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
生物體中廣泛存在的壹類生物大分子,由核酸編碼的α氨基酸之間通過α氨基和α羧基形成的肽鍵連接而成的肽鏈,經翻譯後加工而生成的具有特定立體結構的、有活性的大分子。泛指某壹類蛋白質,與前面的限定詞組成復合詞時,壹律用“蛋白質”,如血漿蛋白質、纖維狀蛋白質、酶蛋白質等,此時“質”字不得省略(習慣詞除外,新命名者從此)。凡指具體蛋白質時,“質”字可省略,如血紅蛋白、肌球蛋白等。
脂肪
脂類是油、脂肪、類脂的總稱。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和脂肪,壹般把常溫下是液體的稱作油,而把常溫下是固體的稱作脂肪。脂肪所含的化學元素主要是C、H、O,部分還含有N,P等元素。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脂肪在多數有機溶劑中溶解,但不溶解於水。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亦稱糖類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廣的壹類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主要由碳、氫、氧所組成。葡萄糖、蔗糖、澱粉和纖維素等都屬於糖類化合物。
熱量
熱量,指的是由於溫差的存在而導致的能量轉化過程中所轉移的能量。而該轉化過程稱為熱交換或熱傳遞。熱量的公制為焦耳。人體的壹切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如物質代謝的合成反應、肌肉收縮、腺體分泌等等。而這些能量主要來源於食物。動、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可分為五大類: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加上水則為六大類。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經體內氧化可釋放能量。三者統稱為“產能營養素”或“熱源質”。
無機鹽
無機鹽即無機化合物中的鹽類,舊稱礦物質,在生物細胞內壹般只占鮮重的1%至1.5%,人體已經發現20余種,其中大量元素有鈣Ca、磷P、鉀Ka、硫S、鈉Na、氯Cl、鎂Mg,微量元素有鐵、鋅、硒、鉬、氟、鉻、鈷、碘等。雖然無機鹽在細胞、人體中的含量很低,但是作用非常大,如果註意飲食多樣化,少吃動物脂肪,多吃糙米、玉米等粗糧,不要過多食用精制面粉,就能使體內的無機鹽維持正常應有的水平。
鈣
鈣是壹種金屬元素,符號Ca,銀白色晶體。動物的骨骼、蛤殼、蛋殼都含有碳酸鈣。可用於合金的脫氧劑、油類的脫水劑、冶金的還原劑、鐵和鐵合金的脫硫與脫碳劑以及電子管中的吸氣劑等。它的化合物在工業上、建築工程上和醫藥上用途很大。
磷
第15號化學元素,處於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A族。磷存在與人體所有細胞中,是維持骨骼和牙齒的必要物質,幾乎參與所有生理上的化學反應。磷還是使心臟有規律地跳動、維持腎臟正常機能和傳達神經刺激的重要物質。沒有磷時,煙酸不能被吸收;磷的正常機能需要維生素(維生素食品) D 和鈣(鈣食品)來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