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對韓復榘的評價是:“韓復榘作戰英勇,又比較有文化,方深得馮玉祥的重用和信任,壹步步提拔,而成為馮手下的壹員大將。後來他離馮投蔣,去山東主政八年,曾試圖做出壹些政績,直到抗戰爆發,被蔣介石殺頭。”“他對儒家哲學極為贊賞,且讀過壹些孔孟理學之作,並非完全壹介武夫。”
當代著名學者、教育家徐北文曾撰文稱:“韓復榘在西北軍以能詩文、擅書法發跡。他在山東主政後,把壹些術士、僧道統統趕出衙門,並重用何思源、梁漱溟、趙太侔等新派文人。韓與張宗昌的不同,是由於文野之分。”
主要政績
軍事方面
韓復榘趁蔣、馮、閻還在陷於中原混戰之機,迅速發展軍事實力。治魯之初,他的第三路軍不足3萬人,韓復榘通過各種辦法很快就將部隊總兵力翻了壹番,編為5個師1個旅。
抗戰爆發後,韓復榘的態度有了改變,表示對日“決絕”,積極進行抗戰,他的部隊編為三個軍五個師又壹個旅。他以孫桐萱、李漢章兩師擔任濟南以北黃河防務,以谷良民師擔任膠東煙臺及周村以北黃河防務;
徐州會戰中不戰而走,導致濟南失守,差點導致會戰的失敗的嚴重後果,差點就少了壹次著名的臺兒莊戰役。
在抗戰期間,韓復榘臨陣逃跑,不顧全大局,只顧自保,其不聽上級命令阻擊日軍,導致了濟南泰安的淪陷,使得黃河天險輕易丟失,這是蔣介石殺他的主要原因。
吏治方面
他規定政府人員都必須穿戴與士兵壹樣的布制服裝,對政府人員吸食毒品懲罰很重,壹旦發現,輕則革職,重則槍斃。他特別厭惡貪官汙吏,專門設有“高級偵探隊”,選用高中畢業的青年充任隊員,對各部門和各市縣進行明察暗訪定期直接向他密報。他發現有貪汙受賄官員立即逮捕,以軍法處置。
治魯期間,他常以山東省主席和第三路軍總指揮的名義坐堂審案。有時他還微服私訪,遇有訟獄,即堂審理,當場斷案。
教育方面
他力排眾議,任命何思源先生為教育廳長,並從不拖欠教育經費,而且每年都有所增加,使山東教育事業得到很大發展。除原有的學校大大增加班次外,又增設了許多中小學,還增設了壹所醫學專科學校、八所鄉村師範和四所職業學校,以及國立山東大學、山東省立戲劇學校。在學校生由1929年的50余萬,到1933年增加到100余萬。
其他業績
禁毒
山東原是煙毒泛濫之地,日本帝國主義以青島、濟南為基地,在山東大量販賣毒品,甚至深入到廣大農村。韓復榘主魯以後,雷厲風行禁煙禁毒。吸食鴉片者關押起來強制戒毒,屢教不改者槍斃,販賣毒品者無論多少壹律槍斃。韓在山東雖然殺人較多,但其中絕大部分是土匪煙販。
支持張學良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韓復榘明確支持張學良的行動,並發出了支持張和派兵夾擊中央軍的“馬電”,被南京政府特務破譯。因此,蔣介石對韓復榘恨之入骨,為以後被誘殺留下禍根。
抗戰爆發後,韓復榘的態度有了明顯轉變,表示對日“決絕”,積極抗戰,對日本人提出的“華北自治”等主張堅決反對,並回絕了日本人官位引誘。
在日軍對山東發動進攻後,韓復榘開始時曾進行了抵抗,進行了諸如夜襲桑園車站、血戰德州、堅守臨邑、濟陽遭遇戰、徒駭河之戰、濟南戰役、大江口阻擊戰、配合臺兒莊的外圍戰、夜襲大汶口等比較大的戰役或戰鬥,重創了日軍,他自己的部隊也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