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花及其藥用輔料簡介
芫花,芫花的幹燥花蕾,也可入藥。在花開放前采摘,除去雜質,晾幹。本品通常有3 ~ 7朵花簇生在短花軸上,基部有1 ~ 2片苞片,多數脫落成單朵花。單花呈多彎木棍狀,長1 ~ 1.7厘米,直徑約1.5毫米;;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者灰綠色,密被短柔毛,先端4裂,裂片淡紫色或者黃棕色。質軟。氣微,味甘,微辛。
達芙妮芫花圖片
與達芙妮芫花
通便水喝;祛痰止咳;解毒殺蟲。主要水腫;擴張;痰和胸腔積液;哮喘;癰、癤、瘡、癬。用於水腫、胸腹積水、痰飲積滯、氣逆喘咳、大便不利;疥瘡、禿頂和凍瘡的外治。
1,經典:主咳逆上氣,喉哮,咽腫氣短,鬼瘧,疝氣,癰腫。
2、“不錄”:排除胸中痰,喜吐沫,水腫,皮膚五水及五臟腰痛,寒毒,肉毒中毒。
3、《綱要》:控水化痰辯,脅痛。
4、《日華子本草》:治咳嗽瘧疾。
5、《藥性論》:治心滿,去濕氣,寒痰益五臟,吐如膠。主治疏通血管,治惡瘡、風濕、諸毒風、肢體痙攣、不能行走、泄瀉腫痛。
6、《本草原始人》:湯劑中的絲線容易掉落,可為腫瘤。
芫花
其他名稱有芫花、芫花、藥用魚草、萬華、頭痛花、悶花、老鼠花、開花花、金腰帶、充氣草、何首烏、紅瑞香、德惠、毒魚、二草、百花。
本品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幹燥花蕾,其根皮(雙皮)亦入藥。在花開放前采摘,除去雜質,晾幹。
性花:苦、辛、寒;有毒。根皮:辛、苦、平。有毒。
歸經屬於肺經、脾經、腎經。
功能:凈化飲用水,解毒殺蟲。用於水腫、胸腹積水、痰飲積滯、氣逆喘咳、大便不利;疥瘡、禿頂和凍瘡的外治。根皮:消腫解毒,活血止痛。用於癰癤、淋巴結核、腹水、風濕痛、牙痛和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1.5 ~ 3g。醋芫花研磨吞服壹次~ ~0.9g,1次壹天。外用適量。
芫花的藥物配方
1,治壹卒之咳:芫花壹升。三升水,煮壹升,去掉我,煎十四顆棗,使汁盡。連續三天每天吃壹次。(“填充肘部背面”)
2、控水,全身微腫,腹部大,不用吃喝:芫花(微炒)、甘遂(微炒)、大黃(銼、醋炒、曬幹)、各壹兩(炒紫)、巴豆(去皮、麩炒、磨油)五味服,羅末搗碎,蜂蜜煉丸,如赤小豆。每次服用都要喝三片。不知道,就是稍微增加到五粒,看妳的見識了。(《生肌宗錄》逍遙丸)
3、中毒七八天,熱積於胸,心煩欲死:芫花壹升,水三升,煮壹升半升,故胸前布薄。但若薄則除熱,暖則護肢不厥。(《錢進方》薛寧湯)
治癰:華鑰是結束,膠和粥。(錢進方)
5、治療,並治深部膿腫:兩元至壹兩花,三至五蛋。兩種口味同時煮。雞蛋煮熟後,剝去外殼,在上面打幾個小洞,煮到雞蛋變黑。每天吃雞蛋喝湯壹到兩次,壹次壹兩個。服用後感到頭暈惡心者,可不喝湯而吃雞蛋。如果反應很嚴重,吃菖蒲煎劑解決。避免穿衣服。不要和甘草壹起服用。(江蘇省中草藥新醫療精選資料)
6、治白禿瘡:芫花、豬脂並敷之。(“有效處方”)
7、治牙痛,藥物無效:芫花研末,痛熱。(《魏氏家藏》芫花粉)
8.小腫瘤的治療:先用甘草煎膏,用筆蘸腫瘤周圍,幹透三遍後上妝,再用藥:大戟、芫花、甘草(等分),以頂為末,米醋為調。不要給它上妝,也不要靠近甘草。第二天就縮水了,用甘草膏強暈了三次。中間還是像以前壹樣用大戟,芫花,甘草,自然縮水。(《天下醫生得良方》)
9、治愈壹切細菌毒素:芫花生研,新水有償服用,有益。(《天下醫生得良方》)
10,治心痛蟲:芫花(蠟炒)壹兩,雄黃壹錢。最後,每次取壹個單詞,放在溫醋湯裏。(幹坤商務)
芫花
1,用於治療胸腔積液(滲出性胸膜炎),凡有氣喘、呼吸困難、便秘、少尿、胸痛、尿弦滑者,宜用芫花,合甘遂、大戟,如十棗湯。適合體質好的年輕人。
2、用於治療肝硬化腹水,身體尚好者可使用石棗湯,但療程短,不宜長期使用。
1,體質虛弱,禁止服用芫花。芫花不宜與甘草同用。
2.不良反應及處理:服藥後可出現部分神經系統癥狀(如頭痛、頭暈、耳鳴、四肢疼痛)和消化系統癥狀(如口幹、胃灼熱感、惡心、嘔吐、腹瀉)。芫花根的油溶性和醇溶性提取物可引起用藥部位不同程度的腐蝕,故不宜肌肉註射。芫花萜中期引產,少數病例有發熱、寒戰或宮腔撕裂,宮頸發育不良者慎用,宮頸擴張不充分者可註射度冷丁、東莨菪堿。
以上是關於芫花的壹些知識。想了解更多中草藥知識,請繼續關註頻道。
芫花的功效和藥用價值,以及芫花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