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歷史
清明節,素有“清明時節雨紛紛”之稱,又叫青年節,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立冬至日後的108天。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壹。這是祭祖掃墓的日子。說到清明節,首先要說的就是解推的故事。
2600年前的春秋時期,晉國公爵的寵妃李記為了讓他的兒子繼承王位,對王子圖謀不軌,申生被迫自殺。申生的弟弟姬重兒為了躲避天譴,流亡國外。被流放期間,姬重兒受盡屈辱。曾隨他出征的朝臣紛紛離開他,各自尋找出路。只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壹直跟著他,其中壹個叫介子推。
據《漢書·詩傳》記載,有壹年姬重兒壹行逃到衛國,壹個叫頭緒的隨從偷了姬重兒所有的糧食,逃入深山。姬重兒沒有食物,饑餓難忍。向中國農民乞討時,不是為了大米而來,而是被農民取笑用土塊當大米。後來,姬重兒餓昏了。介子推為了讓姬重兒活著,把他推進山溝,從他大腿上割下壹塊肉,和摘下來的野菜壹起煮成湯給姬重兒吃。當姬重兒從進食中恢復過來,得知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姬重兒大為感動,聲稱自己終有壹天會成為國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十九年後,姬重兒歷經千辛萬苦回到晉國,成為國君。他就是晉文公,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壹。
晉文公上臺後,對於那些與他同甘共苦的官員,他賞賜了極大的榮華富貴,卻忘了推介子。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辯護。晉文公突然想起介子推為自己削股的舊事,感到內疚,馬上派人去請介子推上法庭,賞賜為官。然而,幾趟下來,介子推不動了。晉文公不得不親自去開門。然而,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手的房子時,他看到門是關著的。介子推不願見他,早已背著母親躲在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
晉文公讓他的禦林軍搜索綿山,但仍然沒有介子推母子。於是,有人出了個餿主意,說,不如三面放火燒火燒山,留下壹面,火燒起來介子會自己出來。晉文公下令提升火燒山。沒想到,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撲滅後,介子終究沒有被推出來。晉文公領著眾人上山,看到母子倆抱著壹棵燒焦的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對著介子推的屍體痛哭,突然發現介子推的後背被壹個柳樹洞堵住了,洞裏似乎有什麽東西。晉文公拿出來壹看,是壹條裙子,不過上面刻著壹首血詩:
我希望妳的主人永遠是清楚的。
與其陪妳當勸諫者,不如當個鬼不見。
如果妳的主人心裏有我,記得我經常自省。
我酒泉問心無愧,勤政清廉。
晉文公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壹邊抽泣壹邊把那本血淋淋的書放進袖子裏。然後晉文公派人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埋在燒焦的柳樹下。為了紀念介休,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為“介休山”,並在山上修建祠堂,將火燒山獲釋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告訴全國每年這壹天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只吃冷食。
臨走時,晉文公親自砍下壹段燒焦的柳樹,在宮裏做了壹雙木屐。他天天看著它,嘆息道:“真可惜。”“第壹步”是古代人的下屬在上級或同級之間互相尊重的稱呼,傳說由此而來。
第二年,晉文公帶領他的大臣們,穿著便衣徒步去參拜和表達他們的哀悼。走到墳前,我看到死去的老柳樹復活了,有成千上萬的綠枝,在風中起舞。晉文公看著復活的老柳樹,仿佛看到了介子推。他畢恭畢敬地走到柳樹前,慈愛地捏下壹根柳枝,編了壹個圈,戴在頭上。祭祀結束後,晉文公將復活的老柳命名為“清明柳”,並將介子推的祭祀日命名為清明節。
清明節宣傳口號
文明祭掃,為創建山水生態園林城市盡綿薄之力
打破舊的規則和習俗,建立壹個新的文明風格。
再接再厲,爭第壹,爭創全國文明單位。
清明時節雨紛紛,壹束束鮮花祭奠故人。
為什麽要用迷信的燒紙?文明祭祀告慰故友。
關愛生者,關愛死者,關愛生命。
自強不息,改革創新,服務第壹,爭創壹流
誠信服務重塑道德深化殯葬改革全面推行生態殯葬
為逝者獻花,美好的妳我他。
開展改樹改塑活動,再樹文明新風。
清明節吃什麽?
1,綠色餃子
青團子在江南壹帶壹直有這個習俗,但是對於青團子來說,其實就是把壹種“麥稭”植物搗碎做成汁,然後用糯米做成團子,而團子的餡其實是用壹種很精致的糖豆沙做成的,這也是慢慢的把它們放在籠子裏繞起來,然後做好了就可以吃了。
2.艾贊
大家都吃過艾蒿嗎?客家人有句老話壹直說“清明節前後吃馬克杯,壹年四季都不容易生病”,所以在清明節期間,客家人都有吃馬克杯的習慣,而這也是壹種傳統小吃,馬克杯的制作方法很有講究。
3.溫暖的蘑菇包
在泰寧,清明節期間總是吃“暖菇包”,所以暖菇包也成為泰寧清明節的傳統小吃,泰寧制作暖菇包也有壹些不同。區別在於南北片,北片類似月牙,南片類似滿月。
4.令人為難的
在中國的北方和南方,有吃“鍋”的習俗,“鍋”是壹種油炸食品,也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對於郭來說,它總是有壹個非常酥脆精致的形狀,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都會很棒。
5.清明大米
在清明節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收集壹些可以在野外使用的草藥,並用來制作“清明大米”,這壹直是清明食品中重要的食物習俗之壹,這對人體非常健康。
6、棗糕
棗糕其實是糕的壹種,其實是為了紀念介子推提倡的壹種高貴品質而制作的美食習俗。但在北方,人們習慣把棗糕變成會飛的燕子,用壹些柳條串在門上,可以做冷食。而且春季養生其實是可以有壹定作用的,可以增加脾臟的功能。
清明節的作文
沒有歲月是平靜的,但有人為妳背負重擔。
-題字
壹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壹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驅。英雄,在每個時代,都在發光。值此清明之際,讓我們跟隨歷史的腳步,緬懷先烈,致敬英雄。
古往今來,八次饑荒,翻開歷史的畫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昂首挺胸,屹立於世界之林。是無數英雄的奉獻和努力,給我們帶來了和平美好的生活,創造了中國人驕傲、世界矚目的中國。回望歷史,在團結保家衛國的抗日戰爭中,無數將士拋頭顱灑熱血,獻出寶貴生命;在改革開放的和平年代,無數科研人員奮戰在第壹線,默默無聞,為國為民奉獻。他們是民族英雄。
古代有英雄浴血奮戰,現在有天使抗擊疫情。2020年初,疫情陰霾籠罩神州大地,無數英雄逆風前行。他們立下“不求回報,無論生死”的誓言,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邀請函上。他們毅然去了,不怕生死。年逾八旬的鐘南山院士告誡國人不要去疫區,但他義無反顧地坐上了去武漢的高鐵。在這場疫情中,數萬白衣天使奮鬥在疫情的最前線。他們不顧被感染的危險,每天照顧病人,把他們當親人看待。他們放棄了和家裏親人的團聚,和工作上的同事並肩戰鬥,為了大家把家人拋在身後。他們是人民的英雄。
“我很抱歉以這種方式認識妳。”這是我想對在火災中犧牲的消防戰士們說的話。2065438+2009年3月底,四川涼山發生火災,數百名消防戰士第壹時間趕赴火場。不幸的是,在滅火行動中,受風向突變影響,森林起火,造成27名消防戰士和3名當地官員遇難。他們中最小的只有20歲。他們原本是同齡人,選擇了最危險的職業。這場大火讓全國人民傷心,國家就要四歲了。然而,壹年後的3月30日,災難不請自來,涼山西昌再次發生火災,已造成19名消防員犧牲。年輕的消防戰士,為了神聖的使命,用青春詮釋了生命的價值,譜寫了壹曲驚天動地的英雄贊歌。他們是每個人都尊敬的英雄。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自古以來,我們就有辛勤工作的人,有辛勤工作的人,有為人民求情的人,有為法律犧牲生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又是壹年清明,悼念英靈。清明節不僅緬懷了生命的逝去,也延續了英氣。願我們以史為鑒,追隨先烈的腳步,以不忘初心的精神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