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鹵肉和肉燥的原理與區別

鹵肉和肉燥的原理與區別

鹵肉和肉燥的原理與區別。

1、將肥瘦五花肉切成小丁,紅蔥頭、大蒜、香蔥切末。

2、不粘鍋裏不加油,燒熱後加入五花肉,開中火翻炒至肉丁略焦,並有豬油滲出。

3、加入紅蔥頭碎不斷翻炒至紅蔥頭變微焦黃。

4、加入香蔥、大蒜翻炒至炒出香味。

5、趁鍋熱加入紅砂糖、翻炒均勻至砂糖融化。

6、沿鍋邊加入醬油翻炒均勻,加了醬油後,鹵肉的感覺就來了。

7、倒入熱水,大概為肉燥的兩倍高度。

8、加入自己喜歡的料,燉煮2小時至肉丁軟爛但不失其形。

9、最後開大火收汁至醬汁能掛在肉丁上,完成。

肌肉示意圖。

動物肌肉是由壹根根肌肉纖維組成的。數根肌肉纖維被壹層半透明的薄膜(就是結締組織)包裹成壹束肌肉束,壹束束肌肉束又構成了壹條完整的肌肉。結締組織與肌肉纖維壹起,決定了肌肉的質地。

軟嫩程度會隨烹飪時間變化。

1、肉在剛開始烹飪時,會輕微變硬,並且更具彈性,便於咀嚼。

2、接下來,肌纖維收縮,肉汁開始滲出到纖維的間隙中,肉質從而變得多汁。

3、繼續烹煮下去,結締組織開始收縮,纖維間的肉汁會被擠出,肉質從而變幹變硬。

4、如果再煮上數個小時,結締組織被溶解破壞,肌纖維失去包裹束縛而四散分離,外部水分侵入並充斥其間,口感從而變得軟爛水潤但又兼具纖維感。

鹵肉飯,在臺南地區也被稱為肉燥飯,兩者其實做法相同,區別是鹵肉飯用的是肉丁,而肉燥飯用的是絞肉。像這種把肉燥烹飪之後與醬汁壹起澆在米飯上吃的料理,除了臺灣鹵肉飯之外,還有溫州糯米飯,兩者的肉燥雖然都是軟嫩的,但其實用到的原理卻大有不同。

先來說說肌肉的組織結構(見圖8),物肌肉是由壹根根肌肉纖維組成的,而數根肌肉纖維被壹層半透明的薄膜(就是結締組織)包裹成壹束肌肉束,壹束束肌肉束又構成了壹條完整的肌肉。結締組織與肌肉纖維壹起,決定了肌肉的質地,肉在烹飪中會呈現出很神奇的狀態:隨著受熱,肉的質地會先從柔軟變得堅硬,經過很久的烹煮,又會變得非常軟爛。

大致分析壹下這個過程:肉在剛開始烹飪時,會輕微變硬,並且更具彈性,便於咀嚼。接下來,肌纖維收縮,肉汁開始滲出到纖維的間隙中,肉質變得多汁。繼續烹煮下去,結締組織開始收縮,纖維間的肉汁會被擠出,從而肉質變幹變硬。

如果再煮上數個小時,結締組織被溶解破壞,肌纖維失去包裹束縛而四散分離,外部水分侵入並充斥其間,口感從而變得軟爛水潤但又兼具纖維感。

臺灣鹵肉飯與溫州糯米飯的區別就在於:鹵肉飯的肉燥要燉煮很長的時間,處理的是結締組織,而糯米粉的肉燥是快速燙熟的,處理的是肌肉纖維。如果繪制壹條肉類的質地曲線的話,糯米飯追求的是曲線的開頭部分,而鹵肉飯則追求的是結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