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千萬不要吃剛死或快要死的螃蟹。螃蟹死後,微生物會利用其豐富的營養物質迅速繁殖,使螃蟹腐爛,產生多種毒素。人食用後可能引起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癥狀。此外,蟹肉中還含有壹種組氨酸,在螃蟹死亡後變成組胺。組胺是壹種致敏物質,可使血管擴張,引起皮膚和粘膜充血水腫、蕁麻疹、鼻塞、流鼻涕、支氣管哮喘、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過敏癥狀,嚴重者可出現循環衰竭。
02
為什麽螃蟹死了不能吃?
首先,螃蟹主要以吃水中腐爛的死魚和蝦為生。此外,螃蟹通過鰓呼吸,汙泥、雜草等物質常滯留在鰓縫中。所以,體內有很多細菌。螃蟹活著的時候,細菌可以隨著體內的新陳代謝排出體外。它們壹旦死亡,體內的細菌就會大量繁殖,分解蟹肉,有些細菌會產生毒素。這樣的螃蟹吃了容易中毒。
其次,螃蟹被抓後往往想掙脫,導致體內乳酸增加,會導致體內細菌迅速繁殖,死後擴散到蟹肉中。細菌會分解螃蟹中的氨基酸,然後產生壹種有害物質“組胺”,引起過敏性食物中毒;此外,可能產生的物質是“類組胺”,可引起嘔吐、腹痛、腹瀉,選擇時要註意。
壹般認為,成人攝入100 mg以上的組胺可引起過敏現象,如面部潮紅、皮膚過敏、結膜充血等癥狀,以及頭痛、頭暈、脈頻、心悸、口渴、咽部灼熱、嘴唇腫脹等。還有口、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易怒;更嚴重的還可能出現哮喘、呼吸困難、頭暈、暈厥等。
03
誰不能吃螃蟹?
1,痛風患者
痛風是嘌呤、核酸、尿酸等物質代謝紊亂引起的代謝性疾病。高蛋白、高嘌呤的食物是痛風患者的“敵人”。螃蟹的高蛋白高嘌呤食物,痛風患者壹定要遠離,不要嘗試“海鮮+啤酒”的“痛風套餐”。
2.心血管疾病患者
螃蟹的膽固醇含量相當高。據測定,每只100g螃蟹含膽固醇267 mg,其最吸引人的部位——蟹膏中的膽固醇含量更高,每只100g螃蟹含膽固醇460 mg。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吃膽固醇高的食物會加重病情,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吃螃蟹。
3.過敏的人
螃蟹中含有的蛋白質是壹種外來蛋白質,屬於過敏原。有些體質敏感的人可能對吃螃蟹過敏,出現腹瀉、嘔吐、腹痛、皮疹、皮膚瘙癢等過敏癥狀。蕁麻疹、皮炎、濕疹等皮膚病患者多為過敏體質,此類患者吃螃蟹可能會加重病情。
4.脾胃虛寒的人
螃蟹是寒性食物,蛋白質含量高。脾胃虛寒、體質虛弱、腹瀉的人不宜食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加重病情。專家建議,吃螃蟹最好搭配黃酒、生姜等辛辣食物,清蒸的螃蟹也可以加壹點紫蘇。
5.腎功能受損的人
螃蟹是壹種高蛋白食物,食物中蛋白質的分解代謝廢物通過腎臟排出體外。腎功能不全或腎功能損害的人,排泄代謝產物的能力會大大降低。如果他們吃了過多的高蛋白食物,腎臟的負擔就會增加,腎臟會進壹步受損。
6.感冒咳嗽患者
感冒患者飲食宜清淡,螃蟹中蛋白質含量高,不易消化吸收,不利於感冒的恢復。
7.膽囊炎患者
膽囊炎患者應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而螃蟹的膽固醇含量很高,所以膽囊炎不宜吃螃蟹。
除了這些特殊人群,螃蟹也不適合吃。4歲以下的兒童和60歲以上的老人消化功能較弱,也應少吃螃蟹。另外,普通健康人不宜吃太多螃蟹。如果他們偶爾吃壹次,壹次最好不要超過三只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