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烏飯樹的植物學信息
1,名稱和分類位置
烏飯樹在《中國植物誌》中被視為別名。其正式中名為南竹,來源於《開寶本草》和《植物名稱考證》,在《中國植物誌》中被確認為正式中名。別名叫舒);在古代;在《江蘇植物名錄》中被記為烏飯樹。它在臺灣的植物區系中被記錄為稻花;在江蘇、浙江、江西等地稱為烏飯樹;在浙江,又叫稻樹、黑米葉、康菊子;在江西,叫飯桶樹、五百子、零丁子、大河子;在廣西叫幹樹、米碎木等。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於杜鵑花科越桔屬南莊組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2、分布和生長環境
烏飯樹主要分布在華中、華南、華東和西南地區。通常生長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山坡森林和灌木叢中。
3、外形特征
壹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度壹般在6米以下,分枝多。
二、單葉互生,葉薄革質,橢圓形,菱形橢圓形,披針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長4-9厘米,葉上有細鋸齒,表面有光澤,兩側無毛。
三、總狀花序長4-10 cm,多花,葉狀苞片,2個小苞片。萼筒多毛,花冠白色管狀,有時呈壇狀,6、7月開花。
漿果球形,直徑5-8毫米,成熟時紫黑色,果實8月成熟-10。
二、烏飯樹的主要用途
首先,吃飯。果實成熟後酸甜可口,可鮮食;據測定,其果實主要含有色素、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C、煙酸、鈣、鐵、磷等營養成分。嫩葉浸泡在米汁裏可以煮成“黑米”,江南人在四月有煮黑米的習俗;
據測定,烏飯樹嫩葉主要含有黃酮類、揮發油、三十烷、未受精萜類、槲皮素、對羥基肉桂酸、外消旋肌醇等。烏飯樹的葉子制成的烏飯樹具有特殊的顏色和味道,並且在空氣中暴露幾天後不變色、不變味、不變質,具有優異的抗菌和防腐效果。
很多地方還用它的果實和葉子發出烏飯樹軟糖、烏飯樹飲料、烏飯樹果醬等食品。
第二,藥用。其果、葉均可入藥,果名“南燭”,有強筋益氣、固精之功效;在民間,它的葉子被搗碎來處理刀傷和斧傷。用藥時請遵醫囑。
第三,用於園林綠化。烏飯樹的葉子在春天變成鮮紅色,夏天變成綠色,夏枝開始長出鮮紅色的葉子,而新葉在秋天和夏天變成綠色,秋天的枝條在冬天開始長出,壹年四季都是鮮綠色的葉子。烏飯樹是良好的園林彩葉樹種,可在城鄉園林綠化中推廣應用。
烏飯樹也是很好的盆景材料。
此外,據研究測定,烏飯樹的果實和葉片中含有大量色素,易溶於水,無毒,可用作染料和食用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