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零基礎,如何學會吹葫蘆絲?

零基礎,如何學會吹葫蘆絲?

1、葫蘆絲簡介

葫蘆絲又稱葫蘆簫,傣語稱之為單南母倒(南母倒即葫蘆之意)。流行於滇西德宏、保山、瑞麗等傣族地區,在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中也較為流行。

葫蘆絲的構造較特殊,所用材料均取自天然,純手工完成制作過程。它由葫蘆、主管、簧片、附管組成,主管開有七個音孔,音域為低音3、5、6、7、中音1 2 3 5 6。有長短附管各壹根,安裝在主管兩邊,附管持續發壹個音。

葫蘆絲發音優美、親切,略帶鼻音,擅於表示溫柔細膩的感情,給人以含蓄朦朧的美感。因為它發出的音有如抖動絲綢那樣飄逸、輕柔,所以稱它為葫蘆絲。

2、葫蘆絲的外形,見下圖

3、持葫蘆絲的手勢及按孔方法

兩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分別按住第壹、第二、第三音孔和第四、第五、第六音孔,後面的第七音孔用大拇指按住。至於是左手在上還是右手在上沒有規定,隨各人的習慣而定,不影響演奏技巧的學習。

按孔壹定要按嚴實,不能有壹部分沒有按住,這樣會造成漏氣,導致音不準或出怪音。但是按孔的手指又不能僵硬,不能用拙力,手指要放松。見下圖。

4、演奏姿勢。

吹奏葫蘆絲,壹般都是用站姿,身形自然、放松、挺拔。見下圖

5、氣息的運用

吹奏葫蘆絲的氣息與竹笛、豎笛的氣息截然不同。竹笛、豎笛吹奏低音時氣流要輕緩,而吹奏葫蘆絲的低音(低音“3”音除外)氣流要強;竹笛、豎笛吹奏高音時氣流要強,而葫蘆絲的高音只能緩吹,如果用氣過猛可能導致無樂音或損壞簧片。

6、怎樣吹出葫蘆絲的音階

6-1、葫蘆絲的常用指法為筒音=低音5,如果沒有特別說明,說到音階的時候,都是指筒音=低音5的音階。

6-2、葫蘆絲的發音是靠壹片安裝在葫蘆內的簧片,簧片只需要很少的氣流就會發出聲音。有些初學者聽到葫蘆絲發出聲音了,就開始動手指想讓它奏出旋律來,其實,這是葫蘆絲的“咕”音,是葫蘆絲的最低音,有的葫蘆絲樂曲中需要吹奏這個最低音。在葫蘆絲發“咕”音的情況下,不論怎麽動手指,葫蘆絲只會出這麽壹個音,吹不出旋律。大多數情況下,這個“咕”音是初學者需要刻意回避的,是初學者在換氣或樂曲結束的時候最容易出現的噪聲(怎樣避免“咕”音,需另文敘述)。

6-3、將葫蘆絲的所有音孔全部按住,將氣流緩緩送入葫蘆絲,出現“咕”音後,繼續加強氣流(註意上面第五點說的氣息運用,葫蘆絲越是低音,需要的氣流越強),直到“咕”音的聲音變了,變得結實了,這就是葫蘆絲的筒音,這時,再放開或按住音孔,就可以吹出旋律來了。

6-4、不管什麽調的葫蘆絲,指法是壹樣的。葫蘆絲與其他吹管樂器壹樣,同壹支葫蘆絲,要變調的時候是變指法,指法不變的情況下要變調,就需要更換不同調高的葫蘆絲。

葫蘆絲最常用的指法是筒音=低音5,以它為例,說明怎樣吹出葫蘆絲的音階。將音孔全按,“咕”音是低音3,筒音是低音5,從下到上逐個放開音孔,最後放開後面用大拇指按住的孔,依次奏出低音6、7,中音1、2、3、5、6等音階,4音為放開主管前面最上面的孔,按住其余的孔。特別要註意的是,4音的音量和音色都比其他音差很多,這是正常的,千萬不可因為音色和音量的不盡人意而猛吹這個音,否則,輕則吹不出這個音,重則把簧片吹壞,使葫蘆絲報廢。

葫蘆絲其他的常用指法有筒音=1、筒音=2、筒音=4等,這些指法的按孔方法見下圖,實心圓表示音孔被按住,空心圓包括音孔被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