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狀3小葉,小葉具小齒,脈延伸至齒端;托葉與葉柄合生;花小,形成腋生的短總狀花序或頭狀花序;萼齒近等長;花冠黃或紫色,旗倒卵形或長圓形,基部漸狹,近無柄,龍骨狀鈍,短於翅;雄蕊10,二形(9+1);子房胚珠多,花柱短,扁平或圓錐形;莢果扭曲,常為殼狀或彎曲鐮刀狀,不開裂,光滑或多刺,1至數粒種子。可作為食物,用熱水焯壹下,冷食,口感極佳。
本屬是壹種重要的飼料植物,在全世界被廣泛引進和栽培。
形態特征:壹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疏灌木,無香草味。
羽狀復葉,互生;托葉部分與葉柄合生,全緣或具牙齒;小葉3,邊緣通常有鋸齒,側脈直延伸到齒尖。總狀花序腋生,有時頭狀或單生,有小花,通常有花梗;苞片小或無;萼鐘狀或管狀,萼齒5,等長;花冠黃、紫苜蓿等雜種常為紫色、紫藍色、褐色等。,旗瓣倒卵形至長圓形,基部較窄,常折回。翅瓣呈長方形,壹側有齒尖突起與龍骨瓣的耳狀體相勾連,授粉後脫落,龍骨瓣鈍圓;雄蕊二形,花絲頂端不膨大,花藥同型;花柱短,圓錐形或線形,兩面稍平,無毛,柱頂,線形子房,無柄或短柄,胚珠1到多數。莢果螺旋扭曲,腎形,鐮刀形或近直,長於花萼,背縫常具棱紋或多刺;有種子1到大多數。種子小,通常平滑,有點腎形,沒有種阜;幼苗出土的子葉基部不膨大,無接頭。
分發:
該屬約有70種,分布於地中海地區、西南亞、中亞和非洲。中國有13種,1變種。[1]
此外,65種分布於歐洲、亞洲和非洲,我國有16種,野生和栽培地區均有廣泛分布,是良好的飼料。
引進狀態:非引進
食用價值:中國江浙滬稱黃三葉草頭,又稱菜花、紫花苜蓿草紫,有時兩種苜蓿都稱草紫。每100克新鮮蔬菜含維生素C: 118毫克;鈣:713毫克;鐵:9.7毫克;硒:8.5毫克。苜蓿可以堿化體質,給身體排毒。可作為利尿劑,具有抗炎、防黴的作用。降低膽固醇,平衡血糖和激素,促進垂體功能。對貧血、關節炎、潰瘍、出血性疾病、骨或關節疾病、消化系統和皮膚有幫助。
主要價值:
苜蓿有四種特殊價值:
1,春季莖葉30厘米左右時,為上等蔬菜,是典型的綠色食品。在當地菜市場每年都很好賣,每年都很受歡迎。經常吃它的菜,會讓妳感到舒服和放松。
2.全草入藥,每年5-6月份割1次,以後每半個月或2個月割壹次,曬幹備用。
3.同時也是很好的飼草。它的總株高是50厘米到90厘米。牛、馬、羊、豬、雞都喜歡吃,而且長得快,不用餵食,不用生病,皮毛看起來光滑有光澤。深秋刈割曬幹是牲畜越冬的優良飼草,畝產1500-2000公斤。
4.紫花苜蓿也是很好的綠色屏障。生命力頑強,是防沙固沙和綠化山區、窮埂的優良品種。每年都郁郁蔥蔥,為大自然增添了無限美麗的風景點。