的60S亞基,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導致細胞死亡,對幾乎所有真核生物都有毒性。密歇根州立大學有毒植物專家彼得·卡林頓說:“壹粒鹽大小的蓖麻毒素會導致成年人死亡。”

蓖麻毒素進入人體有2-3小時的潛伏期,7-8小時後開始出現發熱、嘔吐、肌肉疼痛、無力等癥狀,36-72小時後死亡。

那為什麽這種農村常見的植物會變成生化武器呢?蓖麻蛋白的性質相當穩定,在通常的堿性和酸性條件下都不會改變其性質和功效,因此成為暗殺的首選毒素。

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研究蓖麻毒素的軍事用途。當時,蓖麻毒素被用作子彈的塗層。但因為違反了1899海牙公約,後來研究沒有完全開展。

從此,蓖麻毒素被廣泛用於軍事行動,成為壹種恐怖的生化武器。蓖麻是著名的生化武器。那是1978年9月,保加利亞前官員Georgi Feimakov在倫敦鐵路橋等車上班。壹個打著傘的男人從他身邊經過,然後他感覺右大腿後側壹陣刺痛,但他沒有在意,繼續工作。後來出現發燒癥狀,最終經搶救無效死亡。

是的,那個人是特工。他的傘是經典的暗殺武器,可以射出含有蓖麻毒素的空心球。這部經典的暗殺作品也成為了許多小說和電影的靈感來源。

雖然接觸蓖麻毒素不會致命,但如果在郵件中放入蓖麻毒素粉末,對接觸郵件的人會有相當大的危害。會導致眼睛和嘴唇水腫、哮喘和其他過敏癥狀。

蓖麻毒素現在用於醫療。在農村,孩子經常會不小心吞下蓖麻籽,吞下少量蓖麻籽並不致命。但如果口服5-20粒蓖麻籽並徹底咀嚼,即使對成年人也是致命的。

蓖麻毒素至今沒有有效的解毒方法,人們只能通過嘔吐和緩解癥狀來減少中毒的影響。即使能搶救過來,中毒者也會因為永久性器官損傷而終身受罪。

雖然蓖麻毒素很嚇人,但近年來,靶向藥物逐漸引起了世人的關註。隨著單克隆抗體(McAb)的出現,人們將抗腫瘤單克隆抗體與蓖麻毒素連接形成免疫導向毒素,既有單克隆抗體的識別功能,又有毒素的殺傷功能,能特異性殺傷靶腫瘤細胞而不損傷正常細胞,從而開辟了蓖麻毒素治療惡性腫瘤的新途徑——腫瘤導向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