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這種神奇的“白嫖”蛋撻,在路邊攤、蛋糕店、面包店、地鐵、粵菜茶餐廳、宿舍樓下的自動售貨機裏,都時不時能看到。只要商店門前掛上“蛋撻壹元壹個”的招牌,薅羊毛就會吸引人們排隊。那麽,這個蛋撻真的可以吃嗎?
其實,只要妳在家做過蛋撻,就會知道蛋撻是用蛋撻皮和蛋撻液在烤箱裏烤出來的,好容易。甚至妳都可以在網上買到。22塊錢可以買51個蛋撻皮,才4毛錢(當然不壹定好)。
知乎做過壹個實驗,就是用傳說中肯德基供應商的蛋撻皮和蛋撻液,壹份只要1.90元。
壹般來說,黃油的酥脆感很好,但是會遇到壹個問題——黃油熔點低,酥脆效果差,不美觀。棕櫚油則有很好的酥脆效果,但口感略遜壹籌。所以,要想做出正宗的32層酥皮,口感細膩的蛋撻,還得花錢買油。
至於蛋撻液,也很有講究。市面上蛋撻液的配方壹般是牛奶、雞蛋、糖。這個還是比較好的,差不多水都會摻進去,優秀的蛋撻液會加鮮奶油——任何甜品壹旦加了鮮奶油,成本就上去了。有些還會加入蔓越莓和紅豆。
其實很多蛋糕店采取的都是和自制類似的方法,用半成品的蛋撻皮和自制的蛋撻液,蛋撻液裏的奶油、雞蛋、牛奶都選擇優質品牌,保證口感。
然而,壹塊錢的蛋撻就不壹樣了。由於消費者可以買到四毛錢的蛋撻皮,所以批發的蛋撻皮只會更便宜,如果店家自己做蛋撻皮,成本還可以更低。
至於蛋撻液,可以更簡單。雞蛋、水、糖、牛奶都是最便宜的,用便宜的吉士粉代替鮮奶油。其他用於提味的煉乳全部閹割,壹個蛋撻的成本可以控制在五毛錢以內。賺壹個蛋撻的錢綽綽有余。
所以蛋撻可以低至壹元壹個賺錢,也可以賣到十幾元壹個,還是有很多人追捧的。
有人可能會說,連50美分的凈利潤都低。但所謂薄利多銷的奧秘就在這裏。哪怕單筆利潤少壹點,只要有盈余,哪怕是指甲蓋大的盈余,只要賣的夠多,就壹定會贏。
這種情況在專做壹元蛋撻的流動攤位車上最為常見。攤主在家裏購買設備和原材料,自己制作蛋撻和撻,做完後用小車拉出來,在學校門口、步行街等人口多的地方賣。幾乎相當於壹個淘寶賣家,省去了店鋪租金、運費、流通等所有中間成本,賣多少就能賺多少。是不是很美?
開蛋撻店的成本不是很高。可以開壹個小門面,加盟費可以低至1000元,是典型的小生意。
這裏妳可能會問,這種壹元蛋撻有沒有食品安全問題?能敞著肚子吃嗎?
根據我們之前的分析,蛋撻確實可以通過合法、安全的方式將成本降到1元以下,或者以較小的損失將壹元蛋撻推上網絡名人中的頂級品牌。
在這兩種情況下,壹塊錢的蛋撻都可以放心食用。但與此同時,市場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壹些黑心商家。在購買面粉、雞蛋、牛奶等基本食材時,買到劣質材料、使用隔夜過期材料的情況屢見不鮮,制作時註意衛生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壹搜,確實發生過多起關於蛋撻的食品安全事件。壹些制造商被發現用回收的月餅重新制作蛋撻,這些月餅已經發黴變黑,上面長滿了綠毛。有人吃過超市自制蛋撻裏的死蒼蠅、頭發、玻璃渣...
所以,能吃就吃,但是不要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