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國散打和泰拳誰厲害?

中國散打和泰拳誰厲害?

中國武術和泰拳同是世界上悠久的搏擊術,二者都曾與拳擊、空手道、跆拳道等搏擊項目進行過較量,而且勝多負少。如今,兩種國粹也幾經交手,互有勝負。可以說,泰拳是我們武術散打的主要對手。知己彼彼方能百戰不殆,為此研究泰拳的技術及規則對於我們正確地認識泰拳並準確制定對抗策略和對抗規則是極其重要的。

壹、進攻招式比較

1.拳法上的比較

由下表可以看出,在拳法上,散打比泰拳多了劈拳和鞭拳兩種拳法。劈拳屬於壹種上下型的進攻動作,實踐中常用於反攻對手的背部,如當對手俯身抱腿時以劈拳擊其背部。由於泰拳規則不許用摔,所以,泰拳選手彎下腰將背部暴露給對手的機會甚少,因此,劈拳在和泰拳比賽中運用的機會不多。散打中的鞭拳威力比較大,但是在使用的時候需要轉體180o,這樣除非技術嫻熟,使用時機得當,否則,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會給對手重創自己的機會。泰拳比散打多了壹種上擊拳,此拳是近距離的攻擊拳,方向為目下向上,攻擊對方頜部或心窩,很是狠毒。因此在拳法中,雖然散打比賽拳多了鞭拳和劈拳,但是使用的機會不多,而泰拳的上擊拳在近距離的進攻中頗具威力,所以在拳法應用上二者不相上下。

2.腿法的比較

翻開教科書,無論是散打還是泰拳,其腿法都會多達幾十種,但是在賽場中,常見的只有三四種。因此在這裏只對下表列出的幾種常用腿法進行比較。散打中常用的腿法有側踹、側彈腿、前蹬、後蹬,泰拳有橫掃腿、前蹬、後蹬。散打中的側踹是殺手鐧,它的優點是直線運動,速度快、力量大、不易防守。側彈腿(鞭腿)則類似於泰拳中的橫掃腿,但是鞭腿多使用腳背作為擊打點,而橫掃腿則使用脛部和腳背作為擊打點,且擺動的幅度更大,充分發揮了腰的力量,打到身上就像是挨了悶棍,殺傷力極大。鞭腿雖然速度快,但是力量相對薄弱。綜上所術,散打中的側踹腿是重創泰碰撞選手的重要武器,側彈腿則是打點得分的主要手段,泰拳中的橫掃腿也不容輕視。所以,二者在腿法上可算是持平。

3.膝法的比較

膝是泰拳的壹種重要武器,它既可以用於長距離格鬥,也可用於短距離進攻,還能防守,其進攻的方式也是多式多樣。散打允許使用膝法的時間較短,散打隊員對膝法的運用還處於研究階段。縱觀散打王爭霸賽,就會發現選手利用膝法直接得分或重創對手的很少,只有在相互摟抱糾纏的時候偶爾使用。相對而言,泰拳選手的膝法比較全面,臨場運用的時機也要比散打隊員好,實戰經驗也比散打隊員豐富。因此,在膝法的運用比較上散打遜了壹等。

4.獨門招式的比較

泰拳的肘是泰拳選手們引以為自豪且最常用的技法之壹。肘的撞擊力量非常可怕,攻擊力強大無比。常用的肘法有:擊肘、切肘、擺肘、剁肘、挑肘、撬肘、反肘和後撞肘等,而中國武術散打規則是禁止使用肘技的。

泰拳的獨門招式不僅僅比散打多了肘和膝技,其獨到的近身纏抱技術也應引起足夠重視。泰拳的近身纏抱最典型的要屬箍頸技術的運用,對於泰拳選手來講,手臂就是兩把有力的鉗子,壹旦夾住對手頸部,接下來就是連環的膝攻和肘攻。泰拳的纏抱技術同散打的摔有很大區別。後者尋求的是讓對手完全倒地,而前者則是破壞對方的拳樁平衡而發動連續的進攻。

摔法是構成散打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之壹,成功地運用快摔技術是得分取勝的有效手段,同時,還會給對手在精神上造成很大的威脅,極大地消耗對手的體力。客觀地講,散打中的抱腿過頭摔對泰拳選手來說很具威脅力,我們的選手曾用此技術將泰拳小將摔得昏死過去。然而在散打選手實施抱摔的過程中壹定要註意防範對手的鋼肘鐵膝的反擊,因為從理論上講,泰拳的肘膝功夫將是散打抱纏的克星。

兩者的獨門招式應該是各有其優勢,很難單純地從理論上去比較它們之間的優勢,還是留在實踐中去檢驗吧。

二、規則比較

散打和泰拳作為世界著名的搏擊術,它們在規則上既有相同之處又各有其特點。

1.可用招式的比較

散打中可用的如式有:武術各流派的攻防招法,包括拳法、腿法、摔法和膝法,但不準使用犯規動作。

泰拳中可用的招式有:拳法、腿法、膝法、肘法,但不準使用犯規動作。

2.得分標準的比較

散打得分可分為得1分、2分和3分:當對方倒地(除擊倒以外,兩腳以外任何部位支撐臺面或膝以上部位接觸到離拳臺距離最近的圍繩)、用腿法擊中對方得分部位、用手法擊中對方得分部位、用膝法擊中對方腰帶以上頭部以下的軀幹部位,運動員消極8秒;被指定進攻後8秒內仍未進攻,對方受勸告,凡出現以上情況之壹的,則本人得1分。當使用拳法或腿法(推、拉和摟抱動作除外)擊倒對方,對方受警告,若出現兩者之壹的,則本人得2分。當自己用主動倒地的動作致使對方倒地,而自己迅速站立或用轉身後擺腿擊中對方軀幹部位而自己站立者,得3分。

在泰比賽中凡是擊中、踢中或肘、膝撞中對方,或以任何動作使對方能力削弱不犯規者,均可得1分。若被擊出擂臺之外則負1分。

散打王爭霸賽中最高分為100分,對單局分數並沒有限制,但是泰拳比賽壹回合中,任何壹方獲得5分者,即作勝論。

3.關於犯規的比較

散打中犯規分為技術犯規和侵入犯規。

技術犯規包括:消極摟抱對方、賽場上場外指導、處於不利狀況時舉手要求暫停、比賽中對裁判有不禮貌的行為或不服從裁判、比賽中大聲叫喊有意拖延時間、上場沒戴或吐落護齒、有意松脫護具、不遵守禮節。

侵人犯規包括:在口令“開始”前或“停”後進攻對方,擊中對方禁擊部位、用頭、肘和反關節進攻對方,用膝攻擊對方頭部,使用迫使對方頭部先著地等摔法或有意砸壓對方,用腿法攻擊倒地壹方頭部,用牙咬對方,有意將對方扔下拳臺。

每出現壹次侵人犯規,警告壹次;每出現壹次技術犯規,勸告壹次。壹方受罰失分達6分時,判對方為勝方。

泰拳中的犯規包括:將對方擊倒後,扔繼續扭打、拋擲、撞擊,或向對方吐痰、口咬、足踢等,插對方的眼部,用擒拿方法,反扭對方關節,攻擊下陰,鎖對方頸部。

三、對規則制定的幾點建議

1.關於可用招式的建議

關於散打和泰拳對抗的技術運用方面,筆者以為應開放各處技法並確定禁止部位。

散打中的摔是泰拳禁止的,而泰拳中的肘法又是散打不允許的,到底該如何協調呢?我想應該讓二者盡量發揮所長。當二者相遇的時候,既允許使用摔,也允許使用肘。因為,壹提到散打就想到摔法,而壹提到三泰拳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泰拳中令人生畏的肘法和膝法。如果限制了摔法和肘法,也就是限制了散打和泰拳,這樣反而不會收到***同發展的效果。但對於肘和膝進攻部位應該有所限制,即允許使用肘和膝技,但不許用肘和膝進攻對方的頭及頸部。

2.得分標準的建議

關於散打和泰拳對抗的得分標準,建議應以簡單明了為前提:即凡用拳法、腿法、肘法、膝法擊中對方得1分;用拳法、腿法、肘法、膝法和摔法擊倒對方得2分;取消散打中的3分。單局最高分不做限制,每場比賽的基準分為100分,每場比賽結束後,得分多的運動員可得100分,另壹方運動員應得比100分少的分數,即用100分減去得分差額的得數。

3.犯規標準的建議

在對待犯規的問題上,我認為散打比泰拳更細,也更嚴格。因此,在對抗賽中可以完全采用散打中的犯規懲罰措施。

關於散打和泰拳的對抗,筆者以為比賽的勝負並不重要,它只能說明選手對自己國粹的掌握程度如何,而不能判定兩個拳種之間的優劣,因為比賽展示的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武術和泰拳的壹部分。重要是通過比賽使武術和泰拳這兩種國粹在激烈的對抗中展現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和深邃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