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是壹種全新的很酷的寵物。不要以為只是小家,寵物蜥蜴種類很多!
豹紋宮殿
科名:壁虎
中文名:豹紋宮。
英文名:豹壁虎
學名:斑蝥
屬名:真瞼菌屬
可食用性:以昆蟲或蜘蛛為食。
地理分布:伊朗東部、阿富汗西南部、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
形態特征:總長18-25 cm。根據產地不同,它們的體色也各不相同。
生活習性:棲息於平地與山地之間,多見於巖石荒地或草原地區。陸生型,以壹個男性守宮為中心,采取壹夫多妻的生活方式。在繁殖期,雄性會激烈爭奪配偶。白天,我躲在巖石縫裏,天黑後才出去覓食。壹季可產卵1-5次,每個胎兒可產卵1-2枚,40-60天即可孵化。
守護宮殿的蛙眼
簡介:新疆沙虎,壁虎,沙虎屬,又稱護眼宮蛙(Teratoscincus roborowski)
分布:分布於新疆幹旱的戈壁、沙漠地區。近兩年才出現在沿海地區的寵物市場,很受爬行動物愛好者和工作忙想養些小動物解悶的人歡迎。
習性:新疆沙虎體長7-10 cm,最長可達15cm以上。四肢、身體和尾巴覆蓋著大鱗片,抗旱。白天潛伏在山洞裏,晚上出來活動覓食。我很溫順,不怕人。我會用舌頭舔我好奇的東西,生氣的時候搖尾巴作為警告!
餵食箱:可以選擇寬壹點短壹點的餵食箱,因為它們不喜歡往上爬。
墊層:最好用20-30cm厚的幹礫石,或土壤、幼沙(如爬行動物沙、鈣砂)、樹皮(如樹皮、碎椰殼)。
溫度:23-26℃
食物:胸蟲、蚱蜢、蟋蟀,花鳥市場都有賣(如果妳身手敏捷,可以抓蟑螂餵)。準備壹個小的盛水容器飲用,水深不要超過它的身體。
繁殖:每次產卵2粒,75-95天後可孵化出幼蟲,體長約6cm。
壁虎
學名:Gekko壁虎
英文名:Tokay gecko
又名東海壁虎、壁虎。
分類: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爬行動物,鱗目,蜥蜴亞目,壁虎科。
分布:壁虎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廣西、雲南、廣東、福建、臺灣省等地,以廣西產量最大。國外也分布在印度和東南亞。
身體特征:成年壁虎體長25 ~ 35厘米,因棲息地不同,體色差異較大。背部顏色為紫灰色、黑褐色、綠色、灰褐色,腹部為灰白色。體表鱗片分布明顯,灰白色小點,散在淡紅色或棕黃色圓形斑點,不規則。身體背面有大的果實狀疣突和細密的鱗片,頭部呈大三角形,夜間會發出連續的叫聲,當敵人靠近時會張開嘴發出大叫聲。下眼瞼覆蓋在眼球前方的透明鱗片。下顎已經發展出咀嚼能力,可以緊緊咬住人的手指。頭部和背部也有深棕色或深灰色的橫紋。尾部深灰色,有6 ~ 7圈灰白色環。尾巴很容易斷,但很快就會長得和以前壹樣長。四肢短小,只會爬不會跳。腳有五個腳趾,趾瓣上的深紋增加了趾足與光滑表面的摩擦力,使其形成類似活塞的吸附能力,四個腳趾之間發育的吸盤是官部中最具代表性的。壁虎有爬屋檐爬墻壁的能力,就靠這些吸盤。
生活習性:野生壁虎喜歡生活在巖石和懸崖的石縫或樹洞中,有時也會發現它生活在居民家墻壁的磚縫中。它們白天捕食昆蟲,晚上外出,偶爾吃蜥蜴、小蛇和小青蛙。因為壁虎是壹種變溫動物,在寒冷的冬天會在石縫深處或樹洞裏冬眠。
捕捉方法:蛤蜊壹般在4-9月捕捉。常用的捕獲方法有:
壁虎有咬東西的習慣。可以用壹根壹米左右長的細竹竿,頂端綁壹團毛,在蛤蜊面前晃。壁虎誤以為是昆蟲或敵人,就咬進毛發裏,然後可以拖著抓。用壹根長約壹米的鐵絲,壹端做成鉤子,鉤在文蛤的眼窩或下顎處,慢慢拉出抓住。晚上用手電筒,壁虎壹動不動就能用手抓住。
藥用價值:蛤蚧是壹種重要的藥用動物,具有補肺氣、益精血、助陽、平喘、止咳等功效,廣泛用於治療虛寒、哮喘、咯血、肺結核、神經衰弱、陽痿早泄、老年氣虛等疾病。以蛤蜊為主加工的各類蛤蜊酒暢銷國內外;蛤蚧系列中成藥,如蛤蚧大補丸、蛤蚧定喘丸,不勝枚舉。近年來,國內外對蛤蜊的需求不斷增加,蛤蜊的價格也不斷上漲。由於長期捕捉野生文蛤,資源日益減少,現已逐漸轉為人工養殖。
飼養管理:
飼養箱:飼養箱的大小取決於飼養壁虎的個體大小,建議50*30*50cm以上。壁虎的攀爬能力很強,要蓋好,防止它逃跑。水菜放在飼養箱裏,有條件的要安排大型綠植。夏天保證空氣流通,冬天保暖。註意清潔:壁虎喜歡幹凈的地方,要經常打掃,及時清除腐爛的昆蟲和糞便,保持清潔。夏季保持通風,防黴防臭,防止病菌入侵。經常更換飲用水並保持清潔。不要混合大/小蛤蜊。大蛤蜊可能會咬甚至吞下小蛤蜊。壁虎的活動時間多在早上5 ~ 7點和晚上18 ~ 23點,且以夜間為主。
食物:壁虎是食肉動物,主要吃活的昆蟲,不吃死的。據研究,在野生壁虎的食物中,鞘翅目的金龜子最多,其次是直翅目的蝗蟲和蟎類,半翅目的蝽類,膜翅目的蜜蜂和螞蟻。另外,我吃壹些蜘蛛和小蝸牛。蟑螂也是蛤喜歡的食物。最好白天在室內用不透明的黑布遮蓋,或者在養殖箱裏放壹大塊樹皮作為藏身之處。晚上到淩晨放在窗外,用鐵絲網(網孔大小為0.8×0.8cm)罩住飼養箱,用滅蚊器裏的黑光燈誘捕昆蟲,壁虎會捕食自己。也可以用面包蟲、蟋蟀、蝗蟲、蠶蛹等餵養。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飼料供應是否充足只影響壁虎的生長速度。
人工輔食:壁虎喜歡吃活的昆蟲,但也可以訓練它吃人工飼料。用玉米粉、面粉、南瓜或紅薯,加入適量的魚粉、骨粉,做成濃稠的糊狀,塗在壁虎平時覓食活動的鐵絲網或墻壁上,撒上面包蟲,讓壁虎自由舔食。如果這種訓練能夠成功,它的好處就是不僅可以補充食物,還可以在飼料中添加文蛤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和各種防治疾病的藥物。但需要註意的是,仍以昆蟲為主要食物,人工飼料為補充。否則會造成營養不良,影響發育和生殖。
溫度和濕度:蛤蜊在15℃以上開始活動,在17℃以上開始攝食,在22 ~ 30℃時最為活躍,這是蛤蜊在冬季寒冷低溫時生存的關鍵點。此時,應把飼養箱放在溫暖的房間裏,並用棉布、鋸末等。可以保溫,也可以用燈泡。溫度保持在8℃以上,小蛤和薄蛤溫度保持在10℃以上,保證蛤順利越冬。夏季室溫超過32℃時,應倒水降溫,並增加飲水量。同時要防止積水,相對濕度要保持在70% ~ 80%。
生殖技術:
雌雄鑒別:蛤蜊從外表上是不難區分的。壹般來說,男性身體大而粗壯,頭較大,頸和偽較細;女性則相反。男性大腿的腹側面有“∧”形股孔;女性不會。在生殖期,女性身體的背部會膨脹,更容易識別。此外,雄尾基部腹面靠近泄殖腔,有兩個橢圓形凸起,稱為半陰莖囊,其中有兩個半莖(連接體),各有壹個開口。拇指和食指向泄殖腔方向擠壓,可以看到陰莖轉出體外。女性部分具有上述特征。
繁殖習性:壁虎繁殖能力差,3 ~ 4歲發育成熟。4月到5月是交配的高潮,所有的壁虎都在晚上交配。壁虎產卵時間為5-9月,高峰期為6-7月,偶爾個別產卵時間為6-10月。壹般它們壹年產卵1次,每次2粒,少數先產1粒,間隔幾分鐘到幾十分鐘,甚至幾天後才產第二粒。偶爾,它們壹年產卵兩次。壁虎產卵後離開,沒有保護卵的習慣。壁虎喜歡在黑暗的角落裏產卵。剛出生的雞蛋殼柔軟、粘粘的、白色的,出生後就固定在墻上。大約1小時後,蛋殼完全變硬。變硬的雞蛋通常不會被移走。
繁殖期管理:4-5月是交配的高潮。此時,如果雄蚌較多,應分開飼養,防止雄蚌為求偶而互相撕咬,造成殘疾。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壁虎有吃卵的壞習慣,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盡量避免這種情況。比較好的方法是在壁虎喜歡產卵的地方貼壹層紙,讓它在紙上產卵,然後連同紙壹起撕掉,集中存放。這樣既能防止蛤蜊吃卵,又能防止蛤蜊在活動時打碎卵。
孵化:在自然條件下,卵的自然孵化期較長,卵內胚胎發育持續90 ~ 250天。壹般7月前下的蛋當年就能孵化。潛伏期約為100天;7月以後下的蛋壹般要到第二年才孵化。如果在人工控制下,溫度保持在35℃,相對濕度為80%,潛伏期可縮短至75天左右。幼壁虎在孵化當年的壽命越長,冬季死亡率越低。也可以降低產卵期較晚的卵的溫度,推遲孵化,直到下壹個溫暖的天氣。還能大大提高存活率。
常見病防治:壁虎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但在人工飼養密度較高的情況下,如果對清潔衛生不夠重視,有時會發生壹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