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選擇地勢較高、易於排水的平坦或稍有陽坡。土壤不受傳染病或寄生蟲病病原體汙染,透氣性和透水性好,能保持場地幹燥。水源充足,水質好。周圍環境安靜,遠離鬧市和重工業區,提倡分散的農場,不適合集約化的社區養殖。交通便利,電力充足。
雞舍可以根據養殖規模和經濟實力靈活建造。其基本要求是:屋頂高度2.5米,兩側高度2.2米,設置對流窗,屋頂向陽面設置天窗,雞舍兩端山墻設置大窗或大門,安裝排氣扇。這種設計可以將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結合起來,達到有效通風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2)嚴格選擇雛雞
引進優質高產肉蛋品種,選擇適合當地生長條件、生產性能高、抗病能力強、能產出優質後代、凈化種禽、防止疾病垂直傳播的品種。對雛雞的嚴格選擇保證了雛雞健壯、抗病、生產潛力大。
(3)嚴格的用藥制度
(1)使用環保消毒劑,不使用有毒農藥和有毒殺菌(毒)、防腐藥物。②加強對藥品和添加劑采購、配送和使用的監管和指導。嚴格執行國家《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和《獸藥管理條例》,從正規大型廠家采購藥品和添加劑,防止濫用。藥物的發放和使用應由獸醫開具處方,並監督指導使用,改善內環境,增加耐藥性。獸用生物制品的采購、配送和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獸用生物制品管理辦法。(4)統壹規劃,合理建設雞舍,確保有利於實施消毒隔離,統壹生物安全措施和衛生防疫制度。
(4)加強生物安全。
雞舍內外和農場周圍的環境衛生應該改善。家裏的填充物不能太臟太濕,灰塵也不能太多。器皿要擺放有序,經常殺滅屋內外的蚊蠅。田間雜草應根部雕出的,不亂放死雞和垃圾,保持良好的衛生狀況。場入口處和雞舍入口處應有燒堿消毒池,並應始終保持燒堿的有效濃度。進出場地或雞舍時,要踩消毒水,殺死鞋底帶來的病菌。飼養管理人員要穿工作服,限制外人參觀雞場,運雞車不得入內。
(5)規範飼養管理。
加強飼養管理,改善舍內小氣候,提供舒適的生產環境,註重疾病預防和早期發現治療,減少和杜絕家禽疾病的發生,減少藥物使用。①根據各周雞的特點,提供適宜的溫度和濕度。②保證屋內空氣質量良好,充分管理通風,改善屋內小氣候,時刻謹記通風良好是養好雞的前提。③合理光照,限量飼養。根據雞的生物鐘、生長規律和疾病特點,科學制定光照方案和限飼方案,對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雞飼餵不同的營養物質,使日糧營養更接近雞的營養需求,提高飼料轉化率。
(6)環境保護和綠色生產
①墊料噴灑微生態制劑,然後每周處理壹次,每周噴灑壹次硫酸氫鈉,改變墊料的酸堿環境,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提高雞的抵抗力。(2)合理處理利用生產中產生的廢棄物,固體糞便無害化處理成復合有機肥,汙水必須在密閉系統中發酵至少6個月才能排放。
(7)利用綠色生產飼料
①嚴格控制飼料原料。要求種植生產基地生態環境優良,水質不受汙染,遠離工礦,大氣不受化工廠汙染;購買時要嚴格檢測藥物殘留、重金屬、黴菌毒素。②飼料配方科學。營養配比中應考慮各種氨基酸的消化率和磷的利用率,註意添加合成氨基酸降低飼料蛋白質水平,既滿足家禽的需要,又減少養分排泄。③重視飼料加工、儲存、包裝和運輸的管理:包裝和運輸過程中嚴禁汙染,飼料中嚴禁使用激素、抗生素、獸藥等添加劑,嚴格控制各種生產工藝和操作程序,確保生產安全環保的綠色飼料。④科學使用無公害高效添加劑,如微生態制劑、酶制劑、酸制劑、植物添加劑、生物活性肽、利用率高的微量元素等,調整腸道菌群平衡,提高消化率,促進生長,提高品質,減少廢物排放,減少獸藥、抗生素、激素的使用,減少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