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端午節期間黃武意味著什麽?端午節吃黃武的由來和寓意。

端午節期間黃武意味著什麽?端午節吃黃武的由來和寓意。

1.吃黃武是漢族的民俗,流行於江南等地。農歷五月,江南人稱之為“五月黃月”,因五種帶“黃”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在端午節的中午,最適合吃黃武餐,也就是把五種黃色的食物混合在壹起。因為中醫理論認為端午節在農歷五月初五,是壹年中陽氣的高峰,中午是壹天中陽氣的高峰,我們可以借助端午節的力量來克制厄運,提高精力。

2.農歷五月,杭嘉湖地區稱為五月、黃月。江南民間在端午節吃“黃武”的傳統由來已久。“黃武”壹般指黃魚、黃鱔、黃瓜、鹹蛋黃、雄黃酒。

(1)黃花魚

大黃魚通常生活在深水區,4-6月在近海洄遊產卵,秋冬季節返回深海區,所以在端午節前後作為時令菜肴。但是因為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我們現在吃的所謂大黃魚基本都是養殖的。

端午節時,大黃魚會乘潮而來,成為這個季節的主要時令菜肴。這個時候大黃魚長胖了,肉最好吃。

大黃魚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含量高,微量元素硒可延緩衰老,防治癌癥。

2.黃鱔

通過人工養殖,現在壹年四季都可以吃,而以前是端午節吃黃鱔。經過壹個冬天的儲存和壹個春天的恢復,再加上天氣轉暖,食物來源豐富,端午節的野生鱔魚特別健壯肥美,此時的鱔魚又嫩又嫩,是選擇食物的最佳時機。這個時候黃鱔還是很補的,古代醫書上記載黃鱔的作用是補虛、除風濕、強筋骨。所以民間有“黃鱔參加端午節”的說法。

民間有句話叫“黃鱔賽人參夏”,意思是這個時候的黃鱔最肥,嫩滑可口,營養豐富。

端午節在淺夏之前,雖然不是鰻魚最好吃的時候,但是鰻魚肉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磷、鈣、鐵等。吃鰻魚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祛除風濕。

(3)黃瓜

小時候經常問壹個問題,為什麽黃瓜不是黃色的?很多大人答不上來。其實余杭人所謂的黃瓜其實叫白菜。黃瓜和卷心菜是有區別的。單從外觀上看,瓜長、細、多刺,外表綠色,果肉白色或淡綠色;而黃瓜則更矮,更鼓,刺更少,嫩果成熟時顏色由乳白色變為深綠色。因為兩種瓜長得很像,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就叫黃瓜了。

在民間,黃瓜被稱為“第壹水果”。四季更替,在眾多水果中,黃瓜比其他水果上市早,5月中旬就能吃到,又恰逢端午節,自然成為端午節必吃的食物。此外,黃瓜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4)鹹蛋黃

因其口感極佳、易保存而受到人們的喜愛。或許,對鹹蛋黃的好感也可能來自親情吧!記得小時候,爸爸看到我喜歡吃蛋黃,總會拿出來放在我碗裏說:“女兒喜歡吃蛋黃,爸爸喜歡吃蛋清,剛剛好!”後來發現,父親壹個人吃飯的時候,也喜歡吃蛋黃。

鹹蛋黃不像鱔魚、黃魚、黃瓜壹樣是時令的,因為有“黃”字,所以也進入了“黃武”的行列。端午節吃鹹蛋黃象征健康安全。

(5)雄黃酒

醫史源《賈青錄》記載:“將雄黃研成粉末,碾碎蒲黃,與酒同飲,稱為雄黃酒。”也就是說,雄黃酒是用白酒和雄黃勾兌而成的。這麽簡單的飲料為什麽這麽出名?這大概與白娘娘和徐賢的故事有關。白娘娘端午飲雄黃酒,秀蛇身。所以人們大概認為蛇、蠍子、蜈蚣等毒蟲可以用雄黃酒破解,端午節喝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

很多人從徐賢白娘子的傳說中聽說過雄黃酒的驅邪解毒作用。

雄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是提煉砷的主要原料。雄黃有壹定的毒性,能自然驅走毒蟲,但人也會中毒。於是,喝雄黃酒的傳統不再延續,但給孩子塗雄黃、戴香囊的傳統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