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鈣、磷、鐵等,而且可以營養物質的吸收,還有清腸胃、解熱毒的功效,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因個人喜歡吃豆芽,這報道對我的沖擊不小,企圖和豆芽劃清界限,但又難忍美食的誘惑,沖動之下買了壹臺豆芽機。
豆芽機的原理是用恒溫的水定時為培養盤中的豆子淋水,水又回到下面的盛水桶,如此循環。這個過程模仿了我們人工“生豆芽”的方式,可實現自動控制,不過需要壹天換壹次水。
同時,豆芽機也解決了人工“生豆芽”溫度比較難控制的問題,特別是冬天,人工方式很難保證豆子發芽所需的環境溫度。
在這裏有必要說壹下人工是怎麽“生豆芽”的,我老家的做法是采用壹個筲箕(或其他可漏水的容器),在上面放壹塊幹凈的紗布,然後把泡好的豆子(最好用開水泡,可以激活種子,刺激發芽)平鋪在紗布上面,淋幾瓢水使豆子保持濕潤,最後再蓋上洗凈的芭蕉葉,每天澆水2-3次,大約5-7天,豆芽就完全長好了。但是這項活動通常都只在夏天進行。
有了豆芽機,就可以實現冬天裏“生豆芽”,吃到自己做的新鮮豆芽了。
我那時的另外壹個理由是,我們應該吃綠色食品。既然對市場上購買的豆芽存在疑慮,那麽就果斷自己做吧,全程自己監控,吃的健康,吃的放心!此外,等以後有了孩子,可以給孩子做,還可以增加認知。
那時覺得,擁有豆芽機,就好像從此吃的都是綠色食品,生活以壹種健康的方式,我會成為“豆芽達人”, 對未來壹片美好憧憬。
豆芽長出來了,發了說說,細長細長的,口感上比市場買的有勁道。那會做的綠豆芽的確很好!在這期間,我還發現,我怎麽也做不出來黃豆芽,不知是不是用到了轉基因的黃豆。即使我老家人工“生豆芽”也是選擇的綠豆或者其他豆子,印象中都沒有用過黃豆來做過。到現在我也沒弄明白其中的原因。
也許是因為做黃豆芽失敗了,或者是豆芽機壹次做的數量太少,又比較費時,也就慢慢的失去了耐心,不知不覺它就閑置了。
從2014年購買豆芽機到2016年孩子出生,再到現在孩子三歲半,豆芽機除了頭壹年用得多些,後面幾年幾乎都沒有使用過。它並沒有給我帶來想象中的生活方式,豆芽仍然通過菜場購買。豆芽機帶給我的另壹個困擾是占地方,尤其是孩子出生以後,它就被直接扔到床底下最深處,再無問津。
直到搬家時,才發現還有這麽壹個小家電。
不可否認,我還能想起它曾帶給我的喜悅。
但總覺得哪裏出了問題。
突然想到,每壹個小型家用電器背後,都蘊含了設計者、生產者、銷售者對生活的滿滿的愛。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壹個物品,帶給人們生活上的便捷,讓人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而我,似乎像個玩世不恭的少年,怠慢了它。
在未來的某壹天,或許我會重新認識自己,從而收獲這份喜悅,亦或許它會遇到壹個真正懂它的人吧!
後記:家裏還有其他閑置的廚房小電器,比如豆漿機、絞肉機,這兩個完全被破壁機取代了了,也只能閑置了。另外如酸奶機、面包機、烤箱,這些原本可以很好的提高生活品質的物品,只因個人三分鐘熱情,本質惰性,時常閑置。但總覺得,既然買了,就該好好利用起來,這才能體現它的價值啊。我對不起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