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筍與冬筍到底有何不同
春筍
外形:細長苗條
口感:更脆嫩,帶點兒青澀味兒
功效:春氣之應,生發效果好,養肝的
冬筍
外形:矮胖呆
口感:細膩軟嫩,更鮮甜
功效:滋陰效果好,養腎的
春養肝,故熬夜加班的、心煩易怒的、眼鏡幹澀的、血壓高的、容易頭疼的更適合春筍。
壹、竹筍-我有話說
竹筍又稱毛筍、毛竹筍等。是禾本科多年生植物竹子的嫩莖。主要產於我國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是我國南方壹種普通的蔬菜。
味甘,性寒。歸胃、腎、大腸經。
竹筍的種類很多,可以分為冬季采摘的冬筍,春季采摘的春筍,以及夏季采摘的鞭筍。
春筍營養調查(以100g為例)
熱量 ? 20kcal
脂肪 ? 0.1克
蛋白質 2.4克
膳食纖維 ? 2.8克
碳水化合物 2.3克
挑選技巧
壹要看根部:根部的“痣”要紅,“痣”紅的筍鮮嫩。
二要看節:節與節之間距離越近,筍越嫩。
三要看殼:外殼色澤鮮黃或淡黃略帶粉紅、筍殼完整且飽滿光潔的質量較好。
四要手感飽滿,肉色潔白如玉。
二、竹筍-營養價值
1、開胃健脾
竹筍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的作用
2、增強機體免疫力
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3、靜心散熱
竹等被譽為人體垃圾的“清道夫”,改善手足心熱、心煩氣躁
4、寬胸利膈、通腸排便
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婁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改善便秘,預防腸癌。
5、降“三高”
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滯,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人群有益,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壹定的預防作用。
6、激發腦的潛能
竹筍的皮和切口處出現的白色粉狀物質是壹種叫酪氨酸的蛋白質結晶。在體內,酪氨酸被輸送到腦部,是激發抗壓意欲和腦的潛能所必需的物質。
三、竹筍-食用禁忌
有哪些人不能吃?
1、竹筍性寒味甘,又含較多粗纖維素,過量食用後,很難消化,容易對胃腸造成負擔,尤其是本身已經患有胃腸道疾病的人不可大量食用,其中患有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慢性腸炎等疾病的患者應忌食。
2、過敏體質的人不宜過量食用竹筍。
3、15歲以前兒童尤應註意不宜多吃竹筍。
4、脾胃虛弱者或婦女產後以及因吃竹筍會誘發、復發哮喘的人不宜吃竹筍。
5、竹筍中難溶性草酸鈣含量較多,所以尿道結石、腎結石、膽結石患者不宜多食。
6、年老體弱者、消化不良者、脾虛腸滑者不宜多食竹筍。
1、雪菜蠶豆燴春筍
所需食材:
春筍、鮮蠶豆、雪菜、香醋
步驟:
1春筍剝殼 洗凈,用刀拍扁後,切條或片;
2將筍片和鮮蠶豆分別放入滾水中,汆燙片刻至略熟,撈出泡入冷水中浸涼,盛出瀝幹水分,待用;
3鍋中加足量的油燒熱,炒香雪菜;加少許糖和香醋;再放入筍片和鮮蠶豆炒勻出鍋,雪菜有足量的鹽,無需再添加。
2、腌篤鮮
所需食材:
春筍、鹹肉、豬小排、千張結、小蔥、生姜、黃酒
步 驟:
1鹹肉切塊並用水浸泡,去除過多的鹽分。豬小排焯水去除腥氣和血沫。千張打結,和筍塊壹同放入滾水中焯壹分鐘,撈出泡入冷水中浸涼,可去除筍的澀味,增加筍的清甜味;
2取大鍋放入高湯或水燒開,加入小蔥結和姜片及少許黃酒。先放小排小火燜煮40分鐘,後放入鹹肉小火燜煮10分鐘;
3撈出摒棄姜片和蔥結,先放筍,當妳春筍下鍋4分鐘之後,放入百葉結再煮8分鐘。鹹肉有鹽分,無需再加鹽。
3、油燜春筍
所需食材:
春筍、小蔥、生抽、料酒
步驟:
1鍋加油燒熱,放入筍煎至表面稍稍金黃色;
2放入適量生抽和糖全部融合;
3澆入壹小碗水和少許料酒,燜幾分鐘;
4大火收汁,出鍋撒上小蔥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