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土層深厚、腐殖質豐富、中土至重土、相對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進行種植。壹般荒地比耕地好。
地黃是在播種的那壹年炮制的。在9-6月65438+10月(雪前)的荒地,要把灌木和雜草剪掉,然後就地燒灰作肥料,再深耕土地(30厘米),使土壤在冬季被霜雪凍結,提高成熟度。次年清明節前後,冰雪融化,再犁1遍,挑出石頭和未開墾的草根,耙平。易積水的平地宜為1.3米寬;坡地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不能作為邊界。
二、種植方法
1,種子直播這是產區常見的育種方式,主要分為以下三步。
栽培與采種:在產區內,壹般在海拔1500m左右建立在丹田栽培的良種,或在適宜留種的地區劃定留種區,並加強管理,采種3-4年。也可在海拔1500m左右的野外選擇。選擇標準:3-4年生植株,發育健壯,無病蟲害,根粗長。65438+10月采種。果實飽滿呈深褐色時,連穗摘下,揉成團,運回通風處涼透陰幹,第二年播種前脫粒;妳也可以曬幹並搓出種子以備後用。隔年種子發芽率很低,不能種。
檢驗種子:播種前要檢驗種子的發芽能力,以確定種子的用量,減少播種後的脫落。測試方法:壹、火選。將壹定數量的種子投入火中,通過聽爆炸聲計算種子的發芽率;二是選擇。搓出壹定數量的種仁,根據種仁數量計算發芽率。壹般情況下,每畝播種量為500-750克。
播種:春播、秋播。谷雨春播。低海拔地區較早,高山地區較晚。九月左右秋播。主產區壹般采用高山春播或低山秋播。播種時,按0.5公斤種子與100公斤火灰的比例,加入適量的清糞水,拌成種子灰。可采用穴播或條播,產區常采用穴播。水平畦按距畦中心33 cm的距離在畦內開溝,播種寬度約10 cm,深度約5 cm。每畝犁溝施1500斤人畜糞便,然後均勻撒籽灰,不覆土。按照33厘米的行距,株間距在20厘米左右。穴要淺而平,每畝人畜糞便1.500公斤,先施入穴內,再均勻撒入種子灰,每穴約10粒,不覆土。
2.與玉米間作。低海拔地區可與玉米間作。整地時,不要做畦。谷雨前後播種玉米,行距1m,株距50cm。然後在玉米行間播種兩行川牛膝,行距33厘米,株距18-22厘米。玉米苗定植時,每穴留兩棵,中耕除草配合川牛膝,拔節前和孕穗期後追肥1次。在川牛膝生長的第2-3年也可以間作玉米,但第4年不能間作。
第三,現場管理:
播種後1,10-15天。1-2中耕期間,間苗補苗1次。條播時,在1區間內每隔4-5厘米留1苗;第二次每隔8-10 cm固定1苗。穴栽時,第1次每穴留苗4-6株,第二次留苗2-3株,株距4-6 cm。剩下的苗壹定要壯實,密度達不到的要補栽。
2、每年中耕除草3-4次。當年5月中下旬進行第1次播種。幼苗剛出土,株高6厘米左右時,用手拔株間雜草。1除草要早,要幹凈。6月中下旬,苗高10 cm時進行第二次中耕除草。8月上旬,苗高30厘米左右時進行第三次中耕除草。第二年也要中耕除草2-3次,時間與1年相同。第三年除草2-3次,第三年1-2次。第四年上半年1次。
3、施肥和土壤改良結合中耕追肥每年3次。1、2次中耕後,每畝施人畜糞便1500-2000公斤或腐熟餅肥50-100公斤,水1500公斤。第三次,8月中耕前,施人畜糞和火灰,培土防凍。土壤厚度應為7厘米,以便將根芽埋入土壤中。第二年追肥的時間、種類和數量與1年相同。1和2年施肥充足的話,第三年可以施兩次。第四年收獲的,開春後也要施肥1-2次。
害蟲控制:
1,疾病
黑頭病:多發生在春夏季節,主要是蘆葦頭套土壤過薄,冬季受凍受損,變黑黴變。防治方法:註意排水防澇;冬季培土,保護蘆頭越冬。
線蟲病:多發生在低海拔地區,在根部形成凹凸不平的肉瘤。防治方法:註意選地;給土壤消毒。
2.害蟲
巨猿葉蟲:5、6月份發生,將樹葉咬成小洞。防治方法:噴灑800倍的咪磷或1000倍的敵百蟲。
毛蟲和紅蜘蛛:五月至六月損害樹葉。防治方法:噴灑40%樂果乳油800-1500倍液或90%結晶敵百蟲800-1000倍液。
此外,還有山鼠的危險。生長期咬根,導致植株死亡。防治方法:用安托萬、磷化鋅殺滅或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