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除了小雜魚鬧窩的現象後,我們著重談壹下冬季魚類為何吞餌不爽的原因和對策:
1.關於魚類:冬季水冷魚不活躍,自身消耗能量不多,自然索餌覓食的積極性也就不高;另外,多數魚類在冬季選擇了蟄伏深水保暖越冬的習性,即使是非常鮮美的食料也不足以引起它們濃厚的興趣;再加上妳垂釣的區域地處齊魯大地,冬季氣候寒冷,魚類的這個習性就更加凸顯了……所以,當它們進入窩點後,壹般不會出現積極覓食甚至搶食的現象,釣魚人期待的“浮標動大魚中”的喜人場景很難在這個特定的季節內出現。它們在窩點內遊動而攪起的水流以及蹭碰線組等幹擾,就很容易造成浮標的上下起伏。因此,就會出現妳上述的問題了。
2.關於餌料:餌料的大小、軟硬和霧化快慢等物理性質對於提高中鉤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理由有如下:餌料大,而窩中的魚體小時,不容易輕松入口;使用黏度大、霧化慢、質地硬的餌料垂釣而魚吞食懶散時,不容易被魚輕松吸入,同時也不太容易在第壹時間使鉤尖刺入魚唇,因而,使用餌料的大小、餌球的軟硬和霧化的快慢,都可以影響我們的揚竿的中鉤率。
解決的方法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考慮:
1.首先應根據冬季魚類活動的特性,我們在施釣的時候應首先選擇大魚相對較為集中的釣點和釣位;選用清淡些的餌料(如果是在養殖池塘中垂釣,還要配以餵魚飼料);做好適應引誘大魚進窩的“窩子”等,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盡最大可能地避開小雜魚的幹擾。
2.如果出現的虛假魚訊確實是大魚所為的話,我們則應在釣組的調整上下工夫。浮標的調目設定壹定要準確(無論妳是決定調高或者是調低),在選擇釣目的時候,應根據魚訊的反應再作精確的調整:虛假信號多,多次揚竿不中魚時,可以適當調高釣目(稱釣鈍),比如調4釣4或調4釣5等;窩點有魚進窩吃食,浮標信號微弱、無明顯動感或無意識地揚竿居然也能夠中魚時,應適當調低釣目(稱釣靈),比如調4釣2或調4釣1等。
針對妳信中所提到的情況,我看可以參照“適當調高釣目(釣遲鈍)”的方法來解決。
3.如果餌料方面出現問題,可以適當地進行調整。如釣餌太大,妳可以適當改搓小餌或改搓餌為拉餌;如釣餌太硬,妳可以適當地重新將餌料再加水調整。比較理想的餌料硬度(專指冬季垂釣鯽魚而言)應該像人的耳垂般柔軟和富有彈性為佳。如釣餌霧化太慢,鯽魚吸食力度較小時(排除窩點內存有大量小雜魚的前提下),妳可以重新開壹團霧化性好的餌團試用。最好是選用即可搓又可拉的餌料品種,在魚訊出現而中鉤率很低的情況下,及時地改用拉餌,往往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