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病因,合理用藥。
首先要區分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感染性腹瀉也要區分細菌性腹瀉和病毒性腹瀉。病毒性、細菌性腹瀉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非感染性腹瀉可以飲食調理為主。
快的
對於經常腹瀉和水樣便的寶寶,為了讓寶寶胃腸道得到休息,最好禁食8 ~ 12小時(即停餵1 ~ 2次奶),禁食時可餵糖鹽水(即糖水加少許鹽)。禁食後,哺乳量也要比平時減少。
減少牛奶量
如果腹瀉不嚴重,不需要禁食,但要減少餵奶量:如果母乳餵養,餵奶間隔時間要相應縮短;餵奶可以減少奶量,加水稀釋。如果已經添加了輔食,最好停止添加輔食。
逐漸恢復奶量
如果腹瀉緩解,已經進入恢復期,可以逐漸增加餵養量,但不能太快,以免再次引起腹瀉。壹般5 ~ 7天後最好完全恢復原來的餵量。如果寶寶已經到了添加輔食的年齡(壹般是四六個月後),正常大便壹周後就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
排便後洗屁股。
每次排便後,媽媽最好用溫水給寶寶洗屁股,防止臀部紅腫的發生。如果臀部紅腫糜爛,應將糜爛紅腫部分暴露在空氣中晾幹,然後塗上20%鞣酸軟膏或凡士林油。
判斷是否有脫水現象。
媽媽們要註意寶寶大便的頻率和性質,看看是多了還是少了水分;尿頻和尿量;呼吸的快慢,前囟門和眼窩是否凹陷(這是脫水的主要癥狀);皮膚是否幹燥、有彈性或低;四肢是否冰涼。這些癥狀可以幫助判斷寶寶是否脫水,脫水是輕是重。如果脫水明顯,特別是伴有嘔吐,經口飲水困難,應立即去醫院靜脈輸液。
母乳餵養的註意事項
1,乳房護理:如果孕媽媽決定母乳餵養,孕前就要開始乳房護理,洗澡時註意按摩,穿寬松的胸罩,避免堵塞乳房。如果出現乳頭內陷等問題,可以咨詢醫生,爭取盡快矯正。
另外,母親的乳頭要經常保持清潔,防止乳頭和乳房疾病。如果以後餵奶的時候姿勢和方法得當,其實問題不大。每次餵完寶寶後,如果寶寶沒有把乳房吸空,就要用吸奶器把多余的奶吸出來。這不是浪費。排空乳房可以促進更多的乳汁分泌,還可以減輕新媽媽乳汁增多的痛苦,對乳房的健康也有保健作用。
2、盡快開奶:壹般來說,產後30分鐘,雖然此時新媽媽還沒有開奶,但乳房內可能沒有足夠的奶水,但要盡量吸吮寶寶的乳房,盡早培養吸吮寶寶乳房的習慣。不然寶寶以後可能會排斥媽媽的乳房。
3、不要丟棄初乳:產後五天內,母體分泌的乳汁稱為初乳。有些媽媽覺得初乳很“臟”,或者認為初乳沒有營養價值,被擠出來丟棄,很可惜。其實初乳是營養的精華,富含人體最高的免疫因子和生長因子,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促進寶寶的發育。所以產後五天內要給寶寶餵飽,盡量給寶寶補充營養。
4、註意母乳不足:當母親母乳不足時,往往會出現哺乳前乳房不脹大的情況。母乳餵養時,嬰兒吞咽較少。母乳餵養後,寶寶睡眠短促不安,經常哭鬧,體重不增加或增加緩慢。這時候,母親就需要找出原因,加以糾正。
5、寶寶邊吃奶邊睡覺:不要讓寶寶抱著乳頭睡覺,這樣不僅不衛生,而且容易引起窒息嘔吐,還會影響寶寶牙齦的發育,導致畸形。
6.保持愉快的心情:媽媽要以輕松的心情餵奶。如果母親精神負擔過重或緊張,就會影響乳汁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