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試圖通過直接定義來找出時間的本質,但這些嘗試都失敗了。然而,在這些嘗試中,有壹個實驗顛覆了人們的認知。科學家們在世界各地聚集了許多誌願者住在洞穴裏,與外界隔絕,其中壹人在洞穴裏呆了130天。結果如何?
“時間”實驗
這個實驗從1989 65438+10月13開始,由壹位意大利心理學家:毛裏西奧·蒙塔爾比尼(Mauricio Montalbini)領導。本實驗的目的是將參與者置於與外界完全隔絕的封閉環境中,不知道時間的流逝,探究人體此時的變化,包括生物節律、免疫系統、註意廣度障礙和睡眠狀態的應用研究。這項研究將有助於科學家了解未來宇航員長時間太空旅行時人體的變化。
為了更好的模擬外太空的情況,參與實驗設計的人做了很多非常反人類的設計。他們在地下幾十米的山洞裏建了壹個封閉的房間,面積只有18平方米。這個房間與外界完全隔絕。這裏沒有手機和電腦。其中,關鍵的設計是排除所有可能計時的工具,只留下燈和壹些必要的器具。這裏唯壹能和外界交流的就是壹個小屏幕。誌願者只有放棄,才能用這個屏幕和外界交流。
參與這項實驗的誌願者可以在這個封閉的空間裏度過任何時間。他們想睡就睡,想吃就吃,想娛樂就娛樂。當然,這些娛樂只能是給自己的。
基於這些基本設置,科學家開始招募誌願者參與這項實驗。確實有很多人表示願意參加,但是很難堅持下去。整個實驗過程中,只有壹個叫斯蒂芬妮的女人堅持下來,在山洞裏呆了130天,才最終放棄。
因此,斯蒂芬妮的參與對這項實驗意義重大,她的相關數據成為科學家研究這壹課題的主要依據。那麽斯蒂芬妮是如何度過這130天的呢?
斯蒂芬妮洞穴中的130天
起初,斯蒂芬妮在山洞裏過著非常規律的生活。她要麽學習,要麽運動,要麽吃飯睡覺,壹切都顯得很有規律,仿佛沒有受到計時工具不足的影響。不僅如此,斯蒂芬妮對時間的把握能力也優於常人,她最初的時間規劃也更加精準,這讓她把壹切都安排得有條不紊。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實驗的進行,斯蒂芬妮很難清楚地掌握自己睡了多長時間。根據實驗觀察者的記錄,有時她睡了壹會兒,有時她睡了很久。睡眠時間的混亂已經完全打亂了原本規律的生活。節奏被打破後,斯蒂芬妮完全失去了對時間的控制,身體和心理都出現了問題。首先,她的生理期沒有按照正常情況來。其次,她的精神也出現了問題,整個人幾乎處於崩潰的狀態。
於是,130天後,她堅持不下去了,選擇了放棄,從山洞裏走了出來。當她爬出洞穴時,她發現她對時間的估計與事實相差甚遠。她以為自己只在山洞裏呆了兩個月,實際上卻呆了四個多月,實際上比她估計的多了1倍。可以說斯蒂芬妮的恢復能力遠超常人,這使得實驗順利進行,科學家從中獲得了足夠的數據。
時間存在?
從實驗中我們不難看出,當人類切斷與外界的壹切聯系時,是很難感知到時間的存在的。科學界不能直接定義時間,只能通過測量來定義時間。這個定義就是時間周期性變化。想象壹下,如果壹切都靜止了,時間就沒有意義了。而人類之所以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是因為能看到這些事物的變化,並用壹定的工具去衡量。但問題是,萬物的變化是時間本身嗎?
其實還不能這麽說。因此,壹些科學家認為時間可能不存在,或者時間本身沒有意義。壹些科學家認為,時間的流逝很可能只是人類的壹種感知或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