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幹姜和生姜有什麽區別?幹姜和生姜哪個好?

幹姜和生姜有什麽區別?幹姜和生姜哪個好?

可能有朋友不知道生姜也是分種類的,不同種類的生姜藥效會有所差別,我們經常聽說的有幹姜和生姜。那麽幹姜和生姜有什麽區別?幹姜和生姜哪個好?

幹姜和生姜的區別 1、材料不同

幹姜:幹姜是用植物姜的塊莖幹制而成,這對姜的塊莖有壹定的要求,壹般都是使用的老姜,尤其是做中藥的幹姜要求姜的塊莖至少有3歲以上的年限。

生姜:生姜也就平常使用的嫩姜,這對姜的塊莖的要求比較低,壹般都是壹年生的嫩芽即可,口感脆嫩爽口適合鮮食。

2、功效不同

幹姜:幹姜無陰液的牽制,其熱性猛烈而不持久,質重可入三焦,重點在中下焦,可用之以治三焦寒之重癥,實寒者驅散,虛寒甚者欲亡可以回陽。對脾的作用較多。

生姜:生姜因為有陰液的制約,性溫,熱性不如幹姜猛烈,勝在緩和,固可以入上焦解表散寒,入中焦溫中止嘔,對於寒之重癥顯得力量不足。重點在上中焦,對胃的作用較多。

3、藥性不同

幹姜:幹姜由於在泥土中掩埋了3年以上,其藥性比較溫和,適合緩慢調理型的患者使用,能溫和的調理身體內的正邪沖突,避免藥效過於激烈影響病人身體健康。

生姜:生姜的藥性比較強烈,多為解表藥物來使用,能迅速的達到病竈,度病因進行糾正和治療,但是藥性強烈,對身體的影響比較大。

4、用途不同

幹姜:幹姜主要是用於滋補和調理身體方面,多以中藥成分出現。

生姜:生姜是我們平常食用的壹種調味品,多以菜肴的形式出現。

幹姜和生姜哪個好

經過炮制的幹姜,其效果更比生姜強大,它所含的姜烯酚是生姜的10倍以上,對於各種病癥及身體上的不適更加有效。此外,它對於減肥及體質改善也有絕佳的效果。

生姜的氣味比幹姜淡薄,所以生姜擅長於散寒邪,以驅邪發表為主,行而不守,重在行;幹姜擅長於扶正氣,以溫中回陽為主,性守不走,重在守。生姜主要作用於胃,降逆散寒行水邪;幹姜主要作用於脾,溫陽守中扶正氣。

生姜重在祛邪氣,幹姜重在扶正氣,如果脾胃正氣不虛,只是邪氣盛,只用生姜就可;如果脾胃只是正氣虛,沒有邪氣,那只用幹姜就好;如果脾胃的正氣虛、邪氣也盛,幹姜和生姜就壹起用。

說的再通俗些,生姜重在促進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以行為主,幹姜重在溫養脾胃的功能,以守為主。如果妳的胃裏沒有停水宿食,只是感覺有些寒,那就不能用生姜了,該用幹姜。

為什麽呢?生姜能讓胃裏的食物“行動”起來,幹姜能讓脾胃暖和起來。但如果妳的胃很溫暖,只是有些停水宿食,那就不能用幹姜了,該用生姜;如果妳的胃裏既有停水宿食又偏寒,幹姜與生姜必須同時用才行。

所以,別小看這壹味小小的生姜或者幹姜,用對了也是可以定乾坤的,但切記不可用錯啊!

幹姜的食療偏方 幹姜米粥

材料:由幹姜,粳米,水。

制法:將幹姜研末,每次取3~6克,粳米100克,入沙鍋內,加水1000毫升,煮為稀稠粥。每日早晨起床後空腹食之。

功效:具有健胃止嘔、溫中散寒的功效。適應於胃寒嘔吐、脾寒瀉泄(如: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消化不良)以及肺寒咳嗽(如:慢性支氣管炎)等。

說明:幹姜辛熱性燥,善祛裏寒以溫胃之陽。與甘平粳米煮粥,性溫補脾,健脾止嘔,溫中散寒。凡陰寒內盛,陽氣衰微,或脾胃虛寒,吐瀉冷痛等癥,皆可服用。本品既能溫脾陽燥濕,又能溫肺氣以散寒,寒飲化而不致上犯肺,則喘咳自止。故本粥又常用於寒飲犯肺之咳喘癥。姜有生姜、幹姜之分,功用也有所不同,用生姜和幹姜煮粥,其性能亦各異。生姜粥辛溫,長於發散,又能溫中止嘔,為外感風寒及胃寒嘔吐之常用粥。幹姜粥性熱,燥烈之性較強,而長於溫中回陽,兼能溫肺化痰、偏治裏寒之癥。

註意事項:胃熱嘔吐及胃潰瘍出血者不宜食。

赤石脂幹姜粥

材料:赤石脂30克,幹姜10克,粳米60克。

制法:將赤石脂打碎,與幹姜入鍋,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備用。粳米煮為稀粥,加入藥汁,煮開1-2沸,待食。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溫熱服食。

功效:溫中健脾,澀腸止痢。主治慢性虛寒痢疾。此粥對久治不愈的寒痢,療效顯著。

來源:《傷寒論》

幹姜花椒粥

材料:幹姜5片,高良姜4克,花椒3克,粳米100克,紅糖15克

制法:將幹姜、高良姜、花椒洗凈,姜切成片,以白凈的紗布袋盛之,與淘洗凈的粳米同加清水煮沸,30分鐘後取出藥袋,煮制成粥。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長期服食可見效。

功效:暖胃散寒,溫中止痛。適用於脾胃虛寒,心腹冷痛,嘔吐,呃逆,口吐清水,腸鳴腹瀉等。

來源:《千家食療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