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明年豬價的最新信息。
自2007年4月以來,我國生豬價格如脫韁之馬般壹路飆升,尤其是2008年以來,生豬收購價格和鮮豬肉零售價格壹直在歷史高位攀升。然而,自4月中旬以來的三周時間裏,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生豬價格突然下跌了3.5%,尤其是價格下跌,豬的品種很差。那麽,未來生豬市場將如何運行,是繼續下滑還是恢復高位?這是人們特別是農民迫切想知道的問題。就此問題,農村群眾報《山東畜牧》記者采訪了多位從事生豬研究的專家和山東省大型養豬場負責人。最近生豬價格開始下降。2007年3月至2008年4月初,我國生豬價格從每公斤14元漲到18元,少數甚至超過20元。價格之高持續時間之長,歷史罕見。從4月下旬開始,豬價開始出現下跌跡象,5月份下跌加速,尤其是地方品種。如聊城、菏澤、臨沂等地區本地生豬價格跌至每公斤14元左右。也就是說,壹公斤豬至少有三元五角六分的跌價,也就是從四月初的每公斤17元多到14元。5月6日,記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稱,聊城地區仔豬價格也有所下降,降至每公斤18元左右。對於這壹現象,山東省畜牧業協會生豬產銷分會秘書長曲表示,這應該是暫時的小波動,不會嚴重影響豬價的高位走勢。曲說,隨著最近價格的下跌,許多養豬場,特別是小型養豬場,是極其敏感的。她每天都會接到幾個養豬場負責人的電話,問她價格走勢,要不要擴大出欄。她分析,生豬市場這種小幅波動的主要原因是豬病和養豬戶的恐慌模仿。更多的豬病使得很多中小型養豬場加大了集中出欄和突擊銷售的量。大型養豬場的突然拋售,引起了養豬場,尤其是小型養豬場和散養戶的恐慌和模仿。“賣跌不賣漲”的做法造成了又壹波小高峰,價格相對低迷。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目前中小屠宰企業收購積極性不高。近期我省最高氣溫達到30攝氏度,氣溫上升,豬肉消費減少,屠宰企業也準備減少收購;此外,豬販子等中間商也有意低價收購。有飼料經銷商反映,我省部分地區生豬疫病影響持續,大豬全部死亡。豬販子普遍下調生豬收購價格,養殖戶對其降價行為很無奈。對此,曲建議農民:不要恐慌,理性看待價格漲跌。今年豬價會居高不下。“最近的價格下跌只是暫時現象。據分析,今年6-8月份還會再漲,今年豬肉價格還會居高不下。”菏澤宏興生豬原種養殖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郝友標表示,飼料、藥品、人工的價格居高不下,決定了豬肉價格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回落。聊城恒順改良畜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穎川也認為,雖然能繁母豬數量有所增加,但由於仔豬成活率不理想,豬源依然緊張,今年6月份以後豬價很有可能重回高位。渭北農場原種場場長張繼元、煙臺福海原種場場長孔等。預測從現在到年底,豬價不會有大的波動,育肥豬價格跌破每公斤14元的可能性不大。什麽時候能下來?多數人認為價格拐點可能出現在明年年初,也有人認為豬價大概會在明年四五月份出現下降。目前大部分養豬場負責人都接受已經下降的豬價。他們認為每公斤14元以上的豬價還是多年未見的高利潤價格。業內人士持這種觀點。總的來說,是基於兩個方面:壹方面,生豬產品的高價經營會打破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的“三年周期”的壹般規律。從上壹個“三年周期”來看,生豬在高價區間的維持時間為22個月。這個周期從2007年4月開始高位運行到現在已經12個月左右。據此,預計10-12月生豬產品將持續高價。根據規律,下壹次生產效益和價格下降將在今年第四季度以後。如果考慮到目前水產養殖存量回升的情況,可能會晚壹些。2009年第壹季度,甚至有可能推後。然而,許多專家認為,在這個周期中,“三年周期”理論將很可能受到許多新因素的影響。這些新因素主要包括:散養戶數量大幅減少,規模化養殖發展需要時間;受上壹輪“賣豬難”特別是2007年疫情影響,生豬存欄量明顯減少,而養殖場(戶)為規避風險,觀望心態有所增強;今年春節前,南方大範圍降雪,疾病層出不窮,物價尤其是飼料的持續上漲,奧運會的召開,都將延長生豬產品的高價運行時間。另壹方面,雖然母豬存欄量已經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但仔豬和肥豬的飽和還需要時間。後市生豬存欄情況的變化,直接受前期母豬補欄情況的影響。從補充後備母豬到母豬生的第壹窩育肥豬上市,至少需要12個月。前期母豬存欄量最低出現在2007年5-8月份。經過壹年的快速恢復,目前母豬的供應已經趨於正常。但由於黴菌病毒等疾病和2008年春季的寒冷天氣,仔豬成活率較低,因此預測豬的飽和狀態要到2008年底或2009年初才會出現。值得壹提的是,記者在采訪養豬場的專家或壹線人員時,給出了壹個不爭的結論:生豬價格每公斤18元——20元內的價格已經到了最高點,幾乎沒有繼續上漲的空間。但是,要在短時間內實現生豬生產的供需平衡是不現實的。首要任務是把豬養好。“雖然利潤是養豬場的終極追求,但作為養豬場經營者,不要只關註價格。養豬和養豬,最重要的是養豬。”郝友標強調,養豬要保持平常心,只有規模化、現代化養殖,提高保健意識和環保意識,走科學養殖之路,才能降低養殖風險,讓企業在行情好的時候賺大錢,行情不好的時候受益。從宏觀上看,當前作為養殖戶,要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實行產業化經營,節本增效,加快健康養殖,增強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從微觀上看,在科學養殖的基礎上,養殖戶要加強疾病防控意識,做到疾病的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置。同時,養殖戶要適當擴大養殖規模,規避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